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鍾理和的兒子鍾鐵鈞指著故居的老照片說,「我父親小時候就住這裡。」
「入屋了!」位於屏東縣高樹鄉的鍾理和故居,經客委會及屏東縣政府全力搶救,2011年10月15日歡喜入厝,不只鍾家族人到齊,廣興村民看見老房子重新活起來,更是欣喜不已。
鍾理和的兒子鍾鐵鈞說,他的哥哥鍾鐵民生前積極整合族人的意見,搶救父親的故居,「只可惜整建完工時,鐵民卻無緣見到了。」
鍾理和故居是幢百年的客家夥房,鍾理和與同父異母的哥哥鍾浩東,都是在這裡出生、長大,18歲以後才遷往高雄美濃,鍾鐵鈞還記得過去每年都要回到高樹掃墓,直到現在都還有鍾家人住在夥房裡。
過去這幢老屋十分破舊,莫拉克颱風後,因老房傾塌更為嚴重,在族人支持及縣府、客委會全力奧援下,鍾理和故居歷經2年整修,10月15日終於以原來樣貌重新出現在族人的面前,可惜,鍾鐵民已於數月前過世。
「我的新娘房就是這間」,80歲的賴德妹是鍾家媳婦,她要叫鍾理和為叔叔,10月15日她重回故居,看到當年嫁到鍾家所住的房子,往事湧上心頭。80歲的鍾佐飛也在夥房長大,更是老屋歷史的見證人。
「每到水期,全村猶如臨陣,只要能肩挑的,不論男女老幼,其至黃毛小ㄚ頭都出動了,匯合了人聲、水聲、腳步聲、水桶聲的巨大聲浪響徹了大街和小巷」,這是鍾理和在「初戀」一文描述村落挑水的情景,如今廣興村民讀來,彷彿重回時光隧道。
「這是我們地方的寶」,屏東縣長曹啟鴻說,鍾理和具有俠義精神,他田野調查發現,鍾理和當年曾反對耕地被台糖占領,向台糖據理力爭,為農民發聲,這一部分還待後人記錄,傳承鍾理和的精神。
屏東縣政府表示,日後鍾理和故居部分居住空間,將對民眾開放,讓更多人認識鍾理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