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23|回复: 3

客家女孩陈运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20 03: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运莲,广东河源紫金县人,母亲在40岁的时候才生下她,放在一个家境稍好的家庭,作为幼女的陈运莲,应该备受家人呵护和溺爱的。然而上帝要折磨一个人,往往是很马太的:既然你痛苦,就让你更痛苦吧!陈运莲唯一的哥哥天生残疾,姐姐很早就远嫁他乡,为了家人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陈运莲15岁就外出打工,1992年她来到了深圳,凭着客家女孩特有的坚韧和实干,在关外的一家塑胶厂,从一个最低层的流水线工人做到业务主管,工资也由原来的几百元上升到两千多元,对于一个没读几年书的女孩来说,难宁可贵,她战胜了打工生活。

2002年,陈运莲已经30岁了,她还没有结婚,也许从没有恋爱过,为了家人,她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成本去谈婚论嫁,每个月领了工资,自己留下100元作为生活费,其余的,存进银行和寄回给父母、哥嫂。100元!一支密斯佛陀口红就要150元,一双稍好点的皮鞋没有200元是买不下来的!这样一个女孩,在物质至上的今天,给人感觉是有点恐怖的。就这样经过十几年超乎苦行僧般的省吃俭用,陈运莲存下了十几万元。

在家人的催促下,陈运莲经人介绍,于2002年9月和东源县农民周火青正式登记结婚了,从此她远离娘家,在陌生的地方开始她的新生活。她没有将十几万元带去夫家,而是留给了年老多病的母亲,当然也暗示着有哥嫂的一份。如果没有发生以下这件事情,陈运莲也许在夫家,过着平淡而恬静的生活:生几个小孩,养几头猪,天亮起床作饭,伺候公婆丈夫,晚上看港台肥皂剧,偶尔与在工厂时建立友谊的女友通通电话,聊聊以前的青葱岁月。然而就是这种粤东最平常不过的生活,上帝也要来捣乱。

2003年,陈运莲在家里产下了一个女婴。由于生理原因,奶水不足,看着昼夜啼哭的女儿,陈运莲心疼之余,更为以后女儿的奶粉钱发愁。不要小看这奶粉钱,一罐上百元的进口婴儿奶粉,对于农村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吓人的开支,何况每月都是要几罐的。当初将十几万留给了母亲,陈运莲也许把日后的生活想的太过简单,以为可以和丈夫从头开始,勤俭持家。她错了,错在夫家没有足够的金钱来维系这基本生活。

2003年3月,产后不久的陈运莲发病了,陷入神志不清的昏迷状态,从此再也没有醒来,她的眼睛,一直不肯闭上,不肯闭上!是不甘心就这样离开自己的初生宝宝,还是放心不下年老体迈的母亲?至今为止,苦难的陈母想把十几万元取出来用于治疗女儿的治疗,可由于是定期存款,没有陈运莲的委托,这钱是取不出来的,没有了神志的陈运莲怎么委托?陈运莲的病,就这样拖着。也许钱最终取了出来,并全部用于治疗,结果陈运莲还是昏迷不醒。我想,这种结果不是她想要的,她也许有知觉,知道自己的病情,花再多也无济于事的,她在哀求母亲:妈,这钱是我给你养老的,不要浪费在我身上。不过,她的声音,只有自己听得到。

我相信,陈运莲女士长得应该不好看,或者,她没有太多的时间让男人了解她,不然,坚强独立的她,婚姻不应该从30岁才开始,更不应该这么草率。她为母亲和娘家付出太多,而没有为自己的未来付出丝毫努力。我恨陈运莲女士不争气,很明显,她与周火青从认识到结婚,才半年多一点,而且,在结婚前,她已经和未来的丈夫有了性关系,也许,从与周火青认识开始,她已经将终身托付给他,也许,因为有了婚前怀孕的事实,她不得不与他结婚了事。

在深圳十几年,陈运莲和千千万万的流水线女孩一样,资本这台庞大的榨汁机榨干了她们的青春,然后像橙渣一样把她们舍弃。这个时候,有了十几万积蓄的她,完全可以骄傲的宣称:深圳,你抛弃不了我!她应该,继续在信任她的工厂努力,得到更多的报酬和经验,已经做到业务主管了,就这么轻易的退出,把自己嫁去一个与自己小时候没什么两样的生活环境!她对自己太不负责了。真的,她不应该这样,退一步,不在工厂做了,可以将积蓄作为启动资金,做些自己熟悉的生意,譬如塑胶之类的。最不济,找个对自己好的丈夫,不求对方有多少钱,有多聪敏,两人一起,在自己工厂周围,开个小吃店、照相馆一类的,这样慢慢走下去,过几年,在关外买套便宜点的房子,把父母接出来,粗茶淡饭一样有味道。

在广东,有多少像陈运莲女士这样的客家女子,为别人大方无私付出,却从没有为自己未来考虑,从这一点看,客家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在抑杀着无数的客家女人,她们,像蚂蚁一样坚强的活着,又像蚂蚁一样被上帝漫不经心的手指捏死,而人们,觉得蚂蚁就应该这样的。

注:陈运莲的故事,请看5月9日的《深圳特区报》

斜阳/2003年/深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17: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让我找到这个真实的事故。陶金的感觉太好了,太高兴了。谢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2 18: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替她惋惜。患了什么病?成了植物人?真不幸呀。
命运捉弄人。。。
家境,是自身无法选择的。但婚姻,是可以自主的;这一抉择上,她走错了吗?
哪怕是现在,在乡下,经人介绍、相亲的,都是很常见的现象。自己更是三十多的人了,难怪如此仓促。在都市里混了十几年,也当上了业务主管,相信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判断经验。但,是这个因素对她的判断大,还是“没读几年书”,怀抱传统思想的因素更是影响了她?
文中后半部分,是假如,假如她不……假如她……可惜,假如是建立在已有现实的条件下。我想,如果她有长辈、朋友指点一下人生,出谋划策,或许,假如就能成为现实。(写到这里 ,为自己暗自庆幸了一番。)

文中最后一段,不敢苟同。
“在广东,有多少像陈运莲女士这样的客家女子,为别人大方无私付出,却从没有为自己未来考虑”这个,共性(全人类)多于个性(客家女子)吧。就算这个观点成立,我看不出为别人付出有什么不好。传统美德嘛。而且为别人与为自己并不矛盾。
“客家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在抑杀着无数的客家女人”但就文中主角而言,她“没读几年书”,“15岁就外出打工”,那么,她能接触多少客家的传统文化教育呢?客家的传统文化教育,又是如何抑杀着无数的客家女人?
最后,我没见过上帝,所以不清楚。我只知道命运爱捉弄人,现实是残酷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5 13: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为老帖,翻之无味,传统教育,如何抑杀,运莲女士?
————————————————————————————————————————

客家传统教育对女性之最大弊病就是:灌输逆来顺受之当然思维,放弃对命运的斗争,放弃对权利的追索,放弃对自我的维系,放弃对未来的把控……此弊病对外出谋生之女性伤害尤其深远,这种绝望式思维性格让在外的客家女性博得一个"好老婆"的华丽美名背后,什么也没有。

逆来顺受之奴才教育使客家女性至今还是属于男人/家庭之附庸,比之上个世纪20年代之客家女性,其独立性及行为性反而更为落后,实乃客家之悲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1 10: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