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48|回复: 22

[粤西] 廉江市各个纯客家镇的概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27 11: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O.1393 [转帖]广东西部廉江县的客家话分布(2002-4-13 12:12)
--------------------------------------------------------------------------------
http://www.lianjiang.gov.cn/fdmq/fxxx/05/Default.htm
<br>哎话的分布和特点
<br>    哎话属客家方言。它主要分布于西部和北部的塘蓬、石颈、和寮、长山、石角五个镇,河唇、石岭、青平、高桥四个镇的大部分乡村,河堤、营仔两个镇的部份乡村。
<br>    廉江的哎话与福建旧汀州府和广东旧嘉应州地区的客家话相类似。因为这些居民的祖辈基本上都是明清之际,从福建西部的汀州府和广东东部的嘉应州陆续迁来的。
<br>严附注:廉江县客家人大概55万人,居住面积1400平方公里.位于广东广西交接处靠近北部湾的地方.
摘自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11: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颈镇的概况

镇长:赖名连
  
     石颈镇位于廉江市西北部,距市区30公里,东与石岭镇毗邻,南与雅塘镇相连,西与青平镇交界,北与长山、塘蓬两镇接壤;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山区丘陵兼并地带;地处长青水库下游,由北向南的东西有二条河流贯串全镇。下辖15个村(居)委会,121条自然村,总人口43799人,其中农业人中41470人;区域面积111平方公里,有耕地2.64万亩,山地6.36万亩;自然资源丰富,花岗岩蕴藏量在3亿立方米以上,还蕴藏有大量高品位的瓷土、高岭土等;主要特产有廉江红橙、甜玉米、龙眼、荔枝、红烟、台湾番荔枝等。  

      解放50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石颈镇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首位。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为龙头,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农、林、牧、副、渔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时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饮业迅猛发展。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13370万元,比1963年增长129.3倍。  

     不断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展商品生产。在确保粮食生产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作物。1998年,全镇粮食产量16538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甜玉米播种面积2390亩,总产达827吨,远销香港、日本、台湾等地区和部分省市区;北运菜播种面积5030亩,总产量6381吨;红烟、优质芋、蕃薯等作物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走向市场。  

     名优水果迅速发展,1998年全镇水果面积2.41亩,总产4864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22.8倍和1295.3倍;其中红橙、龙眼、荔枝三种水果占水果总面积83.1%。享有“国宴佳果”和“人间仙果”美称的廉江红橙,种植面积3200多亩,总产达1.3万吨,产品运销上海、北京、黑龙江等省市和本省各地。  

     畜牧业、水产业增长较快。1998年产值达2576万元,是该镇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与1978年相比,耕牛增长8.8倍;生猪出栏量增长3.6倍;水产量产量增长21.5倍。  

     乡镇企业发展态势良好。1998年,全镇企业总收入5160万元,比1978年37万元,增长138.2倍。外资企业迅速发展,廉江市昌盛化工厂、台联机砖厂、华鲜农产开发公司、湛电花岗岩板材厂、龙湖酒精厂等外资企业纷纷落户该镇。  

     财税大幅增长,金融稳定。1998年财政收入158万元,比1985年增长3.8倍,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农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年末存款余额5367万元,比1978年增长7.8倍。  

     文教科技卫生事业全面进步。近年来,该镇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校园实现一无三配套,教学楼房化。目前,该镇有中学2间,小学14间,中心幼儿园1间,1995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现有医院1间,卫生医疗站22个,群众的医疗保健有了保障。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1996年,65.5公里乡村公路建成通车,实现村村通公路。投资300多万元改建扩建市道二级公路9.8公里,将石颈至廉江的距离拉近了2公里。通信设施齐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移动电话信号和自动寻呼信号覆盖全镇。高压供电线路通到每条自然村,全镇家家户户用上电。圩镇规划布局合理,大街小巷全部实现硬底化、美化、绿化、净化。  

     回顾过去的五十年,石颈人民豪情满怀,展望未来,石颈人民充满信心,阔步跨入新世纪。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11: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角镇的概况

镇委书记:李家军 镇长:蒙启锡
  
     石角镇位于廉江市东北部,地处美丽的鹤地水库腹内,东邻化州市兰山镇,北接广西博白、陆川县,西界和寮镇,南与河唇镇接壤,是两省(区)四县(市)的交界点。鹤地水库由北向南把全镇一分为二,形成典型的库区水乡。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滑石、石英、云母、花岗岩等矿。  

