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28|回复: 3

【转帖】广西客家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7 13: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西客家初探/钟文典

    有必要说一下广西客家的发展史。它将有助于我们对上述两个问题的理解。

    客家人是什么时候进入广西,开基立业,蕃衍发展的?

    不少论者认为客家人进入广西是在明、清之际。但是,查考史籍及客家谱牒,早在唐代或更早,即有庞氏之族由山东进入广西博白,民国年间,“丁口二万五有奇”,成为广西之客家大姓。另有记载说:“饮(州)廉(州)客家始于五代”者。到了宋代,客家人入钦廉者已经不少。宋太宗(967—984年)时人乐史撰《太平寰宇记》,说廉州“俗有四民,一日客户,解汉音”。到了南宋,北来客人成为钦州五民之一。广西博白、陆川、北流容县(宋代称晋宁县)廉州、钦州相邻,博白李氏、陈氏皆邑中客家大姓,陈氏宋初来自浙江;李氏两支,一支来自湖南,一支来自福建。而陆川、北流、容县新编县志,皆记客家迁入邑中定居,最早者亦始于宋代。桂东北的信都县(宋属贺州,今并入贺州),有罗、欧、麦等34姓100余户,因“天灾地劫,众不堪命”,于南宋时“从广东南雄府迁来,开辟荒土,结草为庐,耕种自食”。富川县有杨氏之族,分三系,于南宋末年分别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等处迁来。而桂北的怀远县(今三江县),宋大观元年(1107年),因避金兵侵扰,有曹、龙、李、潘等21姓人家,从福建汀州府上杭县经广东梅州入桂,溯柳江,、融江而上,入居县属之老堡、古宜;继之,又有唐、张、莫、梁等20余姓人家,亦从福建汀州迁来,居于文村、六甲等处,实为三江最早之客家人细考民国年间调查之各县“氏族”入桂定居记录,宋代迁来者尚有不少。所以,到了南宋,客家话成了当时广西流行的方言之一。时任桂林通判的周去非,对此作了专门记载。他写道:

    方言,古人有之,乃若广西之蒌语。……至城廓居民,语乃平易,自福建、湖湘,皆不及也。其间所言,意义颇善,有非中州所可及也。早曰朝时,晚曰晡时。以竹器盛饭如箧曰箪,以瓦瓶盛水曰罂。相交曰契交,自称曰寒贱;长于我称之曰老兄,少于我称之曰老弟,丈人行呼其少曰老侄,呼至少者曰孙,泛呼孩提曰细子。谓慵情为不事产业,谓人雠记曰彼其待我。力作而手倦曰指穷,贫困无力曰力匮。令人先行曰前行。水落曰水尾杀。泊舟曰埋船头,离岸曰反船头,舟行曰船在水上。大脚胫犬曰大虫脚。若此之类,亦云雅矣!……

    这些地道的客家话在南宋时已经成为广西五种方言之一。说明客家人入桂当在北宋或更早,客家在广西,尤其是桂东南、桂东北地区的分布已经相当普遍。元代,虽然社会动荡不安,而客家入桂者亦不少。主要的如:广东兴宁人刘贵魁,元初出仕桂林,:即定居不再去;其另支族人迁居梧州路苍梧县。广东梅县人杨文成、杨文昌兄弟,元初率家人迁入柳州市柳城县。同在元初,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刘衍官平乐府知事,即定居平乐许湾乡。稍后,有进士邹德宏之子孙从广东长乐县 (今五华县)迁居平乐。江宁人钟朝富以进士授平乐通判,卜居贺州。而福建汀州府上杭人刘潜、刘昌兄弟与其堂兄弟刘育千,皆以仕宦广西而分别定居于郁林州之郁林(时为兴业县、南流县)、贵州(今贵港)及博白县。宋末元初,曾任广西提刑使司之广东东莞人钟宜万,因参与抗元兵败,避居于郁林州之东宁乡。又有陈朝奉者,浙江天台人,宋末,任雷州刺史,卒于任所,时“宋祚告终,鼎移元室’。朝奉哲嗣七人,“凛君臣之大义,痛国家之沦亡,……逐弃簪缨,而以耕读为业。择居广西博白,开疆辟土,各经自营”。此后子孙日众,分居防城各处。综观元代入桂之客家人,以姓氏论,有刘、黄、唐、罗、钟、陈诸大姓。从迁出地论,则以江西、福建、广东及江浙为多。迁入地仍集中在桂东南、桂东北比较发达的州县。考其移居原因,则以政治因素为主,即奉命出仕广西,或暂不仕元而避居不去;出于经商或垦荒谋生的原因,则少见记载。

