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57|回复: 5

[转帖] 湖 北 与 客 家 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3 22: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 北 与 客 家 人
            
             村学究
说到“客家”或“客家人”,湖北人或许会感到很陌生。湖北有“客家人”吗?湖北“客家人”从何而来?事实上湖北是有“客家人”的,除来湖北工作、学习的“客家人”外,其他主要是 “客裔”。湖北地称“九省通衢”,水陆交通便捷,历史上曾是客家人迁徙的重要通道之一。在史称“江西填湖广”的明清时期大规模移民潮中,有大批客家人迁居湖北,其中部分客家人逐渐迁移至四川等地,而大部分客家人在湖北落籍。他们的子孙们便是“客裔”。
什么是“客家人”
     “要问客家哪里来?客家来自黄河边。要问客家哪里住?逢山有客客住山。男子出门闯天下,女子持家又耕田……”这是一首流传在客家人集散地之一的福建长汀的歌谣。这首客家歌谣昭告我们,“客家人”的祖根在中原,“客家人”来自黄河南北的中原汉族,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的民系。
中原汉族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大的人口迁徙活动。第一次是从西晋末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的、因史称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而引发的中原汉民族人民大迁移,形成中原汉民族南迁第一次高潮。第二次移民大高潮就是唐代中叶的天宝至德年间至唐末,由于“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引起了北方汉族南迁。这次大移民也持续了一个半世纪。移民集中居住的地区主要是襄阳、江陵、武昌之间的湖北腹地、湖南的西北角、苏皖二省南部及江西的北部和中部。这次移民的规模,据《旧唐书.地理志》载:“自至德后,中原多故,襄邓(豫南鄂北)百姓、两京(长安、洛阳)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及置荆南节度使”。据吴松弟研究,第二次移民大高潮“其分布地域远比永嘉后南迁为广”。第三次中原汉民族南迁的移民高潮是在两宋之际,这次南迁缘于“靖康之难”、金人南侵和蒙元灭宋,这次移民亦持续了一个半世纪。即从靖康元年至南宋灭亡。移民总人数约500万,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中原汉族的南迁。历次大移民中,虽号称多为“衣冠士族”,但农民却占移民人口之绝大部分。
“客家人”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并非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是“客家人”。辗转定居在闽粤赣三边(福建西南部,江西东南部,广东东北部)的崇山峻岭间的南迁汉人,受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历经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积淀,经过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融合,而形成了具有有别于汉族其他民系的独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个以汉人为主体汉族民系。“客家人”。这支民系形成于何时,学术界尚无统一认识,但多数学者认为客家民系形成于南宋。或由于“客家人”的生口繁衍,亦或朝廷政策主导等等原因,“客家人”又陆续迁移至闽、粤、赣、桂、琼、台、湘、鄂、川等省区,甚至播迁海外。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近8000万“客家人”,分布在88个国家和地区,国內有“客家人”约6000万之众!
“客家人”一词的出现是晚近的事。“客家人”曾被 称为“獠”(见崇祯《东莞县志》),在许多发生土客械斗地区的地方志文献中,客家被称为“匪”、“贼”(见同治《高要县志》;同治《新会县志》;光绪《新宁县志》;光绪《高明县志》),可见“客家人”在历史上也是颇受歧视的。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 ,徐旭曾在惠州丰湖书院讲述客家源流及其语言习俗时,学生将其记录成文,刊于《和平徐氏族谱——旭曾丰湖杂记》。《旭曾丰湖杂记》中曰:“客人语言,虽与内地各行省小有不同,而其读书之音则甚正。故初离乡井,行经内地,随处都可相通。惟与土人之风俗语言,至今犹未能强而同之。吾客人亦以彼之风俗语言,未能与吾同也,故仍自称为客人。客者对土者而言,土与客之风俗语言不能同,则土自土,客自客,土其所土,客吾所客,恐再阅数百年,亦犹之今日也。”文中“客人”与现流行之“客家人”一词意义等同。
客家民系独特的迁徙历史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交融、对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湖北客家人的来源

