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20|回复: 0

客家學者對台灣美濃的研究簡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8 10: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濃學》的研究基礎                      蕭盛和

由於美濃鎮是南台灣客家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因而吸引不少國內外學者對其作深入的研究。近年來甚至有學者提議建立【美濃學】,使之成為學術上探討的一個課題。茲將有關美濃研究的論著整理簡介如下:
(1)Cohen,  Myron L.  (1976),《House United ,  House Divided,  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
(家族的聚合與分離-台灣的漢人家庭)
本文係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人類學研究的博士論文,作者為猶太裔學者孔邁隆。他於1964年到美濃從事多年的田野調查,以美濃龍肚庄的大崎下(Yenliao)為中心,經過長期追蹤研究,完成此篇論著。他以美濃地區客家夥房的生活方式,作為研究主題,同時結合菸葉生產的經濟發展方式,討論美濃地區從日本時代到台灣光復初期的夥房經濟和社會組織的概況。也提出了婦女在中國傳統家庭經濟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婚姻對家庭經濟生活所帶來的轉變。本論文後來由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以專書的形式在紐約及倫敦同時出版,引起國際學術界方面的人類學者、社會學家和亞洲研究專家的高度興趣,將美濃引進國際學術研究的殿堂。
(2)Bain , I. (1989), <Agricultural reform in Taiwan> (台灣的農業改革)
本文係澳洲國立澳大利亞大學的博士論文,作者是白愛蓮女士。她於1985年進駐美濃牛埔仔從事農業調查研究,專題為【1953年以後台灣實施土地改革所造成的農業發展】。她以美濃地區作為主要觀察的對象,文章大要為台灣在1949至1953年土地改革之後,曾經成為國際間農業發展計畫的典範。後來由於工商業積極發展,農業逐漸趨於沒落。因此台灣政府當局於1982年宣布了第二階段的改革方案,以提升農業結構性的改變,使農業走向機械化、土地合併、集體合作及代耕制的發展。但在實施過程中不少政策淪為口號,並沒有真正落實。在新的農業政策的欲振乏力,農業逐漸衰退的趨勢下,美濃農民找到了一個解決之道:由受過教育的子弟從外地匯入薪水給需要扶持的雙親,從而維持了政府最低效率的農業政策。農民敏銳地感覺農業改革應重視改良產銷過程,給予農民基本的福利,同時一貫的農業改革應由有力的農民計畫團體推行。作者主張台灣農業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農業計畫程序必須民主化,以建立農民對未來農業發展的信心。
(3)黃森松 (1975),<鄉村社區報紙與鄉村社區發展--兼論小眾媒介能否在台灣鄉間生存>            載《寂靜的小鎮》(1977)
本文是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的碩士論文,作者為黃森松。他出生於美濃鎮竹頭角庄。鑒於美濃傳統社會重視教育,產生了不少鴻儒碩彥。但城鄉差距卻使得美濃人口外流嚴重,甚至造成傳統上晴耕雨讀的客家社區,還是擺脫不了文化萎縮的命運。因而創辦了號稱全亞洲第一份的鄉鎮社區報紙<今日
美濃週刊>,並以這份刊物的發行經驗作為研究題材。
作者認為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一般農民只能依靠電視、廣播與報紙等大眾傳播媒體得知社會資訊,但大眾傳播媒體主要報導的題材不外乎國家外交政治事件和重大社會案件,與農民的日常生活經驗差距甚大,而社區報紙可彌補此段差距。他介紹歐美社區發行的社區報紙發展概況,精闢分析社區報紙在台灣農村社區發行的可行性,並以發行<今日美濃週刊>的實務驗證其主張。引起了美濃社區的熱烈迴響,並激發了一連串的文化激盪,使美濃在今日的台灣文化活動中居於重要的一席地位。
(4)李允斐(1989),<清末日治時期美濃聚落人為環境之研究>
本文是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作者李允斐係第二代都市客家人。其祖父李有增曾於龍肚國
小任教,在美濃是很有名氣的珠算教師。李允斐於研究所就讀時,對本土文化深感興趣,決定以故
鄉美濃作為研究題材,後來一度回美濃定居並積極投入美濃反水庫文化活動。他認為台灣建築史研究


