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东客家》描画历史足迹及现代精神

2012-6-2 21:47| 发布者: yanxiuhong| 查看: 1548| 评论: 2|原作者: 刘 毅|来自: 光明网

摘要: 《广东客家》既讲历史也讲故事,既有考证更有分析。在作者看来,客家是一个族群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而客家族群与客家文化的根源在于宗族基础,这与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家族社会无异。

 

      《广东客家》既讲历史也讲故事,既有考证更有分析。在作者看来,客家是一个族群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而客家族群与客家文化的根源在于宗族基础,这与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家族社会无异。举族迁徙,聚族而居,一围屋一大族,祖先崇拜等皆体现出强烈的客家族群宗族印记。对于大规模的长途迁徙,以宗族为核心的社会组织有利于团结,合力面对来自于自然的障碍、异族的侵扰。《广东客家》在全景式描画客家传统民居、祠堂宗祠、农耕景观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外在的物化文化形态的同时,将客家人的精神特质贯穿全书,并认为“客家人的内在气质、思维方式、性格特征,铸造了优秀的广东客家文化精神,它是一种潜在的鼓舞力量。”不单是对广东客家地区,乃至对整个广东的发展和演进均有极大的影响。

       阅读《广东客家》,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则是广东客家族群筚路蓝缕,开基立业的坚韧不拔精神。客家人没有按地域命名,也没有按民族称呼,而是用了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名字——“客家”。客家精神并不是抽象的,而是一种与生存行为和实践活动密切相联的意识状态和意志力量,是客家人在客居情境中以其生存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精神本质。他们不畏跋涉的行者性格,锻造出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最终使客家族群能在山岭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枝繁叶茂。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这样的族群性格和族群精神熏陶下,广东客家人才辈出,精英荟萃,走出了辛亥革命以来545位将军,及晚清以来遍布海内外的228位大学校长。广东客家为广东的发展,中国的繁荣,为人类的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 毅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hd136302 2012-6-2 23:31
客家族群与客家文化的根源在于宗族基础,这与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家族社会无异。举族迁徙,聚族而居,一围屋一大族,祖先崇拜等皆体现出强烈的客家族群宗族印记

这也是我认为的客家人的母系比例不低的原因,不会比当时的“少数民族”母系少或少太多。
引用 namlow 2012-6-3 02:04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12-6-3 02:13 编辑

回复 2# hd136302 的帖子
这是一楼文中没有提到的。客家人对女性母的看点。也没有多大的突破点。
再引用客家人,尤其是大埔人对娘的观点:
大埔豫章罗的迁徒脉络 [转贴 2007-08-02 09:16:43]   大埔豫章罗的迁徒脉络
罗义群
2000/11/12于河南--郑州

...................
无独有偶,在信阳地区潢川县的罗姓群众,也有信仰“娘娘”的传统,  而且其规模更比大埔豫章罗的“娘娘”要大,并且大得多,那里的“娘娘”不再是呆在深闺之中,已经走向广场,稳坐在村庄显要位置的风水宝地之上,并有自己单独的宫殿“娘娘庙” 、“奶奶庙” 。
  “娘娘”是那方神仙 ?为什么她能深深根植于两地罗姓群众的心中 ?暂且搁下,后文再论。.............................
三、 大埔豫章罗信仰娘娘是孝道

    大埔豫章罗供奉“娘娘”是民间信仰之一。民间信仰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他们颇似于原始巫术和万物有灵论的遗存,并且与“世俗生活”分不开;一方面,他们有与宗教现象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不过,民间的信仰没有完整的经典和神统、仪式,不表现为教会的聚集礼拜(congregations),而且象征继承了许多远古的符号。所以不能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相提并论。(见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前文已提到,罗姓的第一源为祝融之后。翻开中国古代史可知,“……祝融亦能昭显大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也。”(见《中国通史》第一卷)这里已清楚地表现出祝融是“神”的形象。其实,祝融是一位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时间在虞舜之前。此时的中国社会发展还处于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度阶段,在母系社会里,族姓从一个老祖母开始,同一族姓的子女都以其祖母的姓氏为姓氏。所以,夏、商、周之前的姓氏,多为“女”字旁,如:姬、姜、姚、妘……等。
上古时代,生产力低下,生产以渔猎为主,部族逐水草而居。男性外出守猎、打仗出没无常;女性在家教养子女。所以后代们的一切美好记忆都从祖母那里开始,因此部族的利益、冲突,也就围绕着以祖母为中心而展开,一切为了祖母,以祖母为荣、为祖母而战。每当战争取得了胜利,奴隶增多了,地盘便也增大了。举行庆祝胜利的仪式,自然而然就会归功于祖母。一代传一代,“老祖母”逐步走向神坛,成了象征,成了符号,作为信仰被流传。被战败的一方,失去土地和奴隶,首领自己也沦为奴隶,或远走他乡。祝融及祝融之后,属于后者,因为他们虽然是古王朝的主体,但没有受封留在中原,而是被派往南方去开拓。他们虽在荒凉的异地,但祖母的形象仍留在心中,也会经过人、鬼、祖先、神的程式作为精神寄托而流传。正如柏拉图(plato)所云:“神若不在,一切皆无” 。总之,不论是得意或失意者,不论尊卑贵贱,他们都崇拜各自万能的祖母。又因为中国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从古至今均是如此。太古时代古老民族的信仰流传数千年之后,各种概念都不是完全精确的。无论我们怎样细致而周密的思考,要令其在当今叙述中符合实际,依然会觉得话语太多或太少。所以不管怎样,祝融的后裔们将“娘娘”作为“老祖母”的化身供奉起来,虔诚地加以信仰,这是一种“孝道”而不是迷信。
大埔豫章罗从长江流域迁徒到韩江流域、珠江流域,并没有终止,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继续发展。他们已经走向东南亚,走向全社会。


查看全部评论(2)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6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