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01|回复: 2

公度精神显 客家文化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9 15: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http://www.mzrb.com.cn/news/0503/29/050329020.htm
2005-03-29               新闻版权所属:梅州日报

  
       昨日下午,梅城百花洲影剧院上演了一场好戏——《情系河山》引出了第一乐章:黄遵宪,客家之光。以黄遵宪诗作《人境庐》诗草为词汇编的歌舞,把现场观众的思绪带向那个“我手写我口”的客家伟人。随着第二乐章《故园生辉》的开始,大家想到了今天的梅州,正在“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阔步前进。然后,进入第三乐章《公度千秋》,斯人虽已逝,精神永不朽……
       这场演出,是我市纪念黄遵宪逝世100周年的活动内容之一。在演出前的上午,市委、市政府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省、市领导和海内外嘉宾们一齐执铲培土,为黄遵宪公园、客家博物馆奠基。


       “纪念近代大诗人,明于识,练于事,忠于国,赤胆忠心昭日月;建设客家博物馆,树客都,促经贸,倡四化,与时俱进耀千秋。”这副悬挂在黄遵宪公园、客家博物馆奠基仪式上的对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梅州上下对黄遵宪先生的崇敬和景仰,对黄遵宪公园、客家博物馆的期待。
       正如市委书记刘日知所说,这是梅州客家史上的一大盛事、梅州文化史上的一大盛事;是市委、市政府为了更好地挖掘、整合、提升客家精神,重振“文化之乡”雄风的重点工程。省文化厅文物处副处长邹伟初告诉记者:“这将为全世界客家人更好地追溯客家历史、秉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提供有效的载体,会使黄遵宪精神更加彰显、客家文化更加璀璨。”
       兴建客家博物馆、黄遵宪公园,是实施“文化梅州”战略、打造“世界客都”文化品牌、建设山区文化强市的重要载体。也正因如此,这两个项目得到了海内外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支持。专程前来参加活动的黄遵宪先生的后裔、亲属们,心情都十分激动。他的孙媳黄朱素香说:“我们永远怀念他。作为后裔,我们将继承和发扬先人的爱国爱乡精神,尽最大努力为祖国、为家乡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印尼侨领熊德龙先生一听说要兴建客家博物馆、黄遵宪公园,就表示他个人将捐资100万元,并发动印尼华侨踊跃捐资;前天晚上23时他还在新加坡开会,会议一结束他就打电话给市委书记刘日知,说他一定要赶回来参加这次活动。昨日下午的纪念活动开始前,他果然出现在会场。而会场上宣布的长长的捐资单位和个人名单,在现场观众听来是关心支持家乡文化事业建设的各界人士的拳拳之心,一个个响亮的数字令人振奋。
       (本报记者 钟洁华  曾海鹰  特约记者  凌峰)


                    ▲黄遵宪倡导新学在国内影响颇大。


                    ▲金狮助兴,奠基仪式热闹非凡。


                ▲本报昨日推出的纪念黄遵宪专版备受欢迎。

                    ▲海内外乡贤云集,共襄善举。

                   ▲与会嘉宾到人境庐瞻仰先贤。

                    ▲演出期间热心人士当场捐款。


                   ▲“寸寸河山寸寸金”,黄遵宪名句激励了一代代人。

                         (本报记者 肖根平 黄新宇 摄)

[ Last edited by zmy on 2005-3-29 at 16:01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31 17: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对于公度先生的爱国英灵致于崇高的敬意!!!
      说起黄遵宪,离不开他的同道先进嘉应三雄之一的胡曦。被中外学者誉大推为黄遵宪新派诗的“同道先进”、“公度新派诗之先河”。著名学者钱仲联教授就直观地指出,晓岑可算是遵宪早年作“新派诗”的同路人,而且是先行者。研究近代文学史的,谈岭南诗的,应该注意到这一事实。
      可惜:在这政治地位高于一切的时代,至今文化梅州口号喊了不知千百遍,却一直在做表面功夫,而且刻意对胡曦的成就不作应有的评述,实在是梅州的不幸、历史的不幸,也是对黄、胡俩人贫贱不弃、富贵不骄的终生真挚友情的抹杀。
       此景此情就算是公度先生也始料不及的,他一生推崇的“我手写吾口”的终生挚友,"吾口”即胡曦,《梅州日报》也只口不提?兴宁胡曦,不仅是生前为了地方文献、诗词歌赋、历史考据、民俗 、风情、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而且甘此清贫一生,死后还是在文化梅州日日赞,天天颂的今天仍是如此伶唔于世,还说什么公度精神显,客家文化扬??不知公度先生英灵会否难眠???!!!!:cry::cry::cry:
       一边是公园奠基,一边是故居难保,生前、生后也是如此境遇悬殊!不禁令人不胜唏唏!!!
:z::z::z:

[ Last edited by 东方不败 on 2005-4-7 at 09:11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 10: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曦穷其一生精力,甘愿清贫一生,无私地为桑梓的文化事业而作出的努力,黄火兴曾撰文评价胡曦说:“是梅州人民世代不会忘怀的”。我看仅仅过不到百年,就给刻意抹杀、忘得差不多了!!!老实说:我很为他不值!很多人的子孙不配他这样无私的付出!!!
  历史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的!!!愿俩位挚友的英灵安息!不因世俗的偏执影响的真挚友情可以慰藉后人!!!:z::z::z:


[ Last edited by 东方不败 on 2005-4-1 at 10:57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21 03: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