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宝”镇两江“龙蛋”傲寰宇-风情客家

2007-12-28 18:38| 发布者: level| 查看: 1324| 评论: 0|来自: 东江河畔

编者按

  东江河畔网讯 东江春意浓,笑迎贵客来。值此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作现场会在我市隆重召开之际,我们特组织一批稿件,向八方宾朋集中展示河源地区特色文化,以表达我们客家人的好客之情。

  地处东江与新丰江汇合处的河源是纯客家地区,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客家山歌、紫金花朝戏、和平采茶戏、忠信花灯、龙川杂技等五彩缤纷。其中,紫金花朝戏被列入了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河源集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足迹遗址三位一体,是中华恐龙之乡。自1996年河源发现第一枚恐龙蛋化石以来,迄今已征集、抢救恐龙蛋化石10563枚,馆藏恐龙蛋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一。2005年1月28日已领回“馆藏恐龙蛋化石世界之最”吉尼斯纪录牌匾。

  河源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公元前1万年至4000年,河源市域内所在的东江中上游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公元前214年,秦朝就在这一带设立县治,首任县令就是后来统一岭南并被汉高祖封为南越王的赵佗,县治在今龙川县佗城镇。河源现有新石器遗址、唐代正相塔、宋代龟峰塔、孙中山祖居等宝贵文物,其中,龟峰塔入选国家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河源市第一家“国宝”单位。

河源恐龙世界称奇

  1996年3月6日,河源首次发现恐龙蛋化石,在此后的10年间,河源市博物馆共抢救发掘恐龙蛋化石过万枚,馆藏恐龙蛋化石数量名列世界第一。2005年1月28日,河源市博物馆以馆藏10008枚恐龙蛋化石而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同时,还获得了“中华恐龙之乡”的美誉。目前,据市博物馆最新透露的数字显示,我市馆藏恐龙蛋化石已达13830枚。

  除恐龙蛋化石外,河源市近年还出土了11具恐龙骨骼化石个体,发现了8组共168个恐龙足迹化石,成为世界仅有的蛋、龙、脚印化石“三位一体”的埋藏地,引起了国内外恐龙研究专家的高度关注。经权威恐龙化石专家鉴定,河源出土的恐龙化石均属晚白垩纪时期的化石,距今6500万年。其中8具恐龙化石被专家认定是新发现的窃蛋龙类化石,3具为霸王龙类化石。

  中科院博士吕君昌在美国权威学术杂志《古脊椎动物学报》发表论文将其命名为“黄氏河源龙”,论文指出:“属名为化石产地河源市,种名赠给为发掘和保护河源恐龙化石作出巨大贡献的河源市博物馆馆长黄东先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视察河源市博物馆时欣然题词:“河源恐龙遗址是宝贵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于光远考察时也盛赞:“河源恐龙,世界奇迹”。

  10年间,河源恐龙蛋化石从几枚到一窝窝,再到成千上万;从拥有蛋到打破“有蛋无龙”常规,从“龙蛋共存”到与恐龙足印化石“三位一体”,书写了一个个惊世奇迹。近年来,河源市在全力保护恐龙化石资源的同时,也加大力度探索和推动“恐龙文化”的开发利用。以“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华恐龙之乡、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定位,加大宣传力度。2005年4月9日,市政府举办了“2005年河源国际恐龙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及世界上最权威的恐龙研究专家对河源恐龙化石进行论证、研究与评估,让河源市的恐龙资源通过这次研讨会进入国际学术研究及开发利用的视野,提高河源恐龙资源的国际地位与知名度。

  根据张德江有关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政策措施,积极规划建设一个集恐龙科研、考古、科普教育、旅游于一体的基地。如将“恐龙文化”的名牌作为河源市发展新型工业和旅游经济主打的“四张牌”之一。

  随着恐龙知识的普及,人们对恐龙的模糊认识逐渐得到澄清。“开发恐龙文化,打响世界品牌”是拥有世界级恐龙资源的河源人十年来的追求,而恐龙文化的内核和特质就是想象和梦幻。2006年12月28日,河源市举办纪念发现恐龙蛋化石10周年系列活动,“恐龙梦幻世界”主题故事雕塑草图的主人公元元与市民见面了。目前,新丰江恐龙文化堤廊“恐龙梦幻世界”项目正在着手打造,有专家称,该项目是河源恐龙文化建设的精美平台。

