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91|回复: 0

[其他地区] 大马怡保华人街:“锡”说当年 有口街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 22: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马怡保华人街:“锡”说当年 有口街碑

2011年09月06日 14: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胡子春街--胡子春(1860 -192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因捐献英政府30万英镑,被英王封为“矿务大臣”衔,胡氏名字命名的胡子春街(Jalan Foo Choo Choon)。

胡曰皆街--胡曰皆(1907~1961),是继“锡矿大王”胡子春之后又一位“锡矿中王” 。他在马来亚先后创办深斋中学、深斋天人科学馆,资助霹雳育才中学、女子中学和南洋大学,还捐赠坐落在怡保黄金地段面积广达400亩的豪华大厦和花园,以供设立安慰宁医院,享年55岁。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报道,十八世纪末,马来西亚矿业开始蓬勃发展,近打河流域拥有丰富锡米,吸引大批中国华侨前来,华人足迹从这个时候开始烙印、落地生根,不少华人更在这里发迹。

在近打谷的先贤,不少都凭着矿业起家,继而在其他领域有所贡献,奠定了本身的地位与基业。

目前,在怡保仍保留多条以先贤名字命名的街道,纪念这些先贤的功绩,他们都是在某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华人。

以其名命名街道的先贤,除了多数都是在采锡业取得成就外,也对社会有所贡献。

现在,就让我们“一路走来”,细细回顾这些街道的定名及主人的功绩……(报道:陆素素 摄影:胡柏华)

伯群街--刘伯群(1896年至1973年),先后在马来亚的霹雳、怡保等州埠开办了东粤、东和隆、东兴隆三间公司,在当地有一定的经济地位。加上他为人正直,交际广阔,乐善好施,在华侨中有威望,遂成为南洋侨领之一

郑太平路--霹雳州最后一位甲必丹郑大平(当地也有人称他为郑太平)在霹雳州锡业发展史中,写下了光辉一页,为纪念他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所以在太平和怡保都有“郑太平路”。

梁燊南街--梁燊南(1880年4月20 日-1940年1月19日),出生于中国广东梅县,是我国道地的客家华侨。梁燊南的第一桶黑金--锡米,便是来自直落高原(TELOK KURIN)。他有着华人道德传统的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精神。他在本邦立业的30 多年里致力于协助不幸的一群。

姚德胜街--姚德胜(1859-1915年),19岁随水客远涉重洋,来到马来亚芙蓉镇当锡矿工人。1904年,他应允重建怡保于1892年发生大火灾的灾区,即休罗街数十间两层楼商店,同时重建近打河对岸一条长1公里、两层楼216间店铺的街道。为了纪念姚德胜的功德,将新街命名为“姚德胜街”。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9/06/8978757_2.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1-1 06: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