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迄今为止河源工业投资最大的项目——河源电厂建设整装待发
 这仅仅是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一角,在它的东西南北,有近百厂家落户并在建设中。
 工人,这一曾经弱化的称呼,现今正凸显其力量。
 工业的崛起,改变着人们的就业观念和生活习惯。
“现在,买个机器上的螺丝不用再跑广州了。”李先生不无感慨地说。
当今,中国中小企业已是“三十而立”,河源工业也由过去大部分是“五小工业”或作坊式工厂,开始逐步转向现代工业。这是一个跨越,它经历了一个阵痛的过程,在阵痛中坚定着一个信念:思路决定出路。现在,河源人也可以自豪地从河源本土拿出有“中国制造”字样的工业产品。
对于发展工业,有人曾这样描述:“历史上,美国和日本尝试着生产、制造全球需求的一切产品,也尝试着将自己的制造品销往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他们取得了成功,崛起为经济强国。如今,庞大的中国正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尽管实质上还只是加工厂的等级,但如今全世界已经与‘中国制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近30年来最巨大、最持久的一幅图景是:汹涌的人流,从北而南,从西向东,从农村朝城市,从贫瘠往繁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既不是因为灾年饥荒,也不是来自政府行为而发生的人口大迁移,他们,迅速壮大成为产业工人大军。”河源,也正是在这种发展工业的氛围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成就自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成果就是一个佐证。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河源人近两年经常说的一句话。据市统计局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我市国民经济实现“总量、速度、结构”三大历史性突破。GDP总量超越云浮、汕尾二市;GDP增速全省第一;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这,意味着河源正走出工业落后的低谷,朝着新的方向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