  目前,恐龙热正在不断地升温,被誉为“中华恐龙之乡”的河源名声越来越响亮。

龟峰宝塔传说神奇

  龟峰塔位于河源市区的龟蜂山,面临东江与新丰江交汇之处,因其建在一个酷似大龟形的独立山头上而故名。

  龟峰塔创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属佛塔,历来被列为“河源八景”之首,又享有“东江第一塔”美誉,为广东省首批公布重点保护文物之一。2006年6月,龟峰塔入选国家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河源市第一家“国宝”单位。

  传说神仙因同情终年为水所害的河源人,萌发了恻隐之心,在新丰江与东江汇合的地方放了一只大水龟,让它变成一个山包,然后建一座塔以镇水妖。故此山称为龟峰山,塔名曰龟峰塔。

  龟峰塔塔平面为六角形,第一层外边长为4.8米,内边长为1.6米,墙体厚为3.3米。通高42.6米。塔正门向东,塔外观为7层,内为14层,一明一暗,犹如竹子?熏节节上升,层层收分。各层设有杉木楼板加铺方砖,其中暗层有穿墙上下两个门,四个佛龛;明层有一门上另一层平台和五个门孔通外边平座栏杆,沿阶梯旋绕而上,可登塔顶层。平塔属青砖结构,平座和出檐均用隔层狗牙砖叠垫出挑,出檐较其他塔宽而厚。平座设有木栏杆,每层六角均有角柱,柱间饰横架栏额相连,为典型宋代仿木楼阁式砖塔。每层塔檐现改用灰色琉璃瓦,施瓦当滴水,角梁下悬挂铜钟。龟峰塔久经风雨侵蚀,塔顶已失,台基被堆积尘土埋没,塔檐与平座崩塌,瓦面无存,塔内各层原有木楼板亦已毁尽。1989年河源建市后,在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着手重修。

  重修后的龟峰塔更显得庄严雄伟,瑰丽拔秀。登上该塔凭栏四眺,新老市区一览无遗。

忠信花灯流光溢彩

  忠信花灯据传始于明末清初,在忠信地区(连平县南部六镇统称)民间流传了350年。在雍正八年(1730年)卢廷俊纂修的《连平州志》卷二“风俗篇”记载:“上元喜簇花灯作龙狮各种戏舞唱采茶歌……”。(“上元”即是元宵节)。从记载那年开始,说明花灯习俗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了。又经专家对民间艺人收藏的花灯纹样印版进行鉴定,证明是清朝产物。一直以来,忠信花灯秉承了中原灯彩艺术之精华,经过历代老艺人的实践创作,使得忠信花灯具有独特的风格。2006年5月,忠信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忠信花灯主要分布在连平、东源、和平三县与忠信周边的邻镇,它设计新颖独特、造型美观、制作精致,是忠信民间集绘画,剪纸、书法、对联、诗词、编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忠信花灯有十多种类型,每种又有各样规格之分。其特点是上部有灯盖,挂有灯联、灯带,下部有灯衣、灯裙。有秀才灯、壮元灯、宝莲灯、宫廷灯、参灯、龙凤灯、五福灯、百公灯等。

  忠信花灯流光溢彩、层层掩映、美轮美奂,极具观赏性。在卷舒有致的纹样里,寄寓着民间百姓的美好愿望和祈盼。在吊灯习俗里,蕴藏着人类繁衍的内涵,充分体现了忠信花灯的人文价值。

  “赏灯”是忠信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正月十至十八这段时间,凡生有男孩的家庭都要为孩子“赏灯”,以示吉祥,赏灯仪式有“上灯”、“暖灯”。“上灯”时间一般是在初十或十二、十三不等。灯期结束的仪式叫“暖灯”(又叫花灯),一般定在正月十八日。

  忠信花灯主要表现三大价值,一是艺术价值。忠信花灯采用工艺美术的技巧和特有的制作形式,经过装饰加工,成为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工艺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二是观赏价值。忠信花灯以工艺美术造型手法进行制作,使造型的格调和态势呈现出别致、独特。其造型美观,制作精致,色彩丰富,装饰花样千文万华,图案栩栩如生,使人赏心悦目,情趣盎然,将寓教于乐的精神融入了花灯之中。三是人文价值。忠信花灯蕴含着一种人类繁衍、生存而奋斗的哲理,蕴含着人们的信仰和崇拜。通过“赏灯”仪式,人们祈盼自己的孩子能光宗耀祖;祈望家庭尊老爱幼,四世同堂,崇文重德,薪火相传。

