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34|回复: 0

我们的节日 赣州市优秀民间民俗展演活动春节后展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5 19: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gndaily.com/NEWS/2010-2/20102581513.htm
 来源:中国赣州网

“我们的节日”
——赣州优秀民间民俗展演展览展销活动春节后展开

○康诗俊 记者张鑫敏


20102581028.jpg

宁都石上曾坊桥帮灯。  记者何敏 摄

  大地涌春潮,民俗贺新春。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展现赣南民俗特色,努力营造新春喜庆热烈、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展开和加快推进赣州的追赶与跨越的建设热情,春节后(年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十五),我市将举行“我们的节日”优秀民间民俗展演展览展销活动。

  展演:18个代表团,39支队伍   约4000名演职人员
  据悉,此次展演可谓阵容强大。全市将有18个代表团,39支队伍,约4000名演职人员参加。整个展演从黄金广场舞台开始,沿着南河大桥、东阳山,绕南门口转盘,最终到达南门文化广场西园正门。每天的展演将历时近2个小时,路程约4000米。预计将吸引数十万人观看。

  参加展演的项目几乎吸收了全市富有赣南民俗特色的主要民俗活动。其中包括章贡区的民间高跷、威风锣鼓、军乐队,上犹县的九狮拜象、旱船,南康市的装故事、毛老爷、鲤鱼灯,崇义县的三节龙、彩扇,安远县的茶篮灯,兴国县的禾杠花,于都县的唢呐,石城县的灯彩,全南县的花棍舞、马灯戏,定南县的瑞狮,赣县的云灯、腰鼓、彩扇、两条龙、东河戏,瑞金市的灯彩、甑笊舞、红军马刀舞,大余县的叠罗汉,宁都县的石上曾坊桥帮灯。

  展览:116米长廊,集中展现赣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让广大民众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提高保护意识,整合这些宝贵的资源,把一颗颗零散的珍珠串成一根亮眼的项链,届时将举办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展览。

  据悉,这是我市举办的第一次全面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大规模展览。展览有长244厘米、宽122厘米的大型展板46块,组成全长约116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集中展现了赣州市4项国家级、28项省级、7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艺术风采。内容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9个类别79个项目,内容融理论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资料翔实,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全面展示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丰硕的工作成果,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展销:10余种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集中展销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在此次活动开展期间,我市将安排10多家商家在黄金广场参与集中展销活动。赣县花灯、会昌米粉、石城砚、客家竹雕等10余种富有赣南特色的食品和民间手工艺品将于年初三至初六亮相展销会,满足市民的购买需求。

  目前,市商务局正在积极落实参展单位。

  链接:赣州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宋代历史博物馆”。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亦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闽粤赣三角地带中客家人聚集最多的地区,客家人占赣州总人口的95%以上,从而形成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风格独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容涵盖了民间音乐等17大类别274个项目。其中,“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公婆吹》”“石城灯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赣南客家民俗”等28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族竹洞山歌”等79项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载体,承载着赣南客家儿女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广大赣南客家儿女不断地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获取构建和谐社会、走向未来的信心、勇气和动力,促进赣州经济社会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展演展览期间还将举行赣南特色食品和民间手工艺品展销活动。

20102581057.jpg

全南瑶族花棍舞。 记者何敏 摄
  
部分参展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民间舞蹈:章贡区民间高跷

  高跷,是人踩着有脚踏装置的木棍表演的游艺,是我国古代百戏中的一种,分高跷、中跷、跑跷三种。最高的高跷有一丈高,最低的不到2尺。表演者均扮演成各种戏剧人物,木杆绑腿,随着鼓乐的节奏或列队或走或跑地旋转、蹦跳,技术高一点的人能表演跳过桌子、凳子、过小木桥等惊险的动作。有的表演者诙谐幽默,常常做出不慎摔跤的动作,吓得人来搀扶时,却又一跃而起地蹦蹦跳跳。高跷还有文武之分,武跷是表演各种惊险的动作,文跷则是边走场边表演的形式。

