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委會表示,公園加上跨堤平台經費約6億,近日已開始施作部分基樁,預計明年底完工,最快101年2月開幕。 「算是成功一半!」客家公園好好做聯盟成員潘翰聲表示,客委會願意更改設計值得肯定,但跨堤平台與自行車道都修改了,為何仍移樹87棵?他認為樹木保護委員會指定保留的圓形土丘樹群應予以保留。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位於汀洲路、師大路口,原「兒童交通博物館」處。原設計梯田茶園、單車道及巨大的跨堤水泥景觀平台,欲串連河濱綠地、周邊商圈及寶藏巖。 「北市公園單車都禁入,為何客家公園開特例?」但當時環團要求更改設計。 更改後,包括取消螢橋國中旁的園內單車道,改從師大路人行道施作單車道銜接跨堤平台;原銜接堤外河濱公園、往新店方向的單車道也取消。因跨堤平台改以輕量設計,也減少約1萬立方公尺的覆土。 客委會專員古佳正說,變更設計已聽取環團意見及10月8日都市審議的建議,為保留原生態樣貌,中央廣場的5棵大樹更決定保留;至於圓形土丘樹群木棧道兩旁樹木都會保留,只移走主要通道上的樹。 劉智雄表示,未來公園保留大部分原始生態樣貌,廣場將作為認識客家文化的「入口」,例如新竹北埔的柿餅製作過程、拜天公等客家內涵都將再現,不會是消費性的攤位展售。
|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5-13 19: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