     石角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总面积143公里,山岭面积12.7万亩,耕地面积2.17万亩;总人口5.18万,其中水库移民2.75万,占总人口的52%。  

     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石角人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大力发展以种养业为主的三高农业,全面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使全镇国民经济稳步增长。1998年,社会总产值12545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17.4倍,其中农业总产值8615万元,增长13.4倍,工业总产值1285万元,增长16.7倍。  

     一、发挥山区优势,建设具有石角特色的优质水果生产基地。石角山多田少,素有“六山三水一分田”之称,由于生产条件差,库区群众长期过着“粮食靠统销、钱物靠救济”的等靠要生活,生活水平十分低下。1986年,镇领导以木马管区为试点种植荔枝800多亩,获得了成功。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得出了水果生产是石角脱贫致富好路子的经验。近几年来,该镇全面调整了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山区、库区优势,大面积耕山种果,大搞立体种养,做好“山水”文章。积极发展以种植荔枝、龙眼为主的“三高”农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干部+农户”等经营方式,立足家庭果园,逐步推进水果生产基地化、产业化。1998年,全镇水果总产量1339吨,产值1006万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6.7倍和106.8倍。水果成为石角镇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  

     二、抓住机遇,打好扶贫攻坚战,清除绝对贫困。1997年是扶贫攻坚年,该镇积极争取上级和各扶贫单位的大力支持,按照“长短结合、以短脱贫、以长稳定”的原则,因地制宜,共上项目22360个,实现了基本脱贫。  

     三、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石角镇先后建成了石角西桥、东一、二、三桥,接通了石角至廉江、化州和广西等地的公路。1998年,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完成全镇乡村公路达标65.2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全镇100多条自然村安装了电话,逐步实现了镇、村委、自然村通讯一体化;建有移动电话机站一个,寻呼机差转台3个。  

     四、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迅速。镇委、镇政府逐年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投资240多万元建成石角镇二中,投资50多万元,建成镇中心幼儿园,加强了幼儿学前教育,建成了粤西地区第一所希望小学“成真小学”,“普九”教育和改薄工作成绩显著。镇卫生院投资50多万元建成了石角医院门诊综合大楼,购置先进医疗器械,改善了医疗条件。1998年,获得“体育先进达标镇”。  

   展望二十一世纪,石角人民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在跨世纪的征途上,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提高荔枝、龙眼、等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石角早日走上全市经济先进行列而团结拼搏。
摘自http://www.lianjiang.gov.cn/ljsq/default.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11: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寮镇的概况

镇委书记:林永军 镇长:黄锦让
  
     和寮镇位于廉江市北部,与广西博白县接壤,东邻石角镇,西毗塘蓬镇,北连广西文地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1998年总人口41868人。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9),旧称禾寮塘。据考,初因圩内有以禾草搭起的房,圩前有一口鱼塘而得名。自然资源丰富,有硫铁矿、铅锌矿、石英、滑石、瓷土、花岗岩等自然资源。  

     建国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镇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克服困难,艰苦创业,团结拼搏,使和寮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7129万元,比1949年增加230倍,其中:农业总产值3652万元,比1949年增加35倍,工业总产值3477万元。  

     ──农业和农村经济蒸蒸日上。50年来,和寮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布局,逐步形成“粮林果为主,畜牧水协调”的有和寮特色的“三高”农业体系。1998年粮食总产13531吨,水果种植面积15347亩;生猪饲养量3.81万头,其中养殖100头以上瘦肉型猪场5个;三鸟养量34.17万只;湿地松7.8万亩,优稀花星鱼44万尾、塘虱鱼21万尾。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50年来,和寮镇企业由无到有,由弱到强,先后建起了钢铁厂、瓷矿厂、碗厂、香茅厂、丝棉厂、复合肥厂、自来水厂、红砖厂等镇办企业。1988年全镇乡镇企业已发展到381个,总产值达6352万元。  

