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海南儋州客家人古韵迎新春 大年初一只吃斋菜不杀生

2011-1-31 10:21| 发布者: huangchunbin| 查看: 2732| 评论: 0|原作者: 郑邦京|来自: 商报

摘要: 南丰镇上的客家骑楼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客家人有着族亲团结、尚礼好客的优良传统,他们过年更有着浓郁的亲情。   儋州是海南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兔年新春来临之际,商报记者走进儋 ...

    南丰镇上的客家骑楼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客家人有着族亲团结、尚礼好客的优良传统,他们过年更有着浓郁的亲情。

  儋州是海南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兔年新春来临之际,商报记者走进儋州那大、南丰等客家人聚居地区,一觅客家人那古韵又充满时代风情的年俗文化。

  客家年味 人勤物丰迎新春

  经历漫长的历史长河之后,儋州客家人过年习俗也潜移默化地出现了新气象。

  1月28日,记者赶往位于松涛水库旁的儋州市南丰镇,途中穿过成片“绿意”,不时可看到一个个文明生态村。镇上的道路已铺上水泥,而老旧骑楼已披上新装。

  路旁,两间瓦屋之间一片翠枝绿叶红花,竞相摇曳。原来,这是一家农家乐——“南丰龙尾渔家乐”,农家乐的主人邓冠钦说,他们是从福建迁徙的客家人。这里是他的家,花草盆景都是他种的。在春节之前,他开设了这个农家乐,是为了春节期间接待亲戚朋友,同时也趁此机会发展“庭院经济”。

  “党的富民政策就是好,渔民有补贴,老人老有所养,而现在的创业机会很多,只要肯干,动脑子,就会过上好日子。”邓冠钦笑呵呵地说。

  儋州正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式的生态旅游经济产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南丰镇正打造松涛(天湖)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度假区,构建文明生态旅游镇。

  勤劳的儋州客家人,他们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同时,也给自己“过大年”披上了绿装。

  客家特色 无腊肠不像过年

  春节将至,儋州那大镇武后村的客家人叶建伟正忙着晾自腌的腊肠。这腊肠可是儋州客家人过年的必备美食,远近闻名。对于这里的客家人而言,无腊肠不像过年。

  腌制腊肠自有一番讲究,须在腊月干燥的天气腌制晾干。叶建伟说,10月份左右,就要从市场买回茴香、桂皮等几种香料,泡在50多度的二锅头酒里(有人泡一年,越久越入味)。腊月初,开始腌制腊肠。把瘦的肥的猪肉混合剁碎,倒上已泡好的香料酒,再加些白糖和盐巴,搅和后,将猪肉塞进已经清理干净、刮薄的猪小肠里,再晾到外面晒干或风干。“最近天气冷,我只能放在水缸里边蒸”。

  记者注意到,一水缸上面架着几排腊肠,水缸底下生着火红的木炭,被蒸滴下的腊肠油正往火炭里滴,冒出一股股烟气。

 

  香美的腊肠,腊月的年味。

 

  客家古韵 红红火火过大年

  “今年的收成好,因此买的年货比往年多,估计不少于5000元。”南丰农场叶建年笑呵呵地说,目前的橡胶价格飙涨,是个好年头啊。

  儋州客家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橡胶。橡胶,让儋州的客家农民富裕,新农村的客家小洋楼、小汽车多了起来……

  儋州客家人在建设美好家园征途中,迎来儋州新一轮大发展时期。据儋州市发改局的统计显示,2010年2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率为历年之最。儋州市要巩固水稻、橡胶、甘蔗、花生“老四样”,大力发展瓜果菜、畜牧养殖、花卉种植、养虾养贝“新四样”。花卉产业是儋州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年新机遇,儋州客家人也在奋发,也在寻找新的经济支撑点。习俗在变迁,时代在奋进,过大年更红火。

 

 买春联

 

  除夕 “上红守岁”

  客家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便是“过年”,一般从“入年界”(腊月二十四或腊月二十五)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才结束。除夕前,邓冠钦一家就要“扫尘”、办年货。除了腌制腊肠外,年糕亦是客家人过年常备的“守年”物品,用米粉和红糖蒸制的年糕为大圆饼状,宛如小汽车轮胎般大小。蒸好后贴上一小方红纸,摆在客厅直至过完元宵。

