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83|回复: 5

来源于闽南地区同安县的福建永定县古竹乡的苏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7 23: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竹乡数千户,除了两村分别姓李和姓吕外,其余均为苏姓。
当地居民告诉我,当地苏姓的祖先从河南省光州固始县迁移到福建省同安县(现厦门市同安区),再迁到永定县古竹乡。
现古竹乡苏姓都讲永定音客家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0 09: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氏在福建的开基始祖为苏益,是五代湿州制史,随王潮入闽。苏益生子光晦,为漳州刺史居住在同安,宋开宝末因除盗有功封为佐卫将军。苏益第六世孙颂,居厦门同安,是宋代宰相,科学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22: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700多年前,宋元大军在崖门海面惨烈决战,南宋20万大军覆没,少帝忠臣蹈海殉国,宋王朝灭亡.在这场朝代更迭决战中,南宋殿前都督大将军苏刘义{亦名老义}等夺港突围以图东山再起,虽壮志未酬葬身海底,浩气却长存人间!其如夫人{侧室,如同夫人}王氏避居笔者故乡潮州后陇村   苏刘义系广东潮州府城人,生于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登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丙辰科进士,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苏刘义与王鉴、孙虎臣等因截击忽必烈元军有功,各官十转,景定四年(1263年)二月任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刺史,德 佑二年(1276年)擢任殿前都督大将军。   景炎二年(1277年)十一月,左丞相兼都督陈宜中、枢密副使张世杰和苏刘义护卫9岁的宋帝赵罡,在元军追击下乘海船南走,从浙江入福建,先至泉州,后移广东潮州南澳{今属汕头市},建行朝于云澳。次年二月,元军破潮州大屠城,只剩三家人幸免于难{现潮州城内有“三家巷”为证}.赵罡移驻碙洲{岛屿名,在广东雷州湾外东海岛东南海中,为海防要地},四月病殂于该地。7岁的广王赵昺 被拥立为宋主。改元祥兴,以签书枢密院事陆秀夫为左丞相。六月,南宋在广东新会崖山建立最后的行朝。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南宋叛将、元军都元帅张弘范率兵紧逼崖山。宋军水师战船2000艘集结于崖门水域。其中千余巨舰,船头朝里,船尾向外,中舻外舳,贯以大缆绳环结为海上宫殿,赵昺的龙船御舟居于中央。舰船的外围以船楼棚为防御“城堞”,再以泥巴涂沫船帮,以防火攻,形成死守状。元军数日以兵、火互攻,苏刘义在枢密副使张世杰统领下英勇作战,多次击退元军进攻。元军遂改变战略,紧扼海口宋军的军需供应道,十余日后,宋军粮草和淡水断绝,兵士吃干粮饮海水,疲困几不能战。二月六日凌晨,元军兵分四路准备偷袭宋军.元军都元帅密令不击鼓发兵,而是“闻吾乐作,乃战”.当早潮退势正急时,元中军军乐大作,元兵四路并进偷袭宋军北侧,宋军仓促应战,损失惨重。午间,元兵又乘午潮涨势偷袭宋军南侧,宋军兵士皆疲,招架无力,被元军攻入舰船,樯旗先后皆被仆倒。张世杰知大势已去,欲抽精兵入中军救驾,宋军已大溃,军令难行,翟国秀、刘俊等将领已投降.时夜暮已降临,风雨交加,昏雾四塞,敌我难辨,元军乘势攻入宋军中军。左丞相陆秀夫自度无法脱身,乃仗剑驱其妻投海,随后背负少帝赵昺及金印玉玺投海同溺。后宫诸臣,从死者甚众。张世杰和苏刘义在混战中砍断连结舰船的缆绳,以16舟夺港而去。一周后,“尸浮海上者十余万人”,赵昺帝尸一直漂到深圳赤湾。   张世杰和苏刘义随后复还崖山,收葬战后悲极赴海而死的杨太后,收拾残兵,欲另立赵氏而图再起,撤至平章山下海面,忽遇飓风巨浪,16舟尽倾覆,张世杰和苏刘义等将士尽葬海底.至此,宋亡。   苏刘义正室夫人赵氏,已亡于乱军之中,如夫人王氏有身孕,为延丈夫忠祀,不忍殉夫.在族亲的帮助下,避居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州市潮安县)大和都后陇村{该村现分东和、西和、盛户、新和及和安5个行政村,古属大和都}。已而,生一子,取名君万。如夫人王氏为何选择后陇村避居呢?原来,苏刘义与后陇苏氏同属福建同安县(今属厦门市)永丰乡葫芦山(简称芦山)苏氏嫡孙,但房界不同.因是族亲,如夫人王氏故于此避居。后陇村距潮州城虽然只有12公里平川,古时却是荆棘遍野、沟坎阻途,加上后陇村外有“头重溪”和“二重溪”阻隔,村中又有大片竹林及众多的大榕树、苦楝树等,确系避兵祸的好去处{明代初,曾任元湖广按察副使的刘昌裔,在元亡后从潮州城迁来此避居,至今仍有后裔住后陇刘畔}。尽管如此,不时乃有元军密探到村中搜寻。族亲只好将王氏母子转移到州府辖内的饶平县清远都黄砂村枫朗亲友处避居,终于逃过元军的追缉.苏刘义后代子孙主要分布于福建永定、龙岩、平和,广东饶平、大埔、紫金,广西平南及安徽贵池等地. 没有苏刘义如夫人王氏在后陇村产下苏君万,就没有苏刘义的血脉忠祀!苏刘义虽然没有子孙在后陇村长居发展,但后陇村却是苏刘义子孙的发祥地哩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22: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谱诗一首:
九百七郎千四公,英旺苏安与永宽。
四甲开基是何祖,七世原来是万隆。
福龄传下苏镗子,南寨只因一寨同。
尚有明轩怀继后,永定迁居锡九公。

[ 本帖最后由 鱼禾 于 2006-10-19 23:40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22: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为广西平南人  QQ236073703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22: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支入桂时讲的是福建话,可能不是客家话,后改说粤语。

[ 本帖最后由 鱼禾 于 2006-7-3 22:24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3-29 16:33 , Processed in 0.014130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