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长汀话 (2025年5月23日在长汀实小的讲座) 老师、同学们:
今天是实验小学“子易图书室”一年一度的讲座日,学校让我来给大家说说“学好长汀话”的问题。这样,我就很荣幸地成为第十三位讲课人。
现在大家都说普通话,会说本地话的孩子不多。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我们是要学好普通话,因为普通话是中华民族共同语,“学好普通话,走遍全国都不怕”,何况,我们的课堂教学使用的就是普通话。 但是,作为方言区的人们,也要学好本地话,这又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要知道本地话叫什么,它是怎么来的。
我们的本地话叫长汀话,因为它是长汀人的共同语。长汀话是客家话的一种,讲客家话的人遍布全世界。在中国大陆,主要分布在以梅州为代表的广东东北部,以赣州为代表的赣南一片,还有以长汀为代表的闽西连城、上杭、武平、永定、宁化、清流、明溪共八个县区。此外,海南、广西、湖南、四川、香港、台湾等地都有客家话分布。据统计,全世界讲客家话的人口有3000-5000万之多。
长汀是很古老的客家发源地之一,大约在西晋“八王之乱”以后,就有北方难民迁徙到闽西来。以后的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南宋靖康之变,元末明初的战乱……凡是北方打仗、闹灾荒,或成规模、或零散的,都有难民南迁。他们到了客家地区,与当地人相融合,又保留了北方文化,就形成了客家人和客家话。长汀的客家话以城区为界,主要分成两大片。一 城区与汀北片,这部分居民的语言和习俗形成于明代初年。证据主要有三,1 査有关志书,由于元朝统治者对南方人近百年的野蛮压榨,明·洪武廿四年,长汀人口仅6万余人,城区人口就更少了。以此推算,明朝初年,长汀城区人口大约只有5000人左右。而洪武四年,汀州一下子涌入五个“卫所”的屯田驻军近6000人,形成巨大的人口优势,日常用语也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城区及汀北语音与汀南一片差别较大,就是受了洪武驻军的影响。洪武驻军说的是“淮西官话”,长汀城区及汀北方言也就是淮西官话和原客家话的融合的结果。
城区与汀北方言只有5个声调,已经没有入声调。2 房屋有徽派建筑标志,如马头墙、飞檐翘角。3 有徽菜传入,如徽州丸、米粉肉(粉蒸肉)。二 汀南片,这部分居民的语言和习俗形成并保存于明代以前,他们保留了入声调,语言基本不受“淮西官话”影响,建筑以“围屋”形式为主,饮食习俗自成一派。
学习长汀话有什么好处呢?
1 让孩子们更聪明 语言是用来思维的,多懂一门语言,就多建立一种思维体系,他的大脑就多一片记忆沟回,于是他就比少一片沟回的人聪明了。人脑的沟回比任何动物的大脑沟回都丰富,所以人类比任何动物都聪明。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长汀话里有许多谜语,很有趣,也很启发智慧。比如“一把撅ve2撅ve2子,掘到两个老鼠子(打一字)。”再比如“一点一横杠,两个俫lai4子(男孩子)吊晃vông2晃vông4(打一字)。”我们小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玩具,最好的娱乐之一就是缠着爷爷奶奶“打谜哩(猜谜语)”。爷爷奶奶往往随口编谜语给我们猜。上面的两条谜语都是字谜,其谜底一个是“小”字,一个是“六”字,一年级的小朋友就能猜的。这两个谜语编得很形象,都是用比喻的手法编的,符合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可以很好地激发小朋友的思考,让孩子们更聪明。
2 学习长汀民间文化
任何语言都是文化的载体,长汀话承载的是长汀的民俗文化。我们说长汀话,无形中就在学习长汀文化,接受长汀文化的熏染。比如游戏歌诀:“点点当当,鞋只烧香,某人放屁,捉来煎汤。”孩子们在一起玩,难免发生一些有碍公共利益的事,出了事怎么办呢?往往是当事人隐瞒。要“揪”出这个“坏蛋”怎么办呢?孩子们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服众的办法,那就是“点点当当”,点到谁是谁。这样“揪坏人”当然是盲目的,准确性很低,但这是一种原始的、大家都接受的公平。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的是“公共契约精神”的无声教养。
再比如儿歌“大月光,细月光,两只狗子爬砻糠,爬到两块猪肉皮;食一粒,留一粒,留来天光请大姨。”多么友善、多么亲情至上的一首儿歌。“猪肉皮”肯定是小狗们的最爱,可是只能“食一粒”,另一粒要留着明天“请大姨”。“大姨”是谁呢?是妈妈的姐姐,是我们最友好的亲戚之一。舍弃最爱留着招待客人,只有客家人才有那么真挚、高尚的“客情”,而这种客情,是从小就在培养的。