  除夕这天上午,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贴春联和小红纸、门神,这叫“上红”,一般都由男人们赶在中午前完成,主妇们则忙着准备年饭。中午过后,人们到祖公祠堂烧香拜谢祖先,再去拜土地庙(土地庙在村边,旁边有古树)。年团圆饭从下午3时或4时许开始吃。

  “吃饭前,长辈要给小孩子和未婚青年发放红包。”叶建伟的父亲叶火保已76岁,他告诉记者,客家人有守岁辞旧岁的习俗,除夕夜家家灯火明亮,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守岁”,一直到午夜零时燃放鞭炮烟花迎接新年的到来,有的则通宵达旦。客家人过年,家人即使在外,也要尽量赶回家团聚,一起饮酒吃年夜饭过大年。除夕之夜,还要在客厅里点上一盏油灯,直到天亮,这预示着来年吉祥平安,万事亨通。

  初一 吃斋菜不杀生

  大年初一零时,客家人开大门放鞭炮,这叫“迎财神”,男女老幼互相拜年祝福。新年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先人称之为“三朝”。古时客家人初一早上,要按历书中所说的吉利方向出行,以迎喜神。

  “大年初一早上要去祖公祠堂烧香拜谢祖先,这一天吃斋,意为可化解一年之‘灾’,不杀生,吃些粉丝、萝卜之类的清淡之物,用植物油煮菜。”76岁的叶火保说,这一天可以出门,但不能到别家拜年,饭后家里人相互“恭喜”。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嬉戏。

  “在我们这边,春节前不久建新房的,大年初一早上,亲戚朋友就要来贺喜,或送‘福’字或送贺礼,新房子的主人要办几桌酒接待,这叫‘闹房’。”邓冠钦说,此外,从除夕夜至正月十五,忌讲不吉利的话,也不能说脏话。

  初二 凌晨起床拜祖

  “老传统是年初四才‘开年’,出门拜年,但由于初五要工作,所以改在初二‘开年’,有少数客家人是在初一‘开年’。开年之日要拜土地公。”叶火保说,他村里大年初二是“开年日”,客家人各家各户要凌晨起床,越早越好,一般是在凌晨4时或5时,带鞭炮、香火、香烛、煮熟的全阉鸡、猪肉、茶、水果、酒等到祖公祠堂敬奉祖公,再去拜土地公。

  初三是“送穷鬼”的日子,这天家家户户都清扫垃圾,意味着“穷去富来”,这天一般都少有人出门,也不过门作客。此俗今已渐淡出。

  元宵 纪念冼太夫人

  南丰农场50岁的叶建年说,拜年活动一般会延至元宵后,甚至正月底。南丰镇上客家人则是在正月十五敲锣打鼓纪念冼太夫人。

  客家人主要集聚地的儋州那大镇石屋管区富豪村、南丰镇镇上和那大镇洛基塘坡村,牛路窝村、江头村、力乍村等村,每逢元宵节,都会有“神像”巡街活动(那大镇武后村这几年是在正月初十敲锣打鼓“游神”),当地的村民把这当成一个特大节日来庆祝,在那天比谁家的客人多,谁家的鞭炮鸣放得久。

 

  链接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

  过去,海南岛上曾流传这样一句话“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

  客家人渡琼,始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至1619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目前,在海南有20多万客家人。

  客家话是海南岛八大方言之一,且以儋州那大为著,比较集中的在那大方圆数十里。今日的那大不仅是海南西部重镇,也是渡琼客家人聚居的中心,所以,那大地区流行客家话。儋州市南丰镇一直被誉为“客家镇”、那大胜利路一度誉称“客家梅县街”。客家话分布在那大镇及其管辖的石屋管区、侨南管区、白南管区、红南管区、新屋村、菜园下村 、合罗管区、前进农场、雅拉农场包括现在归属那大的原洛基镇的洛南、炮龙、茅园等村,还有兰洋镇、南丰镇、和庆镇。

  被客家文化同化的儋州地区有:西联农场、侨植农场、两院部仔、军屯管区等,现在大都讲客家话。

  客家话是从明代梅州流传到儋州,按照梅州客家山歌传统唱法,用客家方言演唱。流行在儋州那大的梅县街和南丰镇、兰洋镇、洛基镇等乡镇。

  儋州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村子生长一棵古树,并且村子周围一定有座“安龙山”(这山是不能开垦的,村民已经在这山上安了一条龙,一直保留山上的植被原状,按照现在的科学原理,应该是村子蓄水源的地方,这也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从中体现了古老的客家人早就意识到了环保观念和地理观念协调)。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2 13: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