     ──人民生活有了质的飞跃。50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较大发展,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全镇8387户,已有4863户建起了楼房;拥有电视机4350台;个人拥有机动车1137辆,其中:汽车350辆,农用车1587辆,摩托车630辆。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50年来,全镇共修建小二型水库3宗,其他山塘水陂638宗,开挖灌溉水渠13公里。交通四通八达,以廉江至文地公路为骨干,逐步形成镇至周边镇,镇府至各村委会,村委会至各自然村的公路网络。至1998年止,全镇在修建5条出境公路的基础上,又修建了镇政府至各村委会50.6公里的四级公路,80%以上自然村能通汽车。电力、通信事业长足发展,至1998年止,全镇各自然村均架通了高压电;102条自然村安装了程控电话830户,真正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圩镇建设日新月异,城区面积由1949年的200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1.3平方公里,人口由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3850人,主要街道建成了水泥硬底化道路并安装了路灯。  

     ──科技、文教、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镇建起了“镇──村委会──自然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镇现有中学2所,完全小学17所,在校学生8000多人,各校均建起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和寮骨科医院远近闻名;广播      电视事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兴建了广播电视发射台。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镇委、镇政府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得到了协调发展。1998年,被湛江市评为体育先进镇和广东省城镇建设“岭南杯”竞活动达标单位。  

     百年沧桑,50年辉煌。回想过去,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镇人民将以饱满的热情,昂首阔步迈进光辉的二十一世纪.
摘自http://www.lianjiang.gov.cn/ljsq/default.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11: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山镇的概况

镇委书记:许锡有 镇长:黄存德
  

     长山镇位于廉江市的西北部,与广西博白县的沙陂、大垌、那卜、英桥等镇交界,面积134平方公里,总人口60125人,1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235条自然村。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低丘陵地。长山河纵贯南北,中部有蓄水量达1.55亿立方米的长青水库。境内山脉连绵,风景优美的九峰嶂、阿婆髦嶂、猜头嶂是该镇东南与西北的两道天然屏障,海拨324米的阿婆髦嶂的美丽传说令络绎不绝的游客乐而忘返。该镇文化发达,古迹较多,伏波将军遗迹,解放军粤桂边纵队成立旧址都在长山境内。  

     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勤劳能干的长山人民团结奋斗,孜孜以求,给长山大地注入了勃勃生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圩镇滨河秀丽,居民住宅楼如雨后春笋,街道宽坦整洁,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开通了程控数码机及BP机幅射台,程控电话发展迅猛,已达1000多户.  

     交通道路建设有重大突破。1999年4月,全镇54.1公里的乡村道路通过了湛廉两市的达标验收,改写了长山人民千百年来走路难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  

     农业基础地位明显加强。水利建设投资不断增多,山塘水库、排洪渠道、防渗渠道等水利设施建设资金230万元,开展了1万亩中低产田的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8年农业总产值8903万元,财政收入156万元,分别是1978年的9.7倍和8.5倍,农民收入增长20.6倍。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花岗岩的开采、加工成为全镇的新兴产业,产品畅销东南亚各国,花岗岩、高岭土、金银矿蕴藏丰富,可供开采百年以上。烟丝加工业方兴未艾,红烟质优味醇,烟丝深受客户青睐。茶叶发展环境好、势头猛,以镇办茶场为依托,经华南农业大学的茶叶专家引荐,已从台湾引进优良“金萱”茶种3万株进行母树繁育,实施扩种3千亩优质茶计划。1998年,全镇有乡镇企业367个,总产值1776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607万元,分别是1978年的295倍和291倍。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花岗岩的开采、加工成为全镇的新兴产业,产品畅销东南亚各国,花岗岩、高岭土、金银矿蕴藏丰富,可供开采百年以上。烟丝加工业方兴未艾,红烟质优味醇,烟丝深受客户青睐。茶叶发展环境好、势头猛,以镇办茶场为依托,经华南农业大学的茶叶专家引荐,已从台湾引进优良“金萱”茶种3万株进行母树繁育,实施扩种3千亩优质茶计划。1998年,全镇有乡镇企业367个,总产值1776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607万元,分别是1978年的295倍和291倍.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该镇各中小学都相继建起了颇具规模的教学楼和教师学生宿舍楼,“五室一场”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教学成绩稳步提高,1997年,该镇中考成绩居全市第六名.  