湖北有“客家人”,那么湖北 “客”自何来?这需从“江西填湖广”谈起。
湖北地处江西西北方,与江西接壤,水陆交通便捷,与史称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的瓦屑坝隔江湖而相望,是江西外迁移民首选之地;故有许多江西移民(其中含客家人)先后来湖北落户。
认定是否为湖北的“客家人”,首先要看是否由江西的“客家人”居住地迁出。仅笔者所见方志、家谱资料,在“江西填湖广”大移民中,有来自江西饶州、南昌、吉安、九江、临江、南康、抚州、瑞州、袁州、赣州等府(州)的移民,除赣州为“客家人”居住的核心地区外,其他府(州)均为“客家人” 居住地。这些地区尚不包括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所说的“这种客籍人从闽粤边起,沿湘赣两省边界,直至鄂南,大概有几百万人。”这“几百万人”即史称为“棚民”的农民,其中大多为“客家人”。这说明迁至鄂南的“客家人”中,不仅只江西客家,还有福建、广东客家。
其次可从语言词语中寻找证据证明之。“宁卖祖宗田,不丟祖宗言”。这是当今“客家人”对本民系相互认同的经典谣谚,也是“客家人”遵循的一个祖训。虽观念陈旧狭隘,在此不防姑且用之。“客家人”始迁祖进入湖北后,先者择平原、河谷而居,故鄂东、鄂南、鄂北及江汉平原多“客家人”后裔,如客家研究的开拓者罗香林先生在其《客家源流考》一书中,将湖北麻城、红安列为非纯客住县,并称有客家人15万之多。这个数据被广为引用,说明这个数据是被移民史学界认可的、可信的。正是这众多的“客家人”后裔,将始迁祖带来湖北的客家话尽力保存下来。
湖北部分地区流行的“客”语
词      语          湖   北   话            江西客家话
外祖母              嘎婆 ga po               嘎婆 ga po
头                  脑壳 nao kuo             脑壳nao kuo
太阳                日头 er tou               日头er tou
睡觉                挖告 wa gao               甩告shuai gao
主义                 煮利 zhu yi             煮利zhu yi         
天亮了               天光了 tian guang le      天光了tian guang le        
天黑了               天暗了 tian an le         天暗了tian an le         
下雨                 落雨了 luo yu le         落雨了luo yu le        
没有                 冇得 mao de            冇得mao de         
站着                 寄倒 ji dao              寄倒ji dao         
…………
稍留心比对,我们还可找出很多湖北话与江西客家话的源流关系。这也是始迁祖中多“客家人”的语言证据!
再次,江西客家风俗中的一大特色是花灯、船灯、龙灯,而花灯、龙灯也是湖北风俗中的特色。说明二者有同一类型的崇拜仪式。
湖北客家人后裔至今仍保留并承传下来十分丰富的客家文化,如语言、饮食、生产生活习俗等等,都与闽、粤、江西客家风俗相似,甚至与闽、粤客家风俗也有诸多相似性,在此不一一胪列了。
通过以上例证,在“江西填湖广”延绵近600年之久的移民大潮中,有大批江西客家移民落籍湖北,这是无庸置疑的。由于“客家人”迁入湖北后在不同地域分散生活着,以客家村落为血缘群体的聚居地不多。因此,与迁出地江西相比较,在语言与风俗上形成一些差异是必然的。然而,“客家人”后裔并未因地域因素而产生隔膜与疏离,反而与传统顽强地联系着,这也说明“客家人”后裔对客家文化有很强的认同感。
                    湖北“客家人”的民性
所谓“客家人”的民性,是指这个汉族民系群体共有的,又迥别于他族群的,或较之其他族群更为凸显的品格。
关于“客家人”的民性,见诸著述者有“客家人性格比较内敛”、“勤劳勇敢和团结质朴的性格”、“大都简朴耐劳,很少有慵惰浮夸,一直保存着古代中原人的风气”;客家人社区&Y Z0O e g p S w“随和”、“勤俭”、“粗犷而质朴”、“诙谐、幽默”、“坚毅”、“豪爽”、强悍”、“缺乏安全感”、“保守心态”、“务实”、“纯朴”、“最坚强,最负民族意识,团结力惊人,而且最不易统治”、“刻苦” 、“乐生迈进、刚强弘毅、勇敢豁达”、 “硬颈”、“排外”、“天真”、“细腻质朴实在”、“倔强”、“淳厚与勤奋”、“重情重义”、“宗亲意识强烈”、“坚韧”、“开拓”等等。这样的概括,适用于任何人群,让人一头雾水,看不明白!这种鼓吹似与湖北“客家人”的民性也不尽契合。
湖北“客家人”的民性最为凸显的品格,首当“耕读为本,诗礼传家”。而 “耕”的传统决定了湖北“客家人”的方方面面。如“聚族而居”的生存策略,使宗族拥有较多的人口数量;宗族需要一个精神的凝聚中心,因此十分重视宗谱的续修和对祖宗的祭祀;……湖北“客家人”的民性另一个最为凸显的品格就是“读”。 在传统社会中,“客家人”欲提高宗族地位,实现阶层流动的唯一途径是读书,所以崇尚文教。读的结果,影响到客家人的价值观,影响到客家人的生计、角色和行为选择,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者是也。是故,在“客家人”大量迁入湖北后的明清民国时期,湖北人才济济,翰林进士、专家学者比比皆是,甚至不乏封疆大吏、出将入相者。湖北之人才尤以“客家人”后裔较集中的鄂东、江汉平原地区为盛!这还可从当代高考鄂东、江汉平原地区考生录取率高于其他地区见之一斑。4o#M H q O z/}
“客家人”的祖辈因丧乱南迁,筚路蓝缕,远离故土,僻处险阻,毫无凭籍。苟非有刻苦精神、处世谦和、冒险犯难、独立进取、团结互助,则不能生存发展。此乃谓之“客家人”的“革命性”。 湖北“客家人”后裔对此“革命性”多有传承。甚至罗香林在1933年著的《客家研究导论》中,在归纳的一些“客家人”的“革命性”时,分析了“客家人”的“革命性”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湖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踊跃支持和武昌成为辛亥首义之区,这绝不是历史的巧合!从罗香林观点举一反三来看,江西曾是红色革命的摇篮(红色首都在瑞金),当初参加革命的大多为当地“客家人”。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中列举“客家人”在各地分布情时指出,湖北有二个非纯客居县:即黄安县、麻城县,有客家总人口约15万人(又见于巫秋玉、黄静著《客家史话》,华侨出版社,1997年版。笫28页)。著名的“黄麻起义”即发生于此。新中国授衔的将帅中,“客家人”或客裔占三分之二强,仅黄安(今红安)一县就有将军二百余!这也绝不是历史的巧合!可知湖北“客家人”民性的另一个最为凸显的品格就是“革命性”!
“客家人”及其后裔对湖北历史是有卓越贡献的。他们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筚路蓝缕,落籍湖北,在平原地区广修水利、挽堤围垸,改变了湖河深广、垸少地旷的局面,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导致湖北的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余粮率稳步上升。明清时期,湖北的粮食亩产最高已达6石,普遍达到2石5斗或2石。从洪武初年至弘治的百余年间,经几代“客家人”的努力耕作,已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景象(见明弘治时人何孟春《余冬序录•职官》:“湖广熟,天下足之谣,天下信之,盖地有余利也。”)。明人张瀚《松窗梦语•商贾记》中说:“(荆楚)鱼粟之利遍天下。”这也印证了经“客家人”及其后裔的开发,湖北已成为鱼米之乡,成为天下粮仓! 湖北历史上经济的发展,严格地说是从江西“客家人”迁入湖北后开始的!
           *     *     *     *    *     *     *
笔者曾多次受邀参加世界客家恳亲大会和客家学术研讨活动,很认同第十九届世界客家恳亲大会发表的《赣州宣言》中关于搞“大客家”、不搞“小客家”的表述。不以地域和是否会“客家言”为界限,重在对客家文化的认同,将在湖北的客家、客属、客裔人士凝聚起来、整合起来,弘扬客家文化,汇聚客家乡情、亲情、友情,广泛联络海内外客家乡贤,促进经济文化学朮方面的研究、合作与交流,为湖北的繁荣兴旺、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电子邮箱:zm799@yahoo.com.cn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level + 5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4 00: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性,比较空灵,难以比较。

