繁體
用户注册 登录
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返回首页

孤独行者的个人空间 https://www.hakkaonline.com/?9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网络精品]序:为什么半数国民不读书?

已有 365 次阅读2007-3-27 14:11 |个人分类:教育日志

   

序:为什么半数国民不读书?

长平(《南都周刊》副主编)

 昨天是世界阅读日,我应约为《新京报》写了篇评论。这类评论通常有两种写法,一种是重申“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之类的道理,好话不怕多说,旨在劝学;一种是豪情满怀地赞颂我国又出版了多少好书,文化事业如何繁荣,旨在随俗。

    临到头我才拿定主意,写了篇反思中国人为什么不读书的文章,发表时的标题为“阅读率下降,国民当作何反思”。众所周知,在一篇应时而作的评论文章里,不可能真正展开讨论问题,所以我愿意借本周专栏继续谈论这个话题。

    我一直怀疑中国人的劝学文章读得最多,“知识就是力量”之类的格言警句也背得最熟,但是究其行为来说也显得最为言行不一。阅读日前夕,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再次发布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在我国图书阅读者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4.5本——另外有统计表明,全世界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读书64本,美国人正在争取达到50本。去问任何一家出版社都可以知道,在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里,通常情况下,出版一本严肃的书籍,开印数能够上万就已经让人欣慰了,这在很多小国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网上阅读率有所提高,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其中深度阅读能占多大比例?目前绝大多数严肃的研究或者创作,仍然是以图书出版为首选,网络还只是一种延伸阅读。即使加上这一部分,国民阅读状况仍然堪忧。

    关于读书和出版的讨论已经很多了,但是这二者之间总是纠缠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读者说,现在出版市场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书商“好点子不多,坏点子不少”,庸俗浅薄泛滥,假冒伪劣成灾。呕心沥血的作者越来越少,抄袭拼凑的图书越来越多。有评论家愤然指出,当年出版的上千部长篇小说中,说其中九百本是垃圾绝不为过。而书商和作者却说,现在的读者就喜欢快餐阅读,严肃出版物没有人买,跟风胡编的书一抢而空。

    呼吁书商从拯救民族灵魂的高度来从事出版,看见浅薄的书有厚利可图也绝尘而去,虽然高尚却不好操作。事实上书商和作者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可能受过别样的熏陶,他们也是读者中的一部分。鸡和蛋其实都在一个鸡棚里,假如有了禽流感,都有可能坏掉。

    如果仅仅从工具理性出发,一个人似乎的确不需要每年读50本书;但是如果从人文理性出发,从读书带来的愉悦感、心灵对话、思想诞生、培养创造力和凝聚民族文化等方面着眼,那么读书无疑是开卷有益,多多益善。而在这些方面,读书更多来自一种习惯,一种内在的需要。这种习惯和内在需要不是靠一个口号或者一次运动就可以完成的,而是来自从童年开始浸润的教育。所谓“春萌之草,只见其绿,不见其长”,反过来也成立。

    所以我要强调,对读书问题的真正反思只能是对教育的反思。这是根本的反思,是一切出版和读书运动的基础。否则,就算我们通过形象工程出版一些好书,再通过倡导和打折让大家把书买回家,没有内在的阅读需求,没有来自心灵的饥渴和思想的呼唤,大部分书也将束之高阁,或者读也徒然。

    而目前的教育模式,对培养阅读兴趣、想像力和创造力到底有多少功效?我知道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苦心孤诣地编写过分别针对大学生、中学生的“人文读本”之类的好书,但是我也不止一次听到过老师们的嗟叹:我们怎么可能叫学生读这些书呢?任何人去考察一下正在培养读书习惯的青少年的课堂和课外学习,应该都不难理解这些嗟叹——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中,在没完没了的背题、押题、练题的求学生涯中,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有多少人对书籍充满了爱而不是恨?有多少人有一点时间不想逃避到电子游戏室里去消遣?他们长大以后,又有多少人会经常光顾图书市场?他们掌握社会资源的分配权以后,又有多少人会把博物馆、图书室等文化硬件的投入放在首位?相应地,在地铁车厢、公园里,又能形成多少阅读的氛围?

 


路过

雷人

鸡蛋

握手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3 22: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