     1998年,该镇在廉江市委、市政府和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00万元办起了集体经济项目64个,用近100万元的资金帮助贫困户上生产项目800多个,有效地解决了5000户贫困户生产生活问题。通过努力,昔日贫穷落后的长山已旧貌换新颜,呈现了“路靓山美田秀丽、鱼肥畜壮禽欢歌”的美好景象。  

     展望未来,长山镇人民将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因地制宜、作好“山”字文章,抓好1万亩优质水果的扩种管理,做到“橙子、柑子、龙眼子、荔枝子、杨桃子、黄榄子”六子登山,力争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抓好300亩优质茶的扩种,以名牌创效益,争取建设成茶叶镇。
摘自http://www.lianjiang.gov.cn/ljsq/default.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11: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塘蓬镇的概况

镇委书记:林育春 镇长:黄城镇
  
     塘蓬镇位于廉江市北部,始建于1932年,1986年改为塘蓬镇。下辖23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全镇总面积1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497亩,总人口72278人。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金、银、花岗岩等贮藏量最大,居全省镇级之首。  

    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塘蓬镇委、镇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本地实际出发,确立了“重农立镇、兴工强镇、活商富镇、科教兴镇”和“优势在山、希望在山、致富在山”的山区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业综合开发,国民经济各项指标逐年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昔日贫困落后的塘蓬,如今已是青山绿水,路宽楼新人富,人民安居乐业.  

      ──“三高”农业飞跃发展。1998年实现粮食总产24158吨,比1978年增长41.4%;稻谷亩产407公斤,超历史最高水平,居全市首位。在坚持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开发荒山造林种果,大办种养结合的小庄园。1998年,全镇实现有林面积12.3万亩,其中湿地松面积10万亩。办小庄园112个,全镇种植以荔枝、龙眼为主的水果达1.96万亩,水果总产量3688吨。总产值932万元。目前,全镇已建成粮食、水果、茶叶、蚕桑、经济林、蔬菜、红烟、生猪、三鸟、水产等十大商品生产基地。“三高”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乡镇企业发展突飞猛进。90年代以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股份制和非公有制企业。形成了造纸、花岗岩、红砖、松香、服装、纺织、以及粮食和木材加工等行业。其中花岗岩、造纸品种多样,质量上乘,畅销国内外。1998年全镇共有企业804家,乡镇企业总收入占农村社会总产值81.2%。1993年至199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湛江市、廉江市乡镇企业标镇。  

     ──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实施镇委“希望在路”的战略,建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运输网,全镇公路通车里程105.6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为经济腾飞起到了“先行官”的作用;通讯设施建设蓬勃发展,实现了全镇村村通电话,程控电话拥有量2086户,BB机用户2820个,移动电话用户676户;供电设施日臻完善,建成11万伏变电站一座,实现了村村通电;圩镇建设日新月异,以塘蓬圩为中心,扩建新区面积达56.6万平方米,建成集贸市场一个,实现了街道硬底化、绿化,并安装路灯以及排水排污等工程。去年以来先后获得省、湛江市卫生先进镇和“岭南杯”达标镇的光荣称号。  

     ──文化科教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较快。镇委、镇政府认真实施“科教兴镇”的战略,积极开展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和管理活动。目前,全镇建立起三级农科网络,共有科技人员516人。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现有完全中学一所,小学23所,幼儿园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间,在校学生158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8%。文化阵地和医疗卫生服务网点遍布全镇,先后建了调频道广播台和有线电视台各一座,全镇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镇设医院1间,23个村委会均建立医疗生站,90%以上的人民群众用上净化自来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连续两年被评为廉江市、湛江市先进体育镇。  

     团结一致绘新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山区,开发山区,建设山区,把山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摘自http://www.lianjiang.gov.cn/ljsq/default.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11: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唇镇的概况

镇委书记:冯伯山 镇长:陈亚德

  
     座落在鹤地水库这一著名“人造海”畔的河唇镇;地处廉江市东北部,面积190平方公里,镇府驻地距市区仅9公里。1950年至1962;年先后分区;分乡设置,1963年设为公社,1983年改为区,1986年改为镇。现下辖18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188条自然村。1998年总人口为68738人,其中水库移民人口10963人。  

