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94|回复: 0

[其他地区] 在毛里求斯领略浓郁的客家风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30 06: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毛里求斯领略浓郁的客家风情
金羊网 2006-04-13 14:39:08

克吐温曾将毛里求斯比喻为“比天堂还要天堂的国家
文/黄昆章 图/新华社   

谈到非洲,人们总认为那里是一片异常炎热、覆盖着连片沙漠、十分贫瘠的土地,但那是非洲内陆的情况。东非的毛里求斯则不然,马克吐温曾将该国比喻为“比天堂还要天堂的国家”,又有“非洲夏威夷”之称。笔者曾到该国参加世界华人会议,感到那里确实风景秀丽、富庶、安详,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国家。   蔗糖、出口加工与旅游观光是毛里求斯经济的三大支柱。如果你有机会到该国旅游,除了观赏汹涌澎湃的印度洋波涛、乘玻璃船出海看海底奇观、雄伟壮丽的总统府、别具一格的海边别墅建筑等等之外,不要忘记到唐人街去领略那里浓郁的客家风情。   中国人移居海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聚族而居,即按方言定居在一个区域,以方便互相照顾和帮助。例如讲粤语的五邑人多数住在北美、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等地;泰国三分之二华人是讲潮州话的潮州人;讲客家话的客家人集中住在印尼的西加里曼丹和勿里洞;80%的菲律宾华人是讲闽南话的福建人,等等。   在毛里求斯的四万多华人中,祖籍梅县的客家人占三分之二以上,其次是讲粤语的顺德和南海人。   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有一条全是华人开的商店与餐馆的街道,这就是著名的唐人街,又称为“非洲最大的华埠”。不少客家人住在这里。漫步唐人街,可以听到纯正的客家话,吃到地道的客家菜,客家话通行无阻。假如你是客家人,用家乡话同华人聊天,他们一定会分外热情地接待你。异乡听乡音,使人感到格外亲切,仿佛置身于梅州的客家社会。   梅县人于19世纪中叶开始大批移居毛里求斯,他们虽远离祖籍国,但重视亲情乡情,1874年在路易港西区参与创建了关帝庙神场,后改名为仁和旅馆、仁和公司,1904年10月以仁和会馆名义正式向政府注册,此名沿用至今,它是毛国历史悠久的华人社团之一。会馆内挂有一些反映客家文化特点的对联,如“仁厚本梅风,中外同凤占风起;和风敷异域,奂轮继美庆新居”;“仁义达乎华夷,以和为贵;嘉谋扬于中外,相应同声”,等等。1999年该会成立125周年之际,毛国总统卡萨姆亲自为该会题词指出:“……我很了解仁和会馆的主要宗旨,即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开办中文报刊、中文学校,团结华人华裔,敬老助贫和促进毛中友谊等等。”充分肯定了客家人对毛国所作的卓越贡献。仁和会馆还在关帝庙旁兴建了一座华人纪念碑,1992年4月揭幕时,总统亲临剪彩。1963年成立的客属会馆也是客家人团体。著名的华侨领袖、梅县人邓军凯曾当选中国人大代表,曾任该国政府部长和多届路易港市长的陈国华、原华侨商会会长朱梅粦以及著名肿瘤专家吴桓兴等都是祖籍梅县的客家人。   新华学校(1912年创办)、《中华日报》(1932年由《华民时报》改组而成)、《华侨时报》(1953年由《华侨商报》与《中国时报》合并而成)和《镜报》(1975年创办)等也是客家人开办的。笔者曾到《华侨时报》和《镜报》参观,见到了年逾七旬的两报社长吴志英和吴隆祥先生等老报人。这两间报馆设备比较简陋,当时还用铅字排版,条件艰苦。但是他们靠着执著的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坚持办报,令人肃然起敬。   笔者还曾应邀到一些客家人家里作客,到他们开办的餐馆就餐,同一些在当地土生土长的客家人后裔聊天。令人吃惊的是这些青少年的客家话讲得非常纯正。这正应验了“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客家精神。原来客家人非常重视发展教育和传承客家文化,他们坚持孩子从小就必须学会讲客家话,无论是在家或出外都必须用客家话会话。因此,如果你见到有些客家青少年可能不会讲流利的普通话,但客家话却十分标准,就不会感到奇怪了。连我这个平时很少讲客家话的梅县人都自叹弗如和汗颜,真是应该好好向他们学习才是。这是笔者到此一游的最大感受。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6-04/13/content_1104306.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1-1 06: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