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风情网在线学者:著名文艺评论家、作家傅翔
傅翔简介:
傅翔,原名傅其祥,1972年生于福建连城,1994年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著名青年文艺理论家、作家,曾被多位著名作家学者誉为天才、最勇敢最自由的理论家。为人低调,不事张扬,思想深邃,是圈内颇具影响的极富实力与个性的理论家。文风犀利勇敢,不浮不躁,朴实自然,自成一格,极具深度与震撼力。
1992年起,在国家权威与核心刊物发表文艺理论和思想随笔近百万字,曾获曹禺戏剧奖评论奖、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等多个奖项,文章多次入选各种年度文艺论坛,年度优秀作品选,著有《不合时宜的思想》、《我的乡村生活》、《我们时代的疾病》、《戏剧新思维》等。现供职于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中心。
文集介绍:
青年文艺评论家傅翔,被贾平凹誉为天才、出思想的人。他的理论文章勇敢而自由,犀利而深刻,睿智而真诚,文风简约朴素,深入浅出,极具穿透力,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
傅翔的思想随笔自传则大胆而深刻地暴露了作者童年心灵深处的隐私与黑暗,叙述从容细腻,忧郁深沉,汪洋恣肆,给人高贵、忧郁、纯净、华美的思想启迪与享受。
傅翔主要作品目录
文艺评论: 1、文学:信仰失落之后 《文艺评论》1993、5期 2、世纪末:小说绝望的反抗 《文艺评论》1994、3期 3、通俗艺术的阐释 ──兼谈当前通俗小说创作 《通俗文学评论》1994、3期 4、喧哗与骚动 ──神圣失落的忧思 《作品》1994、3期 5、伊甸园之门(上) ──新时期小说的空间透视 《文艺评论》1994、5期 6、伊甸园之门(下) ──新时期小说的空间透视 《文艺评论》1994、6期 7、伊甸园之门(上、下) 转载于中国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1995、1期 8、文化大众与大众文化 ──兼谈艺术的大众化 《通俗文学评论》1995、1期 9、面对生存:肉体与精神的阐释 ──串读苏童与北村 《文艺评论》1995、2期 转载于中国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1995、5期 10、文坛的祭礼 《文艺评论》1995、3期 11、让灵魂栖息大地 ──文学新状态研究 《文艺评论》1995、4期 12、边缘与守望 ──从吴尔芬看当前小说创作前景 《文艺评论》1995、5期 13、技术主义时代的写作话语 《大家》1995、6期 14、艺术:回到源头(上) 《文艺评论》1995、6期 ──论二十世纪艺术精神 15、艺术:回到源头(下) 《文艺评论》1996、1期 ──论二十世纪艺术精神 16、灵感:苦难与良知的精神 ──论路遥 《厦门文学》1996、4期 17、批评的危险 《厦门文学》1996、4期 18、小说的方向及一种对话 《文艺评论》1996、5期 19、私人档案·三言两语 ──当前小说创作点评 《文艺评论》1997、1期 20、精神困境与文学分析 《文艺评论》1997、4期 21、中国诗歌,在沉寂中兴起 《厦门文学》1998、4期 22、个体人格的自由与超越 ──读黄征辉散文与散文出路随想 《文艺评论》2000、1期 23、时代的病症与作家的立场 《粤海风》2003、3期 24、今时代神圣启示的寓言 ——读北村《老木的琴》 《信仰》网刊 25、深度空间的拓展与当代意识的强化 ——从福建历史剧创作的局限谈起 《中国戏剧》2002、4期 26、自己与自己的搏斗 ——剧作家周长赋素描 《剧本》2002、11期 27、活着的勇气与发现 ——从福建现代戏创作谈起 《剧本》2003、10期 28、剧种化与地方剧种建设 《福建艺术》2004、2期 29、思想的贫困与戏剧创作的歧途 《福建艺术》2004、4期 30、地方戏剧的危机与出路 《粤海风》2004、3期 31、中国文学是没有希望的 《广州文艺》2004、12期 32、“唯漂亮主义”的终结 《广州文艺》2005、1期 33、小说与戏剧的营养 《广州文艺》2005、4期
散文随笔:
1、温泉的自由 《福建文学》1999、9期 2、被谗言淹没的吴起 《文史知识》2002、7期 3、我和北村的交往 《厦门文学》2004、3期 4、我的乡村生活(节选) 《厦门文学》2004、4/5期 5、同桌的女同学 《中学生时代》2005、3期 6、苦难的概念 《开放潮》2005、2/3期 7、一次难忘的作文课 《明日教育论坛》23期
个人专著:
1、《不合时宜的思想》(文艺评论) 21万字 华艺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2、《我的乡村生活》(自传体散文) 20万字 广州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傅翔专栏: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