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89|回复: 9

“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三僚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6 14: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僚村位于江西省兴国县东南64公里公里的梅窖镇境内,是兴国、宁都、于都三县的交界处。

现在全村人口约4600余人,分居在18个村民小组,居民主要曾、廖两姓。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前,未建立兴国县时,属宁都直棣怀德乡之僚溪,后划归兴国县衣锦乡管辖至今。

三僚村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山区自然村寨,但自从唐僖宗坤符18年(公元880年),原朝庭金紫光禄大夫、司天监正、风水大师杨筠松(名益,号救贫)先生,携其门徒曾文讪、廖瑀、刘江东、黄妙应等人,选中这块“宝地”侨居二十多年,他们授徒传业,开创了中国南方风水文化之先河。杨筠松先生后被海内外堪舆界尊为祖师。三僚村的曾、廖两姓村民,自他们的祖上曾文讪、廖瑀师事杨公之术后,家承代代相传不绝,历朝国师辈出,(自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各朝千多年,约出国师24位,明师72位,其中白衣承昭,由皇帝直接封为钦天监博士者有36人),享誉海内外,故被后世赞之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三僚村自明初开始到清代中叶,出现了不少引以自豪的风水先生。如受明成祖朱棣召进京为皇帝陵墓选址的廖均卿,他选定的昌平县黄土山上一共安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那儿已被后人称之为“十三陵”,此之后北京故宫大皇城的勘测也出自于廖均卿之手。廖均卿因此被皇帝以四品职衔供养至老死,他的墓地至今还在三僚村的半山腰上;为万里长城修建九镇军事要塞和北京天坛祈年殿而堪址的曾从政。曾从政因为长城择址有功被皇帝一直供养在北京。老死后永乐皇帝还派遣了两名太监护送其灵枢还乡荣葬。

杨救贫当年选中三僚传道授业,是因为三僚村地形状如一个太极图形。站在两姓界的“和合石”上看,三僚村是一个盆地,盆地中间一座条状石山“罗经石”恰似罗盘中的指针。曾屋村和廖屋村如太极图中的两仪,为强化八卦图形,后来人为在盆地中间建造了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寺庙,在全村营造了八个景点,吻合了《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

三僚村因杨筠松而成之为中国客家风水文化的发祥地,它的风水文化史自唐末延绵至今。杨筠松开创的堪舆之术(赣派风水)始,不仅在本土流传,而且流播域外。在他的倡导下,中国民间的风水文化千年不绝地流传且盛行于海外。一千多年来,在中国人选择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14: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僚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14: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僚 - 罗经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14: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僚 - 鲤鱼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14: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僚 - 九尾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14: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僚 - 杨公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14: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僚 - 包裹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14: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僚 - 鹅形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14: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僚 - 蛇形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4 19: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去看看,我对风水文化很感兴趣。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3 00: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