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福建宁化客家正月习俗多

2011-2-17 10:59| 发布者: huangchunbin| 查看: 2023| 评论: 0|原作者: 三明在线|来自: 三明在线

摘要: 正月习俗应从大年初一开始。客家人很注重初一开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一年一度的春节款款而来,与这相生相伴的正月习俗异彩纷呈,绚丽多姿,而闽西北客家祖地宁化的正月习俗更是趣味盎然,风采别具。 正月习 ...


      正月习俗应从大年初一开始。客家人很注重初一开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一年一度的春节款款而来,与这相生相伴的正月习俗异彩纷呈,绚丽多姿,而闽西北客家祖地宁化的正月习俗更是趣味盎然,风采别具。

      正月习俗应从大年初一开始。客家人很注重初一开门的习俗。当年三十合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后,长辈给晚辈分发“压岁钱”,便敬天神、放鞭炮、点岁火、守岁,“关大门”入睡。年初一凌晨就要起来“开门”。“开门”是一年当中的头一件大事,带有“兆头”之意,预示着新的一年里运气的好坏,多由年纪大的长辈来做。放鞭炮是开门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活动。各家各户都早早准备了又长又大的炮仗。初一清晨,鞭炮不熄,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一早就把热腾腾的过年气氛烘托出来了。开过门大家都起床后,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长辈也祝孩子们快高快大、学习进步。之后,便是早餐,有的吃素,有的吃荤。素餐主要有团圆汤丸、红枣、花生、糯米甜饭等,也有用芹菜、萝卜丝等煮米茶吃。宁化等地食荤者,一定有一盘白斩鸡和一碗“长命菜”,家中最长者和最小者吃鸡腿。还要斟上酒,意味一年伊始,有酒有肉,“有吃”的吉兆。无论荤食、素食都不吃粥,且不能喝米汤,俗称“初一喝汤,出门下雨”。

      值得一提的是初一这天禁忌颇多。说话要格外谨慎,逢人只说吉利话。同时忌打破杯碗,如打破了,就要连声说“开万金!开万金!”因为客家话“碗”与“万”谐音。还忌扫地,若扫地则认为会把“财气”扫掉。而且还禁忌下地干活,不洗衣服,不挑水,不做针线活等,以象征新年不至“辛苦”、“劳碌”,以寄托祈福之意。就连早饭也都不煮的,因为年初一不能笊饭,只把除夕前一天用大饭甑笊的“岁饭”热了吃,这叫做“吃压岁饭”,表示“岁有余粮”。

      在宁化乡村年初一不出远门,不请客。而在城区年初一一大早就走家串户拜年。上门拜年,主人就会笑吟吟地敬上一杯桔饼汤,口称“吃了吉吉利利,万事如意”。至亲者,还要给主人最老的或最小的红包,小孩上门,主人要给红包、桔子或糖果以及鸡腿。
  初一,“敲锣打鼓”是乡村主要的娱乐形式。无论长辈、晚辈,都凑在一起,围坐在门坪、晒谷坪、井台边或众家厅堂打锣鼓,用喧闹的打击乐器来营造节日欢快、热烈的气氛。

      初二“转外家”。客家人称初二为“年下日”,可以出门走亲戚、做客了。特别是做媳妇的有“转外家”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媳妇们都穿着打扮一番,回娘家去探望父母兄长。如果是新婚不久的一般都与丈夫同去。去时要带上鸡腿、果包,以孝敬父母。在宁化初二开始,各家分别宴请“姑婆大姐”,请“新年饭”。而在闽西客家却有“新正祭墓”的习俗,各家各户纷纷备上三牲、香烛,上祖坟扫祭。比清明扫墓显得更普遍,更隆重,体现出敬祖念宗之情。

      初三为“穷日”。客家人把初三称为“穷鬼日”,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一般都不出门访亲办事。

      初五“开小正”,也叫“出年界”。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再次敬天神、放鞭炮。种地的这一天开始干农活;开店的就开店门营业,圩市买卖也热闹起来。

      初七“人日”吃“七种羹”。“七种羹”是取芹菜、大蒜、葱子、韭菜以及鱼、肉、米果等七种菜放在一起煮,初七早上全家一起吃。取意是:吃了芹菜更“勤快”,吃了大蒜会“划算”,吃了葱子更“聪明”,米果寄团圆之意等,实际上是借菜寄以美好祝愿。

      十五“开大正”。客家人称“过上年”。此日起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全面恢复正常。这一天和各地一样庆元宵节,家家户户又是杀鸡买肉,庆祝一番。宁化客家人最普遍的是吃“松圆”(以豆腐、地瓜粉、猪肉、冬笋等烹制而成),寓意一年光景宽宽松松。

      透过客家正月习俗,环顾正在欢度的兔年春节,您是否感受到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7 01: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