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一声“打翻滚哟,进财源噢”,将已捣烂成团的米饭翻个身。

“打爆竹”:将黄元米馃搬起来打下去,响声越大代表越吉祥。

腰扎红布的男子齐心协力把米饭捣烂。

打黄元米馃前,先把石臼放在祖庙里,烧香祭祀。

刚打好的黄元米馃又软又香,引得人们围上前来争先品尝。
黄元米馃是赣南客家人独特的食品,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间就被列为贡品。原以赣南产的糯性大禾米为原料,现多用软性杂交米。
打黄元米馃是赣南客家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多个青壮男子腰扎红布,手持用木棒做成的黄元棍,围着石臼轮番打黄元米馃,老人、妇女在外圈忙碌,孩子们在一旁看热闹,场面和谐而喜庆。这家打完了,大伙儿把石臼抬到下一家,挨家挨户地打。
刚打出的黄元米馃,用手抓成团蘸点酱油或白糖,即可食用。年前年后,走亲访友,赠送几块色泽金黄的黄元米馃,意寓吉祥富贵。家中来了客人,把黄元米馃切成条块,炸炒蒸煮皆宜,食之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