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47|回复: 3

转贴]shlzy版主的:客家百家姓源流世考----------侯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7 21: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侯  姓


  侯姓来源不一,支派众多。其中最为主要的一支,相传自姬姓,是晋哀侯和晋缗侯的后代。公元前678年,晋国发生了一场争夺权势的斗争,在位的晋缗侯被曲沃武公攻杀,子孙出奔别国,为纪念祖先,他们便以原来的爵位“侯”为姓氏。
相传,黄帝时的史官仓颉本姓侯罔,仓颉的后代由复姓简化为单姓,姓侯。
夏朝时,有一位出身王族的人被分封于侯(今址不详),建诸侯国。后来,这位诸侯王的后代也姓侯。
  春秋时,位于中原腹地的郑国有位共叔段,因为莅宦有功,子孙被郑庄公赐以侯姓。如侯宣多、侯羽等人,都是共叔段的后代。
  北朝年间,入居中原的鲜卑人中有古口引氏、侯奴氏、渴侯氏、俟伏侯氏等,后来在改姓汉姓运动中,都被改为侯姓。
  宋朝时,有位名为刘恒的人因父亲遭受祸害,被侯姓人养大,便以所养之家的姓氏为姓,姓侯。
  侯姓人的得姓渊源大抵如上所述。因为主要发源于今山西、河南等地,所以在早期也以北方中心发展、繁衍。汉朝末年,出自共叔段和侯宣多之后的侯姓人因故迁居上俗(今河北怀来东),子孙世代留居,后来还发展成为当地的一个强宗大族,称侯姓上俗望。这一郡望,直到今天还是侯姓中最为著名的郡望。
  侯姓如今是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82位的大姓,其广泛传衍分布除有源流众多等原因外,历史上名人众多也是一人不容忽视的原因。在这些名人中,如战国时信陵君谋士侯嬴、汉代名臣侯霸、权臣侯览、北朝大将军侯景、隋代艺术家侯白、唐初大臣侯君集、宋代水利专家侯叔献、名臣侯蒙、金代政治家侯挚、明朝航海家侯显、名臣侯恂、清代文学家侯方域、侯涵、近代艺术家侯俊山、当代化学家侯德榜、医学家侯宝璋等人,无疑都是最著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9 16: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纠正

侯姓郡望是“上谷”不是“上俗”,上谷郡,古郡名,郡治今河北怀来东。
在这里补充一下:
一 姓氏来源
   侯姓来源有四:
   1 出自姒姓。是夏禹的后代,相传夏后氏的后裔有的被封于侯,子孙以地为氏,称为侯氏。
   2 直接传自黄帝至轩辕氏姬姓的后代。我国历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晋国,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国。而侯氏正是出自晋国的公族。春秋时期晋国的公族晋哀侯和他的弟弟晋侯缗被曲沃武公(即后来的晋武公)所杀,他们的子孙便迁居他国,而且以祖先的爵位为姓,是为侯姓。上谷之侯,以晋侯缗为得姓始祖,长时以来却供奉周文王为一世祖,其间的世系为:一世文王,二世武王,三世为始封于晋国的唐叔虞,四世燮,五世宁族,六世服人,七世福,八世宜臼,九世司徒,十世籍,十一世费王,十二世仇,十三世伯,十四世平,十五世 ,十六世晋侯缗。
       3 来自叔段。春秋时,郑国的叔段因要谋反的动机被哥哥庄公发觉而讨伐他,他逃到共这个地方,被称做共叔段(见《左传》等史籍),他死后,郑庄公赐其子孙共仲为侯氏。春秋时的郑国大夫侯宣多、侯羽等,即共叔段之后。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将复姓改为侯姓。北魏代北鲜卑族复姓古口引氏、侯奴氏、古引氏等姓氏改姓为侯氏;随魏文帝南迁洛阳的少数民族中,有侯莫陈氏改为单姓侯氏。
       4.满族有人改姓侯,现代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一家即是满族。
  
二 迁徙分布
   关于侯氏的迁徙分布情况,史料不是特别的多,今天来考察有一定的难度。大体上,侯姓发源于我国山西境内,秦汉之际已遍布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宁夏等省。其中以河北的发展得最为旺盛。汉末,有侯氏后裔侯恕为北地太守,举家迁居到豳州三水,即今天的陕西境内。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有许多新的人口加入侯姓,在河南形成一个望族。西晋末年,侯氏和其他姓氏一样因为战乱迁到南方,遍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唐代的时候,侯氏开始移居福建、广东等地。宋代以后,侯氏已遍及全国各地了。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上谷郡:战国燕时开始置郡,秦朝的时候治所在怀来东南。相当于今河北保定、易州、宣化一带。
   2 丹徒县:秦置丹徒县,既今江苏省丹徒县。此支为上谷郡分支,开山始祖为东汉大司徒侯霸的后代。
   3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洛阳。此支侯氏为北魏时鲜卑族侯奴氏、古口引氏等         后裔形成。
   堂号:
   1 却币堂和救赵堂:这两个堂号有一个同一的来源,战国的时候,秦国要攻打赵国,赵国于是向信陵君求救。信陵君没有兵符,不能指挥军队,于是拿着金币就找到侯赢,侯赢是一位71岁的隐士,职位是魏国大梁看门人 ,家里很穷却坚决不要信陵君的金币,他给信陵君出了一计,让如姬偷来了兵符。侯赢又介绍了自己的朋友屠夫朱亥参与用兵,信陵君得到了晋国的兵马,打败了秦国,救了赵国。
   2 上谷堂:直接来源于侯姓郡望上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30 11: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侯氏名人联、堂联:
名人联:
     窃符救赵   
     奏制封侯
上联是说战国时魏国夷门小吏侯嬴为信陵君献计窃出兵符领军救援为秦国所围的赵国的故事,历来为世人所称赏。下联是说东汉初大司徒侯霸熟知旧制,奠定东汉初政令基础,被光武帝封为关内侯。他严饬吏治,深得民心,任临淮太守调任中央时,百姓于路攀辕卧辙相留,很有威望。
     蜺龙节度
     松鹤仙郎
上联是说唐蒲坂人侯弘实少时梦见自己化为虹饮于河中,有僧人相之曰:“此蜺龙也!”后遂为节度使。下联是说唐文宗时芮城人侯道华,在河中永乐道净院打杂,好读子、史,人问他读这些书有什么用,他答道:“天下岂有愚仙!”众大笑之。一日于集市上大醉过来,将院前松枝一一砍去,说:“勿阻我飞升!”第二日,松树上有云鹤笙歌,他飞到松树顶上坐下,挥手向众人告别而去,后遂为名仙。
     桐叶题诗,缘谐名士
     桃花薄命,血溅香君
上联是说三国时蜀人侯继图游大慈寺时拾得一枚桐叶,上有题诗,侯故收藏之,后娶任氏女,方知桐叶诗为其所作,世称奇缘。下联是说清代复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朝宗)与名妓李香君相爱,權貴田仰迷戀香君的色和藝,欲強娶香君,香君至死不從,血濺扇面。時人楊文驄借血跡繪成桃花。孔尚任根據此故事寫成傳奇《桃花扇》。

堂联:
     乡贤世泽   
     上谷家声
这是梅州侯氏的常用祖祠联,上联是说侯氏开基祖安国公来梅兴教,开梅州文教之风,被崇祀为乡贤的事迹。下联是追溯客家侯氏的郡望——上谷郡,在今河北怀来东,表现客家人不忘本根的精神。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30 11: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仓颉本姓侯罔”误,实为“侯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8 06: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