    明代,广西虽然发生了大藤峡、八寨、府江和古田等地的瑶民反明斗争。但终明一代,各地移民入桂者日益增多,其中包含大量的客家人。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广西各府的大部分州县。例如: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有曾思联者“由山东邹平县徙广西桂林开基立业”,一其后子孙蕃衍,形成今日临桂六塘、南边山与阳朔金宝乡的大姓。同在万历年间,有丘姓自广东翁源徙居昭平县马江,其后亦成为邑中大姓。当时,即所谓“僚蛮盘错,山川险怪,丛篁深菁”的永安州(今蒙山县),也开始有了客家的移民。据统计,有明一代,从广东梅州、肇庆府等地迁入永安州的客家人,已经有30余户(族)之多。明天启年间(1621一1627年),广东英德县之陆盛情在刑部为官,因故获罪,偕子女十人逃避梧州;以后分居藤县、昭平、永安、平南、桂林、平乐各州县。明末,广东兴宁人刁宗颜,以干员优行出身,为广西平乐府富川县知县,遂留居广西,“是为广西刁氏之祖”。陆川县罗氏之族,系分十八,大半于明末来自江西吉水。北流县民乐乡柘根山凌氏之族,明景泰时(1450—1456年)来自广东梅州,今容县、桂平凌氏多其后裔。柳州府柳城县邓氏之族,其先祖邓积善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携妻及弟自河南南阳经湖南入桂,止于邑之大埔,始定厥居,卜筑处即今之邓村。罗城县新村谢氏之族,于明嘉靖年间从福建汀州近居罗城,在大梧村外自成村落,即谢村。其它如庆远、南宁、太平、镇安、思恩各府,以及桂西边远的土州、土县,因仕宦、征调、戌守卫所等原因,亦有不少客家人从江西、福建、广东、河南以尽江浙各省移居广西。

    清代,各地客家迁入广西定居者更多,从康熙至嘉庆的150多年,是客家人从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省迁徙广西的高潮期,由是出现了广西人口的迅速增长。据统计,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广西全省人口共58万余人,到了乾隆十八年(1753年),全省人口为1976000人。再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全省人口为6274000人,33年间,净增人口计4298000人左右,出现了广西人口增长的大高峰。其中当有不少是从外地来的客家移民。他们成群结队地向广西迁移,主要是为了“易地谋生”。所以,除定居于沿江依河的平原大垌外,更多的是向山区转移。贵县的龙山,桂平的紫荆山,平南的大同山,藤县的大黎山,桂南的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临桂南边山,阳朔金宝等山区,以及龙胜、百色等边远山地,都有不少客家人迁入定居落业。道光年间(1821—1850年),因为“世乱”,客家人向广西迁徙的势头相对减缓。太平天国起义前夕,浔州地区发生了激烈的“来土械斗”。太平军在桂平金田村誓师起义以后,以客家人为主体组成的太平军,在咸丰二年(1852年)北上湘鄂,东下江南的大进军中,有两万多客家儿女结队同行,、形成了一场具有明显政治开拓性的集体向外大迁徙。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广东肇庆府的开平、恩平、阳春、鹤山等地又发生了一场延续十余年的“土来械斗”, 客家人被逐或被官府遣送入桂者以十数万计。梧州、桂林、平乐、柳州、南宁以及玉林各府州县,都留下了这批“落难者”的血泪迁徙。几乎与此同时,粤北、粤东地区也发生了宗族之间的械斗,嘉应州的李、邓、江、黄、戴及刘氏诸族人被迫向合浦的涠洲岛转移。从此,客家话与黎话成了涠洲岛和斜阳岛的主要方言。光绪、宣统年间(1875—1911年),由于广西久经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福建、广东等沿海省区的客家人多向海外转移,已经定居在广西的客家人亦有转向海外谋生的。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除了已经入桂的客家人在省内移动外,外地客家迁徙广西的更为稀少了。