     优越的地理位置,灿烂的古代文化,发达的交通通讯,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河唇发展的独特优势。鹤地水库是广东省三大库之一,水库面积140多平方公里,库容量为11.88亿立方米,号称“人造海”。水库秀丽的水光山色每年吸引游客近30万人次,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区。邓小平、董必武、陈毅、陶铸、郭沫若等一代伟人曾到此视察,并留下了珍贵墨迹。镇境内唐朝的罗州故城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唇火车站是粤西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黎湛铁路复线和广湛铁路干线在此交汇,铁路沿线贯通境内13个村委会,并附设2条粮油专线,境内还设有山尾、飞凤坡、高田;龙田面5个火车站,乡镇拥有火车站之多为全国少见。公路四通八达,南北通廉江、湛江、广西;东通化州、茂名;西至北海;乡村公路亦已全部达标,形成纵 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凭借鹤地水库,客货轮可通广西陆川等地,廉江最大河流──九洲江纵贯境内。电力充足,除水库建有;座水力发电站外,镇内还建有2座水力发电站和1座3.5万伏的变电站。境内的石灰石;磁铁矿、瓷土、高岭土、河沙等自然资源丰富,质优量大,易采易运。圩镇建设日新月异,总面积扩大到2.7平方公里,主要街道硬底化,绿化覆盖率达80%。自来水供应充足。现有青年运河管理局、河唇车务段、河唇火车站、红湖农场、河唇林场、红星瓷厂、廉江锅厂等驻河唇国有企事业单位;镇内还有河唇镇水泥厂、瓷厂等乡镇、私营、个体工商企业1279家,从业人员6671人,主要专业市场3个,圩镇商贸十分活跃。  


    改革开放以来,河唇镇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业绩。1998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3435万元,工业总产值7956万元,农业总产值15171万元,财政收入383万元。&127;农业发展成果显著,1998年粮食亩产330公斤,比解放初亩产97公斤增长了2.4倍,总产量17597吨。“三高”农业的发展尤为迅速,形成外运菜、玉米、水果;生猪、淡水养殖、三黄鸡、外国松、花卉等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已成为该镇的一大产崐业,现有水果3万多亩,1998年产量7238吨,产值1753万元。红杨桃、石榴;鸡心黄皮等优稀杂果成为河唇特产而闻名。工业以陶瓷、建材为龙头,综合开发了家用电器、日用五金、农副产品深加工、铁锅等行业。镇境内的红星瓷厂曾是国家轻工部定点的全国五大日用瓷出口基地,被誉为南国新兴瓷都。1990年建成年产8万吨,1995年扩建为年产16万吨的河唇水泥厂;生产的“天鹤牌”水泥远销省内外。圩镇和农村住房建设加快,人均住房面积达23.3平方米,全镇拥有电视、电话、摩托车等家庭不断增加,实现村村通电话,1998年全镇存款余额达1.52亿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镇现有中小学校23间,幼儿园4间,在校学生15805人,1995年“两基”通过省验收达标,学校实现了教室楼房化,配齐五室一场,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显著提高;镇有电视广播站、电影队、文化站、老干活动中心、青少年游乐园地等,文娱、体育设施日益完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险事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全镇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河唇人民将进一步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促进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繁荣,以崭新姿态阔步迈向二十一世纪。
摘自http://www.lianjiang.gov.cn/ljsq/default.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11: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岭镇的概况

镇委书记:关国彬 镇长:毛球
  
     石岭镇位于廉江市中部,是一个有300多年历史的古镇,面积130平方公崐里,人口7.8万,设有16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是遂六、廉合等五大公路的交汇点,是通往塘蓬、青平等十多个镇的交通枢纽,交通极为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镇委、镇政府的带领下,全镇人民以“团结、奋发、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抓住机遇,全面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昔日的古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199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由20147万增加到64471万元,增长了2.2倍。其中农业产值由17336万元增加到22538万元,增长了0.3倍;工业总产值由2811万元增加到41888万元,增加了13.9倍。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工农业并重发展。工业方面:石岭镇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形成以家具生产为龙头,轻工、造纸、塑料、喷涂、工艺石雕、花岗岩、泡沫包装、出口花蓝等十多个行业并行发展的工业体系。为了给企业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在交通便利、水源丰富的九洲江边的遂六公路旁建有石岭经济开发小区,在合江至石岭的遂六公路两旁建立工业走廊,与廉江市九洲江经济开发区连成一片,以促进外向型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该镇工业发展的重点转移到私营企业发展上,目前,该镇共有各类工业企业1400多家,产品远销国内外。农业方面:50年来,石岭镇农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从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向优质水稻、优质水果、淡水养殖、畜牧、林业等多元化的“三高”农业体系转变,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种植水果1.2万亩,营造9.5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发展大小畜牧养殖场308个;养牛1.3万头,生猪饲养量7.3万头,三鸟饲养量近100万只。1998年水果总产量3607吨,产值1494万元。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圩镇面貌日新月异。石岭镇不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注重抓好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四大基础设施建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镇内设有可充足供给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自来水公司;设有110KV变电站;建设乡道累计90多公里,村道310多公里;累计架设通信电缆80多公里,安装电话7千多门。在抓好全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该镇着力抓好圩镇建设,使圩镇规模迅速扩大,功能日趋完善,环境不断优化。建有街道、道路32条,共18.4公里;建有农贸、工业品综合市场;有医院、敬老院和广播电视台;城区面积由原来的0.3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3平方公里。  

