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亦有可聞:客家民間的「伯公」崇拜习俗

2014-5-20 08:56| 发布者: huangchunbin| 查看: 1750| 评论: 0|原作者: 廖楚強|来自: 文汇报

摘要: 客家人對「伯公」或「大伯公」的虔誠敬奉,是所有客家地區的一種普遍的風俗。我記得童年的時候,生活在自己的客家故鄉,經常跟隨祖母到附近小山坡上的一座低矮得很不顯眼的磚石砌成的小神龕裡燒香膜拜。每一次燒香的 ...
       客家人對「伯公」或「大伯公」的虔誠敬奉,是所有客家地區的一種普遍的風俗。我記得童年的時候,生活在自己的客家故鄉,經常跟隨祖母到附近小山坡上的一座低矮得很不顯眼的磚石砌成的小神龕裡燒香膜拜。每一次燒香的時候,祖母口中必唸:「伯公老大,保佑我全家平安納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原來這個小神龕,人們都稱為「土地廟」,是一個地方的「保護神」。

       一個地方的「保護神」,有的人也稱為「土地公」,但是客家人普遍喜歡稱為「伯公」,這個名稱從何而來?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民俗考古的問題。有的學者把「伯公」追溯到上古時代傳說中的「伯益」這個歷史人物,也有一定的根據。伯益原是上古「舜帝」時代的人,舜帝曾經命他輔佐夏禹治水有功,當夏禹繼承帝位以後,伯益便成為禹帝身邊的功臣,而伯益又非常勤奮,帶領百姓到各地開疆闢土,安居樂業,幫助農耕牧畜,使人民在新開闢的土地上創建生存生活的牢固基礎,所以伯益就受到每一個地方的老百姓共同的崇敬。至於後代歷史上的「客家」人,則是一支從黃河流域向南遷移的漢族民系。他們的子孫不斷地又從大江南北遷到南方的江西、福建、廣東各省,後來又遷到台灣和東南亞各國,至今客家人的足跡遍佈到世界各地,所以客家人算是漢族中最典型的善於遷移創業的民系。

       客家人遷移到每一個新的地方,都要經歷過艱苦的奮鬥。既要和大自然作鬥爭,又要善於和當地的土著民族周旋共處,如此才能立下牢固的根基,所以他們的心目中必然要祈求一位能夠保佑他們的神祇。於是客家人就會想起上古時代「伯益」領導人民創業的歷史傳說,順理成章地把「伯益」當作客家人的「保護神」。所以將「伯益」稱為「伯公」或「大伯公」。這就是客家人對「伯公」這個名稱由來的一種傳說。

       客家各地設置的伯公龕非常普遍,幾乎每一個小鄉村都有一座土地廟,比中國的城隍廟更為普遍。中國的城隍,是每一座城市的保護神,一般在縣級以上(包括大鄉鎮)的城市才有資格建立城隍廟。而坐鎮城隍廟的「城隍爺」,都有具體的姓名,而且歷代有所不同。一般都喜歡一些對城市有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作本城市的城隍,如文天祥曾經是杭州的城隍,陳化成曾經是上海的城隍,蔡襄曾經是福州的城隍,而其他每一個小縣城的城隍也都由一個具體的歷史人物來擔任。但客家人的「伯公」就不是具體的歷史人物,一般都是象徵性的對上古時代「伯益」的崇拜。

       隨歷史的發展,客家有些地區的伯公也會舉出一些具體的歷史人物來崇拜,最典型的地方就是遠渡南洋馬來西亞開闢檳榔嶼的歷史。檳榔嶼本是南洋馬來西亞北部非常荒涼的島嶼,大概十八世紀中葉(清朝乾隆年間),有客家廣東大埔人張理、丘兆進和福建永定人馬福春三人,共同遠渡來到檳榔嶼,在那裡的海珠嶼定居,開荒種地,發展生產,創建了家園,奠定了生存發展的基業。後來就是由這三個客家人,又陸續引來了許多客屬華僑到這裡來開居創業。這三位最先創業的人,都是熱情和善,對後來的華僑給予積極的幫助和扶持,特別對於一些初到南洋而衣食困難的華僑,他們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同濟堂」 (同舟共濟的意思),幫助這些特困的華僑度過難關,使許多客屬華僑在檳榔嶼都能安心定居,共同開荒建設,終於把檳榔嶼開發建設成為一個非常繁榮美麗的島嶼城市,也成為後來馬來西亞全國第二大城市。

       檳榔嶼的居民人口,絕大部分都是由華僑,特別是客屬華僑構建的。現在檳榔嶼通行的地方語言,還是以客家話為主。許多馬來西亞的華僑實業家都是從檳榔嶼發展起來的。所有馬來亞的客家人,都懷念最先來到檳榔嶼創業的張、丘、馬三位客家鄉親。後來這三位客家先賢病逝作古,檳榔嶼的客屬華僑就把他們合葬在一塊石岩之側。為了尊敬他們,不敢直呼他們的姓名,一律稱他們為「伯公」。因為張的年齡最大,又稱為「大伯公」,丘的年齡第二,稱之為「二伯公」,馬的年齡最小,稱之為「三伯公」。清嘉慶四年(1799),經永定客屬華僑胡靖倡議,在這裡海珠嶼的大榕樹下建立, 一座大伯公廟,供奉「大伯公」、「二伯公」、「三伯公」的三位神祇。一方面感激三位伯公對檳榔嶼的創業和對鄉親們的扶持之恩,一方面也希望伯公在天之靈的保佑。此廟現在已成為檳榔嶼的重要文物古蹟,香火非常旺盛。廟內還有清光緒十七年(1890)檳城領事張煜南題寫的楹聯:「君自故鄉來,魄力何雄,竟辟莽榛蕃族姓;山隨平野盡,海門不遠,會看風雨起蛟龍。」壯哉!這裡概括了客家人對「伯公」崇拜的共同心境。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18 13: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