还有一首“鸡公子,啄尾巴,啄到婆婆树兜下;婆婆出来眏niang4鸡子,姐姐出来拗桃花。桃花开,李花开,张郎打鼓李郎吹,吹到姐姐心哩化化开。”世代传唱,附小二十多年前把它排成了儿童歌舞,生动活泼,很受大家欢迎,成了附小百演不衰的保留节目。这首儿歌的主题思想反映什么呢?“鸡公子,啄尾巴,啄到婆婆树兜下。”是起兴句,也呈现了一副惠风和畅,绿树盎然,鸡雏啄食的农家小院的祥和景象。接着人物出现了,一个是“眏鸡子”的“婆婆”,一个是“拗桃花”的“姐姐”。其实“婆婆”只是陪衬,“姐姐”才是主角。正是桃花红、李花白,蜂蝶缤纷、莺歌燕舞的仲春时节,传来了欢乐的唢呐、热烈的鼓点声,一支迎亲的队伍从远处走来。谁家的少年要当新郎,谁家的姑娘要当新娘?鼓乐声拨动了“姐姐”的心弦,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美丽的憧憬。她在想着自己的新郎在什么地方,自己什么时候当上幸福的新娘呢?此情此景,使“姐姐”不由得“心哩化化开”,那是姑娘娇羞难掩的心花怒放,那是姑娘对美好未来的深情向往。所以这是一首感人的、追求美好幸福未来的歌。这不就是“正能量”吗?我们的老祖宗很聪明,让孩子们在洪荒懵懂之时,就接受正能量的熏染,铸就积极向上,大胆追求幸福生活的理念,用心良苦呀!
再给大家讲一个“犁田犁岭”的故事。
话说某日一位读书郎想去郊外走走,他看到一位老伯伯正在犁田,就非常友好地跟他搭讪:“大伯佬,在犁田呀?”大伯佬眼皮都没抬,一口回怼说:“唔系犁田系犁岭!”读书郎愣了一霎,还是恭维着说:“大伯佬,你尼只牛仔好靓。”大伯佬翻了一下白眼,仍然没好气地说:“好靓好靓,系你想偷!”年轻人这才知道,大伯佬自己被牛顶了,正没好气呢,知趣地离开了。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都会笑,可是笑谁呢?不会笑这位年轻人的“不知趣”吧?不会,年轻人柔声细语,彬彬有礼,值得称赞。被笑话的是这位“大伯佬”,他为什么说话那么冲?真的被牛顶了吗?也不是,是因为“大伯佬”太没文明修养,说话就像找人吵口。如果说第一句“唔系犁田系犁岭”还有一点“明知故问”的合理性,第二句“系你想偷”的反问就纯粹是无中生有的诬陷!我们提倡做“四有”新人,就要学会说文明话,做文明人,一定不要学这样的“大伯佬”。
3 长汀话语词中的文化
文化靠语言来表现,语言蕴含着文化。长汀话也一样,长汀话词语个个都展示着文化的光辉。还是举例说说。
比如说“响快”这个词,是说回答他人的呼唤要又快又响亮。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留给人很阳光、很敏捷、很干练的印象,就能获得称赞。这个词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呢?很简单,就是要我们建立“响快应答”的良好习惯,塑造热情待人的良好形象。
有一个词叫“目汁洒也”。现在大都用在形容人家眼泪汪汪,甚至眼泪阑珊纵横的样子。比如说“儿子被狼叨走了,祥林嫂伤心得日日目汁洒也!”,其实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孩子们书背不出来,挨老师骂,甚至挨打了,掉下泪来。而且是读书音“目-汁-洒-也”。用这个词嘲笑挨骂挨打的同学,其实是鼓励他后一次要努力,还是很善意的。
如果孩子们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没做好,比如吃饭时汤匙或筷子没抓住,掉地上了,大人们常常训斥说“拖衣罗食”!这就是很无能、很差劲的意思。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分解一下:“罗食”就是找吃的,这里指“讨饭吃”;“拖衣”就是拉着别人的衣袂。合起来就是“拉着别人的衣袂讨饭吃”,这不是够无能了吗?连要饭都不会,还要人家牵带着。被批评“拖衣罗食”是很没面子的,反过来就激励孩子们要励志奋发,增长本事,做一个能干的人。
“火烧蓑衣”这个词许多人没听到过。它是一个用借喻和谐音相结合的修辞手法创造的一个歇后语,歇后“燂棕”,谐音“同宗”,也即“同姓”。所以“火烧蓑衣”就是“同姓”的代名词。比如有人问:“请问贵姓?”“免贵,姓周。”“哎哟,我搭人都火烧蓑衣哈!”两个陌生人找到了同姓本家,马上亲热起来了。查遍最权威的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也没有列入普通话的这种修辞,我们不能不佩服长汀老祖宗们的聪明智慧。
再举一个俗语“斗桁尾巴就系猪”做例子。这也是严重批评某人“笨得像猪”的话,但是人家不明说,仍然承认“你还是人”,但离“猪”就只差“一只尾巴”了。这比直接骂人家“笨得像猪”委婉一些,不过也足够狠。例如:“真个斗桁尾巴就系猪,衫纽哩都扭唔着。”也够不好意思了吧?