语言上,则是透过赣语这个中介与客家略略相关。湖北与客家话相同者,多数与赣语也相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4 22: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江西客家话,根本与正宗客家话(或者就是客家话)有很大的不同,我至今觉得是鸟语,因为基本听不懂呀。和湖南人说的话一样,也能听懂一些,但根本无济于事也。儿子居然说成“崽”?和湖南人说的一样。

把所谓江西客家话的特征当作是客家话的特征,是可笑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00: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蕉岭的  我上的那个蕉岭中学 有很多江西来的老师  讲话跟我们基本没有任何差别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5 00: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坳洲醒龙 于 2007-10-24 22:28 发表
所谓江西客家话,根本与正宗客家话(或者就是客家话)有很大的不同,我至今觉得是鸟语,因为基本听不懂呀。和湖南人说的话一样,也能听懂一些,但根本无济于事也。儿子居然说成“崽”?和湖南人说的一样。

把所 ...



谢谢二楼回复
我以为这儿是学术研讨,欲否定某一论题或论点,应以实证相驳,这是常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11: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村学究 于 2007-10-25 00:50 发表



谢谢二楼回复
我以为这儿是学术研讨,欲否定某一论题或论点,应以实证相驳,这是常识。


这就是实证呀,老学究:

词      语          湖   北   话            江西客家话
7t:R4q+F/t.v)x*U'x客家人,民俗风情,文化研究,民居建筑,客家话,美食,山歌音乐,影视文艺,hakka,kejiaren外祖母              嘎婆 ga po               嘎婆 ga po客家人,民俗风情,文化研究,民居建筑,客家话,美食,山歌音乐,影视文艺,hakka,kejiaren6n'|4V"A%q(P
头                  脑壳 nao kuo             脑壳nao kuohakkaonline.com2L,w"j(f!k7S
太阳                日头 er tou               日头er tou4^#u9a7Y6y;J4w!\
睡觉                挖告 wa gao               甩告shuai gaohakkaonline.com%T+I,Y/h8v,s1k%|
主义                 煮利 zhu yi             煮利zhu yi         客家人,民俗风情,文化研究,民居建筑,客家话,美食,山歌音乐,影视文艺,hakka,kejiaren0k#v/q/e'c3k.i
天亮了               天光了 tian guang le      天光了tian guang le        
4J4v;n(f&r%M-Y天黑了               天暗了 tian an le         天暗了tian an le          hakkaonline.com4H/q/i2q0|0{!W
下雨                 落雨了 luo yu le         落雨了luo yu le        
.g l#u0J6A-j$bhakkaonline.com没有                 冇得 mao de            冇得mao de         
.O0l(H2x K W-_客家人,民俗风情,文化研究,民居建筑,客家话,美食,山歌音乐,影视文艺,hakka,kejiaren站着                 寄倒 ji dao              寄倒ji dao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1-1 08: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