     以教育为龙头,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镇有各类学校7所,学生共1.5万多人。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石岭中心幼儿园被湛江市评为一级幼儿园,镇一中、镇二中、中心小学、广胜小学被评为廉江市一级学校,镇一中、中心校被评为湛江市双优学校。该镇由于教育成绩出色,被廉江市定为素质教育示范镇。农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该镇于1992年被定为中国农村社区健康模式研究广东试验小区后,农民健康观念迅速转变;健康水平迅速提高,累计改厕441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36%,顺利通过了中央及省的验收。  

     五十年的奋斗,五十年的拼搏,石岭镇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二十一世纪.
摘自http://www.lianjiang.gov.cn/ljsq/default.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27 11: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兄辛苦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平镇的概况

镇委书记:叶文新 代镇长:林家春

  
     青平建于明朝神宗万历十三年(1589),在清朝年间先后设青平讯,县宁十三都和青平区局,民国时改为廉江县第六区,1950年设青平区,1958年为公社,1983年撤社设区,1987年建为镇。该镇位于两广三县交界处,面积247平方公里,人口9.5万,下设22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有耕地6.3万亩,山岭22万亩。北面为长青水库,境内有沙铲、息安、沙涉江等河流环绕,中部有方圆5公里的花岗岩矿藏,南部蕴臧大量的优质瓷土和铁矿石。土地资源丰富,适宜种植各种水果,是廉江红橙的主要产地.  

     解放前,青平久经战乱,百业凋零,人民贫困不堪。解放后,青平人民艰苦创业,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逐步发展。特别是改革放以来,青平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现在青平镇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处处换新颜。1998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6亿元,比1952年增长52倍。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当地特色农业。青平镇积极调整农作物布局,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的传统,走多种经营、规模经营和依靠科技兴农的发展道路,逐步建成优质水稻、优质水果、糖蔗、淡水养殖、畜牧、林业、北运菜等 “三高”农业体系,建立水果、畜牧两大农业商品基地。全镇种植水果2.4万亩,发展大小畜牧业养殖场278个,全年养牛2万多头,生猪饲养量10万多头,三鸟饲养量105.9万只。1998年水果总产量6367吨,产值6603万元,被誉为“粤西龙眼第一镇”。畜牧业产值5450万元,成为湛江市重点畜牧业生产基地。  

     搞好环境建设,推动工商企业的迅速发展。青平镇城区人口从1952年的一千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8万人,城区面积由原来的0.6平方公里发展到3.9平方公里。在抓好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城区的规划和建设,修建硬底化街道28条,扩建过境国道为4车道的水泥公路。建成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建成农贸、工业品、综合等三个市场,安装3.5公里的主要街道路灯。日臻完善的环境吸引了大批客商来青平镇投资置业,特别是过境国道两旁的服务行业更是日益兴旺发达。目前全镇工商企业959家,从业人员5780人,总产值4.8亿元,比1952年增长73倍。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全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现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33间,比1949年多25间,在校学生1.42万人。建有市一级中学、双优小学、一流幼儿园,1995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文化设施日益完善,镇文化站评为省二级文化站,有图书室、电脑室、文体活动室。镇城区建有影剧院、游泳池、滑冰场、灯光球场等文体场所。建有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台,广播和电视覆盖率100%。青平医院建成为湛江市一级甲等医院。青平敬老院已达省级标准。青平镇先后评为广东省城镇建设“岭南杯”竞赛活动达标镇,省卫生先进镇。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98年,全镇农民收入比1949年增22倍;人均住房面积13.8平方米,电视、电话、机动车等纷纷进入农户,部分先富裕起来的群众过上了小康生活.         