有一条古老的俗语叫“好男唔食蒸尝饭,好女唔着嫁衣裳”,直接教育男孩要自立,不要依赖祖先的荫蔽;女孩要争气,不要依赖娘家的接济。这种励志的话语,激励了世世代代的客家儿女,客家人成为世界上最坚忍的民系,和客家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这类词语在长汀话里俯拾皆是,大家要是有心,随便就能找出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例子。
长汀话里的特殊词法特别形象生动。这个内容专业性比较强,主要针对老师们,简单说一说。
比如长汀话叠词。叠词就是一个语素,重叠若干次成为新词的语言现象。长汀话有二叠词,比如:AA式的:横vang2横vang4(例:还细就咁横横,大嘞会当恶霸。) 颠ding1颠ding4(例:还咁后生,话事就咁颠颠);省略式的:曾曾(曾唔曾)敢敢(敢唔敢);ABB式的:打呀nga2呀nga4(说闲话),红逼逼(红得耀眼)。二叠词都是形容词。三叠词,比如:跑跑跑(跑着跑着),例:跑跑跑踢了一个脚趾。突出跑的匆忙。嚎嚎嚎(哭着哭着),例:嚎嚎嚎,“咕”声子笑也起来。突出情绪转变很快。笑笑笑(笑着笑着),例:笑笑笑,“哇”声子嚎vao3也起来。突出情绪转变很快。三叠词全部是动词。四叠词有两种,一种是双音节词各自重叠一次构成的,比如:“唠唠噪噪”是由“唠噪”重叠而成的,“啰啰哐哐”是由“啰哐”重叠而成的。都加深了不重叠的原生词的程度和形象性。第二种是一个音节重叠四次,前两个音节第二声,后两个音节第四声。比如形容水漫了一地,叫“淌淌淌淌”,形容人不断涌来,叫“载载载载”,形容喝醉了走路趔趔趄趄,叫“斜斜斜斜”,形容小声说话,叫“唶zi2唶zi2唶zi4唶zi4”……长汀话四叠词很多,最有特色,普通话没有四叠词,客家话内部,有些地域也没有四叠词。用四叠词形容某种现象特别生动,普通话怎么也没办法表述。所以长汀话四叠词是一种很独特的形容词。
长汀话还有一种“连读派生词”,广东梅州话也有这种词,普通话有少量这种词,赣州客家话就没有这种词。连读派生词是附着在中心词后边连带出来、并没有实词意义,但起着支持中心词,使语词双音化,使表达更谐美的虚化语素。它的特点是派生词的韵母和声调一定与中心词一致。比如“米酒有脚罗”的“罗”,“腌菜干一纠络”的“络”,“一排来”的“来”,“一圤噜”的“噜”,“头喽脑咾”的“喽”和“咾”……也不胜枚举。
长汀话还有一种起修饰作用的缀词,比如“滴圆”,“圆”是中心词,“滴”用来修饰“圆”的程度。“圆滴哆哩”修饰语成了补充成分,也是修饰“圆”的程度。再例如“长”,可以说“啷当长”,也可以说“长啷当哩”修饰语与中心词既可以是偏正关系,也可以是中补关系。
长汀话已经有成语了,比如上面讲过的“拖衣罗食”“火烧蓑衣”,还有“衣冠悉肃”“之乎者也”“不亦乐乎”“修尾巴”“只要铳响,唔怕硝多”都是。一种方言有了成语,说明这种方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进化”得很成熟了。
4 用长汀话读古诗
假定长汀话分汀南以及城区、汀东北两片,汀南片比较古老,大概形成并稳定于宋元时期;城区和汀东北“淮西官话”方言则形成并稳定在明代初年,都可以归入“中古”这一历史时期。唐宋诗词都是“中古”时期的诗人们写的,他们运用的语言就是“中古音”,所以用长汀话读唐宋诗词在音韵格律上就特别吻合。试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为例:“少小离乡老大回fei2,乡音未改鬓毛衰suei1;儿童相见不相识shi6,笑问客从何处来lai2。”从韵字来看,长汀话“回”“衰”“来”完全合韵,“识”普通话现在读第二声,出律;长汀南片话读入声,完全合律。贺知章是浙江越州永兴人,即今杭州萧山人,他长期在长安为官,口音不能不受长安地方影响。长汀话根源属于北方中古音,用长汀话读唐宋古诗当然就入辙入韵了。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共收入112首古诗词,在格律和字音上有冲突的地方,尝试用方言训读,相信疑问都能够迎刃而解。