  章贡区民间高跷,据《赣州市志》介绍,追溯于北洋军阀打胜仗之时,为了庆典请来了高跷队,在兴旺的刘氏宗祠的石狮子前面举行高跷表演。赣州踩高跷的风俗就从那以后延续下来了,从此,章贡区的民间艺人自发组织,在刘氏宗祠附近成立了章贡区民间高跷艺术团,共有运输高跷队、赣南纸厂高跷队、解放公社高跷队、江西气压机厂高跷队、赣州运输联社高跷队5支高跷队伍,每逢重大节日,他们踩着高跷,在古虔城赣州演绎着《八仙过海》《西游记》《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每逢正月初一至十五闹元宵,在城区大街小巷都有踩高跷、走旱船、玩蚌蛤等表演活动。

  民间舞蹈:九狮拜象

  “九狮拜象”起源于明末清初,是在龙灯、狮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民间灯彩,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原多为“姓氏龙灯”,以炫耀一个家族的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和文化修养。后来逐渐淡化了姓氏色彩,融入了祈福、驱邪、歌功颂德、展示威武强盛、喜庆娱乐等丰富内涵,体现了客家人对和谐、文明、进步的追求和向往。

  “九狮拜象”一般由1龙、9狮、1象、1麒麟、1牌灯和1座锣鼓彩亭组成,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元宵节期间和其他重要节庆日进行表演。龙是中华民族所崇拜的“兴云雨、利万物”的神物,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狮是百兽之王,是威武、雄壮、强盛的象征,九狮寓于九州。麒麟是传说的仁德之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象,谐音“祥”,能预兆灵瑞,是兽中的“德高望重”者;象又可指天象,古代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之说,因而象又象征上天,象征大自然;象与佛教又相关联,佛教又称象教,拜象即是拜天、拜佛。牌灯是前导灯,彩亭是乐队依附的“亭子”。这些艺术造型如真的动物一般大小,栩栩如生的狮、象、麒麟和龙在整个表演过程中采以舞蹈的形式,翻头转颈、舔嘴咋舌,尤其是眨眼摇耳的狮子千姿百态,表现出或温和或凶悍、或憨态可鞠或活泼调皮的各种态势。将这些灯彩融为一体,蕴涵歌功颂德,迎春接福、九州同庆、万象更新之意。

  “九狮拜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融音乐、绘画、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表演的队伍一般由数十人乃至百余人组成。乐器有沙喇子、唢呐、锣鼓等组成,乐曲常用的唢呐牌子有“三子对”“将军令”“满堂红”“得胜歌”“状元游街”等。

  民间音乐:兴国山歌

  兴国,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山歌之乡”。唐时起,宋时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兴国山歌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兴国山歌是一种典型的客家方言山歌。它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山野田间相互唱和的山歌,称之为谣唱体山歌,其基本格式为七言四句体;另一类带有表演、演唱性质的山歌,大多在跳觋、庙会、农家婚嫁喜庆场合演唱,尤其是跳觋,由演唱者装扮成觋公、觋婆,进行一段程式化的“法事”后,且歌且舞,用山歌对唱作压轴戏。因它多在厅堂室内演唱,故一般称之为室内山歌。兴国山歌继承了传统的赋、比、兴创作手法,并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因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在表现形式上,有对花、猜花、锁歌、盘歌、赞歌、捡脚跟、丢关音、绣褡裢、藤缠树、树缠藤等等。

  不管是谣唱体山歌还是室内山歌,都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点:即兴演唱,即情即景,临时编撰,出口成章。因此,兴国山歌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歌手即兴编撰的能力。好的歌手,往往能收到妙语连珠、高潮迭起的效果。在演唱形式上,兴国山歌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山歌的显著特点,它是一种以字行腔的语调性山歌,几乎没有固定的曲谱。每首歌开头一句“哎呀嘞”,具有强烈的音乐旋律感;中间的歌腹部分,起伏跌宕,不同的歌手,形成各自不同的演唱风格,或高亢激越,或低回婉转;而唱到结尾句之前,有一个呼应语“心肝哥(妹)”,与开头的“哎呀嘞”相呼应,形成兴国山歌完整、独特的演唱风格。

