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东莞凤岗排屋和炮楼凸显滨海客家特色

2009-6-6 10:10| 发布者: huangchunbin| 查看: 1649| 评论: 0|原作者: 李春暐 阙道华 何奔|来自: 羊城晚报

上世纪60年代修建水库,淹没了炮楼的地下几层,也造成了一处壮观的水上炮楼


 

  “省政府的智囊提建议来啦!”2009年6月1日,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广东文史学会副会长司徒尚纪、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谭元亨等三名省政府参事应东莞市凤岗镇之邀,前来为凤岗作“文化定位”,也为镇政府响应省委省政府“双转移”的号召“号脉开方”。

  凤岗位处东莞市东南方,与深圳相依为邻。镇内户籍人口以客家人为主。改革开放,带动了该镇经济的飞跃发展。如今,它在强手如云的东莞综合实力稳居前十,经济发展单项位列前五。

  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原有的文化往往保存较好,凤岗也不例外。凤岗镇内有两种有别于一般客家地区的建筑———排屋和炮楼。专家认定,前者是客家建筑继土楼、围屋之后的第三种建筑形态,充分体现了滨海客家文化特色,后者和开平碉楼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区别,两者极具文化价值。

  目前,凤岗一镇就保有炮楼120座,成片的排屋楼多处。密度之大,保存之完好,在熟悉旅游开发的人看来,这些简直是“无价宝”。

  但旅游业从来不是凤岗的“拳头产品”。电子、手机、制衣……当地人数起支柱产业来如数家珍。为何独缺旅游?人们回答,此前真没认真想过世代相守的祖宗产业可以作商业开发。还有一个为人熟知的原因就是,改革开放以后,“三来一补”、“大投资”创造“大收入”的模式实在太好用了。人们在惊叹财富的猛然高速增长时,注意力一时还无法转移过来。

  去年开始的金融风暴,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凤岗。订单减少,外来人口迁出……

  省委省政府“双转移”的号召发出后,凤岗人发现,世代相守的传统文化、老祖宗留下的产业,很可能助力经济的下一次腾飞。

  有文化资源,如何统筹,如何定位?如何建设?他们想到了省政府的智囊团———省政府参事室。

 

东莞炮楼期待城市游客的发现

  凤岗调研也让三参事感到震撼。专家指出,凤岗的炮楼和排屋作为滨海客家特色建筑,其文化价值绝不亚于梅州客家文化和江西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进入新阶段的标记。

  黄伟宗还指出,凤岗2万多的户籍人口,居然有200多个姓氏,有3万多华侨分布在36个国家,“凤岗完全可称作‘客家第一珠玑巷’、‘客侨文化之乡’”。提出凤岗应努力“建一个现代客侨生态文明镇”。

  专家作出的文化定位让凤岗人倍感振奋。镇政府已自身定位为“深圳的后花园”,将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为主体的服务业的一系列规划……凤岗的眼光,已瞄向了前方。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16 20: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