    纵观历时千年的广西客家移民史,反证了客家南来后始逐步形成客家民系说可疑。事实说明,当客家移民大量向南迁移之时,粤西、桂东南和桂东北等地也已有客家人迁入。所谓客家人迁居广西在明、清之际并不确实。客家入桂以后,在博白、宾阳等地称“新民”,与“地老”相对应;在桂东、桂中广大地区多称“客家”或“来人”,乃与“本地”或“土著’相对。因为客家人自称为“涯”,客家话发问了曰“麻介”,所以,亦有被称为“涯人”或“麻介人”的;客家话则称“涯话”或“麻介话”。因此,拘泥于何时始有“客家”之名而定客家民系确立之说,亦不可取。

    当前,广西客家人数统计近500万人,占自治区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强。他们分布在全区70多个县(市)之中,尤以博白、陆川、贵港、桂平、北海、平南、贺州、昭平、鹿寨、柳江、柳城与合浦等县(市)为多。在历史上,广西客家在太平天国革命、中法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当前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亦多有建树。但是,我们对广西客家的历史和现状还缺乏调查研究,可说是处于空白状态。这个缺陷,有待于我们努力予以填补。

    (作者钟文典为广西师范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副主任、教授。)

来源:客家文化时空http://www.kjwhsky.com/topic.asp?topic_id=61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7 20: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以前的数据:防城港市的客家人超过14万,当时贺州八步区的客家人数是13万。现在贺州八步区的客家人是40万左右,防城港市的客家人也应该多了很多。肯定要比鹿寨、柳江、柳城这些地方多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7 20: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客家社区-客家论坛-客满天下论坛  (http://www.kmtxbbs.com/index.asp)
--  『 各地客家 』  (http://www.kmtxbbs.com/list.asp?boardid=13)
----  粤西和桂南捱话的分布情况  (http://www.kmtxbbs.com/dispbbs.asp?boardid=13&id=750)

--------------------------------------------------------------------------------

--  作者:岁月
--  发布时间:2005-8-3 1:08:51

--  粤西和桂南捱话的分布情况
粤西,桂南的客家人,主要是旧江门的客家人因为土客械斗而迁移到那里去的。当然不止这么简单。旧江门曾是客家人的集中地,因为土客械斗,只剩下几十万,主要在台山,鹤山。。。伟人有可能是旧江门客家人的后代呢。也就是伟人的祖先有可能参加过土客战争。
  
  湛江市:9万
  
  廉江市:46万
  
  高州市:28万,分布于根子、新垌、云洞、泗水、谢鸡、马贵等乡镇
  
  化州市:23万,分布于文楼、平定、合江、中垌、官桥、新安、兰山等乡镇
  
  电白县:37万,分布于黄岭、观珠、那霍、罗坑、沙琅、霞洞、望夫、大衙、麻岗、马踏、羊角、林头等乡镇
  
  信宜市:22万,分布于新堡、合水、平塘、钱排、洪冠、茶山、贵子、旺沙、怀乡、白石、 大成等乡镇
  
  北海市:3万,分布于高德、西塘、涠州、福城、三合口等乡镇
  
  合浦县:30万,分布于十字路、西场、常乐、乌家、闸口、山口、石湾、白沙、星岛湖、
  廉州、曲樟、公馆、石康等乡镇
  
  防城港市:15万,分布于公车、大录、扶隆、附城、防城、华石、江山、板八、那勤、那良、茅岭、滩营、平旺、垌中、那垌等乡镇
  
  东兴市:1万,分布于马路镇
  
  钦州市:10万,分布于平吉、大直、大寺、小董、那蒙、贵台、青塘、黄屋屯、康熙岭、沙阜、尖山、大番坡、久隆、东场、那彭、那思等乡镇
  
  浦北县:18万,分布于泉水、石银、张黄、大成、白石水、三合、龙门、樟家、福旺等乡镇
  
  灵山县:13万,分布于三隆、灵城、文利、丰塘、那隆、伯劳、平山、石塘、平南、沙坪、烟墩、新墟、旧州、陆屋、武利、三海、太平等乡镇
  
  资料来源:
  
  其中
  
  湛江市、廉江市捱人人数来自:侯国隆的《关于广东客家人分布情况的调查》(1987年);
  
  高州市、化州市、电白县、信宜市捱人人数及分布来自:《双语双方言》(第五集);
  
  桂南各县市捱人人数及分布来自:刘村汉的《广西客家话的分布及使用人口(提纲)》(1999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7 21: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数据是我编的.请看:

粤西和桂南捱话的分布情况(2004-1-30 20:40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F%CD%BC%D2%BB%B0%2B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4 03: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