5 学好长汀话,走遍天下都有家
你在长汀街上走,到处可以听到长汀话,觉得很自然,但是如果在外地,你很久都没有听到乡音,偶然在公交车上、或者在超市、或者在菜市场听到有人讲长汀话,你将会有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似乎是“他乡遇故知”了。你甚至有可能主动迎上前和说家乡话的人搭讪:“你也系长汀人呀?”“系唷。”“你在长汀那块住呀?”“桥下坝。”“我住营背。住嘞咁近都唔曾见过……”三言两语就成为“熟人”,临走,一定会诚邀:“来嫽liao5、来嫽liao5!”说不定从此之后真的成了有来有往的好朋友。 有一位在外地上大学的女孩返乡后对她的父母说:“我一定要学会说长汀话,你们一定要教会我说长汀话。我在学校给你们打电话说普通话,整个宿舍的同学都听到了,我一点儿隐私都没有了。”换句话说,她学会说长汀话,打电话就能够有效地保护隐私。保护隐私不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吗?
最后说说怎样学好长汀话的问题
2025年4月5日,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下达《关于加强福建方言保护传承工作的通知》(闽教体4号)文件,对方言保护提出了一 提高思想认识,二 健全体制机制,三 发挥校园主阵地作用,四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五 加强人才培养,六 丰富活动载体,七 加强闽南语等主要方言研究,八 加强家校社联动等原则要求和措施。可以说对方言保护相当重视。对于地方、特别是学校来说,我看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1 充分发挥语言环境的作用。 学习语言最好的老师就是语言环境,学校是孩子们学习语言的主阵地,课上当然是说普通话,课后、包括下课以后老师、同学的交际,都建议说长汀话。在家里,提倡说长汀话。城里人说城里话,河田人说河田话,馆前人说馆前话……以此类推,反正是说各自的家乡话,不说普通话。上街购物、遇见本地熟人,都用长汀话交流。在这点上,家长们要想通,不要以为方言“土”,普通话“洋”。语言就是思维和交际工具,不存在“土”和“洋”的问题。用方言跟儿女交流,更有利于孩子们多渠道吸收营养的成长。
2 编一本学习长汀话的乡土教材。 长汀话的流失已经相当严重,年轻一代会说标准长汀话的已经不多,所以必须要有一本通用教材,像解放初扫盲一样,从最常用的方言字词开始,到短语、句子,到具有典型意义的俗语、谚语,到会话交流,到具有教化作用的乡土典故、故事,都要编入教材。让这本教材起到发音、书写启迪和规范的作用。
有了这本教材,各个学校充分发挥“校本教学”的作用,哪怕一周只学一节课,在课外环境和学习活动的配合下,孩子们学会说方言,也会是突飞猛进的。
3 开展生动活泼的方言学习活动。 方言学习不同于语文、数学的课堂学习,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教学”只是一种引导,“活动”才是学习的主要方式。比如普通话与方言的“翻译接龙”、童谣朗读与表演、游戏、讲故事、会话……方式多种多样。语文能力听说读写,先突出“会听”“会说”两个方面。 还要强调的就是人人参与,不要冷落了部分同学。 要不要考核呢?我看就免了。“学说长汀话”是一门快乐的课程,不要让考试把它变成了痛苦。
谢谢大家!
长汀师范退休教师 周存 2025.7.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