過於偏重漳泉移民聚落,幾乎未涉及嘉應州籍部落建築發展的研究。美濃為嘉應州籍移民部落之重鎮,於是深入探索此地客家部落人為環境之構成及其文化內涵。其研究範圍包括美濃地區的山林、田園及村落,以探究美濃本部聚落為中心。時間範圍以清末至日本時代為主。同時透過六堆開拓的過程,分析歸納客家移民在美濃聚落建構人為環境之特性。論文回顧了整個高屏地區客家族群的開發過程中,在閩南早期移民和山地原住民的雙重壓力之下,如何組成六堆團練以自衛,並以整體力量往近山地區墾拓的過程。同時討論美濃聚落的生活領域及各家族血緣和族群的關係,了解所建構聚落環境中大小領域的內外關係,歸結客家移民在美濃建構人為環境之特色。
(5)鍾志宏(1993),<菸業對美濃大崎下聚落空間的影響>
本文為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之碩士論文。作者鍾志宏,原籍美濃龍肚。祖父時代全家即移民台東,已不諳客家話。然而尋根的心境促使他回美濃作深入研究,選定大崎下作為他研究的地點。他研究的時間斷限自1850年至1990年,以1940年代菸葉引進美濃進行大規模生產階段作為前後期分界點。從中探討菸葉引進美濃前後,各方面產生的變遷。諸如對社會、人文、經濟、建築、風貌等所造成的變化現象。其論證認為:菸葉引進之後對大崎下聚落產生正面影響。因為保證收購價格維持了菸農的生計,增進了土地的利用價值,建立了新的社群關係。聚落空間則因菸田種植及菸樓建築(日本大阪式)而呈現出近代化的風貌。
(6)Cohen,  Myron L. (1998),<Minong:Social and Economic Differentiation in a South Taiwan Community during Qing :Data and Preliminary Analysis>   
(瀰濃:清代南台灣一個客家聚落的社會及經濟分化:資料及初步分析)
本文為哥倫比亞大學孔邁隆教授1998年11月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辦的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中發表的論文。孔教授自1964年在美濃從事中國家庭制度研究以來,持續不斷地往來美中台之間從事相關研究,使他成為國際學術界一位客家學研究領域的頂尖專家。本論文根據從美濃地區民間所收集到的清代遺留文件及各種碑文,探究當時瀰濃(清代美濃地名)地區的社會概況、經濟趨勢、社會組織和姓氏分布。本論文是了解清朝時期美濃地區歷史發展的重要文獻,由於作者以英文發表,更可促進國際學術界進一步認識清代美濃的歷史發展過程。
(7)洪馨蘭(1998),<客家、美濃、菸草文化之象徵化過程>
本文是洪馨蘭於1998年11月在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所舉辦的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中所發表的論文。洪氏為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其碩士論文<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針對菸葉生產如何影響美濃的客家文化作深入探討。後來加入美濃愛鄉協進會擔任專案研究員,更進一步探討菸業對美濃客家文化所產生的質變,新風貌的誕生與美濃反水庫運動的關聯性,以及對
客家研究的啟示。洪氏為閩南籍,以這個角色研究美濃也許更具旁觀者清的意涵。她熱愛美濃,也成
了美濃媳婦。
(8)房學嘉(2002),<從古文書看客家文化在台灣的延續>
本文係廣東梅州市嘉應大學客家研究所房學嘉教授於2002年9月在苗栗縣文化局舉辦的兩岸客家文化社區研討會所發表的論文。作者運用在廣東梅縣做田調時獲得的一批地方古文書,整理入檔後加以運用,並與哥倫比亞大學孔邁隆教授在美濃地區所收集的三十餘份古文書做分析比較。發現美濃與梅縣兩地的古文書資料具有客家文化的共同特性。其特殊的【行話】【行字】在其他地區的古文書中不曾出現者如典字左邊加耳字旁,【生】字為借的意思,【的筆】為握筆,【二比甘願】【二比甘允】【兩家甘願】【兩家甘允】等這些行話在兩地的古文書中均可發現。通過兩地同一時間不同空間的古文書,驗證了兩地客家文化的共通性,反映了廣東客家文化在台灣的延續性。



(9)張二文(2002),<日治時期美濃南隆農場的開發與族群的融合>
本文係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兼任講師、高雄縣林園國小張二文主任在2002年10月於行政院客委會所舉辦的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所發表的論文。探討美濃南隆地區於日本時代初期,由日本三五公司社長愛久澤直哉以南隆農場名義,申請墾拓美濃南郊荒野地。除了招募美濃、龍肚舊部落的佃民外,還透過農場主事白石喜代治從新竹州桃竹苗地區招募大批墾民。也有部分墾民來自六堆其他地區,如高樹、內埔、竹田等地的客家人。甚至有部分鄰近地區如岡山、旗山、田寮、里港一帶的閩南人,共同開發此廣達四千甲的荒野地。配合竹子門發電廠營運之後,為疏通發電餘水而開鑿的獅仔頭圳作為灌溉用水,使之成為良田。北部來的【台北客】,閩南籍的【福佬人】經過兩三代人的融合,通通都成為講美濃腔的【四縣客】了。
(10)鍾榮富(1997),<美濃客家語言>
本文係高師大教授鍾榮富發表於《高雄縣客家語言與文化》一書中的專文。針對美濃客家話的研究方面,在1971年中央研究院的學者楊時逢曾發表了一篇論文<台灣美濃客家方言>,可惜楊君僅採用竹頭角的溫顯榮一位發音人,難以反映美濃客家話的全貌。鍾教授分別於美濃地區各部落中,採用了不同年齡層的二十二位發音人的語音,做了相當全面的探討,發現不同部落之間的語音亦有差異。從這篇論文可以更明瞭美濃客家話的精要及特色。
除以上專述美濃的論文外,一般探討六堆地區的文章也會對美濃地區有所著墨。諸如彭素枝(1995)<台灣六堆客家山歌之研究>台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正慧(1997)<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庄之演變>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石萬壽<乾隆以前台灣南部客家人的墾殖>;鍾壬壽《六堆客家鄉土誌》;松崎仁三郎《嗚呼忠義亭》等均可看到有關美濃的篇章。此外前清秀才劉炳文之手稿<美濃簡史記>;日本時代漢學先生鍾世充的手稿<龍莊古紀>等,收錄在1996年編撰的《美濃鎮誌》,亦是研究美濃早期歷史的重要史料。
原載台灣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六堆雜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7 05: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