  千百年来,兴国山歌历久不衰,深受群众喜爱。然而,真正使兴国山歌赋予新的生命,并使它登上时代大舞台的,却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兴国山歌,曾留下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千古佳话。

  传统戏剧: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源远流长,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表演形式。形成于明末清初,迄今约有四百年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载:“采茶戏最早出现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在九龙茶山,茶农们为了解除劳作的辛苦,为了传递相互的情感和信息,而引吭高歌;茶农们还在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的时候,以民间灯彩的形式,走村串户,自娱自乐。于是,“采茶歌”“采茶灯”便应运而生。赣南采茶戏正是在,“采茶歌”“采茶灯”的基础上吸收赣南其他民间艺术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至明末清初,赣南采茶戏已形成了一个有行当、有独特表演风格、有音乐特点的地方剧种,而且还有职业的班社,并先后传至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云南、台湾等地。到解放初期,赣南采茶戏已有传统剧目百余个,有的已失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俗称“四大金刚”的四出大戏:《四姐反情》《卖杂货》《上广东》《大劝夫》。还有被人称为“四小金刚”的《睄妹子》《补皮鞋》《钓拐》《老少配》。

  赣南采茶戏音乐丰富多彩,现有三百多个曲牌。其风格特点十分鲜明,旋律优美抒情,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根据其调式、弦路和功能作用的不同,分为“茶腔”“灯腔”“路腔”“杂调”四大类,简称为“三腔一调”。其中“斑鸠调”更是享誉全国,被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采用,“长歌”定为《十送红军》的基调音乐。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等。

  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以男欢女爱的戏情所占比重为大。最能表现赣南采茶戏的特色除了音乐外,还有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三绝”,即: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此外,“丑行当家”的表演形式,也是一大特色,主要表现在小丑、小旦两个行当,曾有“三角成班,两小当家”之说。小丑分二:一是“丑行俊扮”,称为“正丑”,主要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壮年男子;一是“丑行丑扮”,称为“反丑”,多是一些烟鬼赌徒、流氓地痞、浪荡公子等。小旦:主要是勤劳纯朴和聪明伶俐的农村少女、少妇。

  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多为喜剧。它不靠完整的故事和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观众,而是靠幽默、诙谐、生动活泼的表演唱腔取胜,百看不厌,久演不衰。《山歌情》《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的爱》等新剧目,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昔日的山茶花,今天开放得更加烂漫。

  民俗:石城灯会

  石城灯会(也称石城灯彩)上溯南唐(公元953年)就已开始在民间盛行,距今已历千余年,是石城独特的民间艺术项目,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1992年,石城县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灯彩之乡”。
在石城方言中,因灯、丁同音,舞灯有祝愿人丁兴旺,庆祝吉祥之意,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到明清时期,新春舞灯更加盛行。元旦一过,乡村间一些文艺爱好者便自发组织各种舞灯活动,制作各式灯彩,自农历正月初一起,游村串户舞灯为戏,直至元宵“谢灯”为止。

  石城灯会有龙灯、狮灯、马灯、蛇灯、茶篮灯、宝伞灯、牌灯、鲤鱼灯、罗汉灯、蚌壳灯、船灯、八宝灯、板桥灯、麒麟送子灯等几十种,用各色纸张和竹篾,编、扎、画、剪、贴精制而成,具有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制作精美等特点。表演时,龙灯、狮灯动作粗犷、豪放;茶篮灯一类轻盈、活泼、滑稽、泼辣、诙谐、灵活。音乐多为石城特有的民间打击乐,曲调多以石城地方歌曲和赣南采茶戏音乐旋律,节奏明快、悠扬悦耳。石城灯会从灯彩制作、舞蹈表演、音乐创作等诸方面充分展现了客家先民的文化艺术创造力。石城灯会道具、舞蹈、音乐皆极优美,是别具一格的戏曲表演艺术形式。

20102581251.jpg

龙南客家婚俗表演。  记者何敏 摄


201025862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1-1 07: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