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7|回复: 0

客家祖地“无人售菜摊”延续16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9 18: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liaobaba 于 2012-3-19 18:46 编辑

U219P4T1D178641F3DT20120318192627.jpg
  没人看守,不用称重,也不用讨价还价,顾客看上了什么蔬菜,只需把钱放到相应菜篮子上的塑料袋里,就可直接将所买蔬菜拿回家。这是“客家祖地”福建省永定县金砂乡集镇上“无人售菜摊”每天上演的场景。
  18日,记者慕名来到这个“无人售菜摊”,只见菜摊上摆着10多个菜篮子,里面分别摆放着一把把芥菜、萝卜、芹菜、葱等各色蔬菜,每个篮子提梁上挂着一个塑料袋和一张写着“1元1把”或“2元1把”的标价纸片。
  取菜、投钱、找零,整个买菜过程只见买家不见卖家。正在买菜的吴阿姨说,家里每天吃的菜,几乎是在这菜摊上买的。“非常方便。”在年逾60岁的吴阿姨记忆里,这种交易方式,已经持续了16年。
  吴阿姨说,最早的时候,金砂乡西田村的几户村民,将家中吃不完的蔬菜摆在这里卖,卖菜要从早上一直守到傍晚,有的村民由于农活太忙,就让旁边小店的村民帮忙照看菜摊;后来时间长了,菜农发现不用找人看摊,只要标好价格,直接放在菜篮子,就能放心忙自己的农活了,买菜的人都会自觉地取菜放钱。
  久而久之,靠诚信经营的“无人售菜摊”就这样形成了,而且远近闻名。吴阿姨告诉记者,这里卖的蔬菜,都是用农家肥料种植的,没有污染,是天然的绿色蔬菜;金砂乡离永定县城只有七八分钟的车程,不少县城里的居民也专门到这里来买菜。
  说话间,一位老人走过来,拿起一个空篮子转身准备离开,记者忙问:“您不数数钱够不够?”老人浅浅一笑:“不用数,没少过。你看,9把菜,正好9块钱。”
  老人叫邱焕金,今年80岁了,住在金砂乡赤竹村,他在这里“卖”菜,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了。老人说,每天早上6点多,他都会到地里摘一些新鲜的菜,放在这里卖,自己回家做其他事;大约9点多,菜卖完了,他再来拿回菜篮、收回钱就行了。
  “你就不怕有人买菜不给钱,或者把你篮里的钱拿走?”对于记者的疑惑,老人摆了摆手,说:“我在这里卖菜3年多,蔬菜和钱丢失的情况,从来没有出现过。”
  “守规矩,讲信义,这是最基本的原则。没有人会为这一两块钱的青菜失去诚信。”老人说。
  对于乡间淳朴民风,金砂乡党委书记简尚彬深有感触。他说,“无人售菜摊”的存在,是大家讲诚信收获的幸福,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在当今时代确实显得弥足珍贵。(完)作者 刘永良

评分

参与人数 1纸票 +12 收起 理由
level + 12 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5 16: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