     展望未来,充满希望。青平镇人民正以骄健豪迈的步伐迈向新世纪,再创新辉煌。
摘自http://www.lianjiang.gov.cn/ljsq/default.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11: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桥镇的概况

镇委书记:杨振升 镇长:黎李白
  
     高桥镇位于两广交界,南临北部湾,西与广西山口镇接壤,325国道线横贯全镇。高桥历来是广东通往大西南的重要门户。1966年,高桥从车板分离出来,设立人民公社,1988年底改镇建制至今。  

     全镇所辖面积76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08条自然村,总人口2.65万。改革开放以来,镇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海边、国道边、省边的“三边”优势以及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多的地缘资源优势,积极实施“农业立镇、特色带动、区域推进”的发展战略,合理调整农业布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1978年至199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由277万元增至11342万元,增长40倍;农业产值由268万元增至7419万元,增长27倍;工业产值由8万元增至3923万元,增长489倍。  

      ──农业稳步发展。积极发展以种养为主体的农业生产体系,建成优质红橙、荔枝、龙眼、三鸟、水产、北运菜、林业、水稻八大农业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一果、一林、一菜、一渔”的特色经济。1998年,全镇粮食产量9516吨,水果406吨,养牛6237头,生猪饲养量3万头,三鸟饲养量26万只,北运菜2000吨,速生丰产林1.2万亩。发展对虾养殖基地4000亩,蚝场1000亩。水利建设成绩斐然,建成13.5公里防浪海堤围,小二型水库9宗,大型水闸、水陂13宗,小型山塘水陂一批,大大提高防涝治旱能力。  

      ──特色经济生机勃勃。利用两广政策互补优势,积极构建5公里“经济长廊”,扶持发展一批特色服务业。利用国家级红树林资源保护区,发展观光型、生态型红树林旅游业。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现有工商企业392家,就业人员1300人,1998年实现产值3900万元。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建成与国道连接的乡道交通网络43公里,率先成为全市乡道达标镇。交通通讯发达,电话普及率90%。供水、供电、中心村、学校、医院、敬老院、广播电视站、市场等配套建设日臻完善。城镇规划获市批准,通过湛江市“岭南杯”检查验收。  

     ──科教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欣欣向荣。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快乐体育园地”成效显著,科教兴镇进一步加强,被评为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中学、中心校被评为“双优”学校。全镇创办各级学校18所,在校学生4700人。文化站、图书室、球场等文化体育场所齐备。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社会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效。  


    ──人民生活显著提高。1998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2794万元,国内生产总值8323万元,1998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500万元,农村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提高,庭园化、楼房化、电气化步伐加快,移民及山区村委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  

     移民及山区村委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
五十年的变迁,五十的辉煌。展望新世纪,高桥镇必将发展为粤西重镇,成为北部湾畔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成为北部湾畔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
摘自http://www.lianjiang.gov.cn/ljsq/default.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鹏城浪子 at 2004-5-27 11:19
兄辛苦了!

多谢鹏城浪子老乡的关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27 12: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有一下属是廉江人,他那的客家话与惠阳的客家话有比较大的差异,但还是可听明白。大家用客家话交流不会有障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4 17: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鹏城浪子 at 2004-5-27 12:29
我曾有一下属是廉江人,他那的客家话与惠阳的客家话有比较大的差异,但还是可听明白。大家用客家话交流不会有障碍。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一书把廉江、化州、茂名、高州一带划入单独的一个客家方言次方言片“粤西客家话”,而周边的广西广东大部分的地方都不“分区”,又听网友说合浦公馆一带客家话很特别,与周边的客家话不大一样,那么就是说这两片客家话的口音比起陆川、博白等客家话,和梅县话是有更大的差异了?!
可惜没有更多的资料参考比较!

[ Last edited by hd136302 on 2004-8-28 at 16:58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6 22: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人讲粤西廉江等县的客家话是比较难听懂的,同梅州客家话是有区别的,有学者讲廉江客家话是明清保留最好的客家话来的,指不受外界的影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8 20: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