紫金花朝风流百年

  紫金花朝戏演出场面 (本报资料图片)

  花朝戏是河源市紫金县的古老戏剧,剧情多取自民间,服饰俱是传统的客家人穿的大脚裤、小褂、头帕、围裙等,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饱满,表演程式源于劳动生产,有唱、念等。在乡里民间,但凡有大的活动,如神庙落成、红白喜事等,都会请花朝戏班演出。

  花朝戏是我国独一无二的稀有剧种,2006年被列入了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已有百年历史的花朝戏,由一种被称为“神朝”的祭祀活动演化发展而来。花朝戏的基本结构属于曲牌体,是用紫金客家方言演唱的民间小戏剧种。花朝戏唱腔曲牌有100多种,主要由神朝腔和民间小调构成。唱词以七言四句一阙居多,全部由演员用本嗓演唱。演唱特点是一人领唱、众人帮腔,唱念结合、灵活自由。道白口语化,常将快板穿插其中。花朝戏的角色分生、旦、丑3个行当。表演动作以扇花、手帕花、砻勾脚、穿心手为特色。传统的伴奏乐器有唢呐、胡笛、二弦、椰胡、木鱼、高边锣、单打等。花朝戏的传统剧目有80多个,大都反映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反抗压迫、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上世纪初,花朝戏的出现深受闭塞乡村民众的喜爱,从而催生了一批流动演出的戏班子。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花朝戏最兴旺时,有戏班19个、艺人100多名。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大部分花朝戏班解体,艺人或逃难异乡或弃艺归农,花朝戏濒临湮没境地。

  新中国成立后,花朝戏重新恢复演出。经过几代艺人的努力,花朝戏已成为日臻成熟的地方小戏剧种。

龙川杂技艺惊海外

  梅花香自苦寒来。龙川杂技团之所以享誉中外,与他们刻苦的训练分不开。 (本报资料图片)

  龙川杂技团是我省唯一的县级杂技团,先后获得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杂技发展创新奖等奖项,并多次代表广东参加全国、国际演出。

  龙川杂技团起源于龙川县车田镇汤湖村。1955年,该村一杂技班参加龙川县春节业余文艺汇演后,组建成龙川雄飞杂技团,声誉渐起。1970年春,惠阳地区将龙川杂技团改名为惠阳地区杂技团。1973年恢复“龙川杂技团”名称。

  近年来,该团先后到过日本、美国、新加坡、毛里求斯、韩国、越南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地区演出。其中,上世纪90年代,该团曾五渡扶桑,走遍了整个日本,有两次演出的时间都长达一年。2004年越南顺化国际文化节,越南通过我国驻越南大使馆邀请该团参加。

  全盛时期龙川杂技团一年需演出300多场,1977年到海南岛演出了一年时间,当时的一张戏票才卖2角钱,但一年演出收入却多达13万元。

山歌唱出深情无限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在我国民歌中独立一支。

  客家山歌是客家地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男女通过唱山歌互相倾诉衷肠,由此,唱山歌慢慢形成一种大众化的娱乐。

  客家山歌常常运用比喻、双关、起兴、重叠、直叙、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各种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以生活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艺术风格独特、语言通俗易懂而深受大众的喜爱。

  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个四方面。一是感情浓烈、想象丰富。二是形象鲜明、意境清新。三是抒情叙事、浑然一体。如,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细致刻画了男青年对情人既关心又怕羞的复杂心情。四是感物及事、自然流畅。如,新做大屋四四方,做了上堂做下堂;做了三间又三套,问妹爱廊唔爱廊(郎)。山歌借客家人的住房的结构试探恋人的意思,寓意含蓄、贴切生动。

  作为纯客家地区的河源市,在全市城乡,客家人基本上都会唱山歌,特别是老年人格外喜爱唱客家山歌。近年来,我市民间文艺家收集、编写了一些客家山歌并编撰成册,先后出版了由刘暹辉编著的《客家山歌一千首》、吴木编著的《河源客家情歌精选》等书籍,颇受读者喜爱。

“兴王之地”古迹犹存

  龙川佗城是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地”,也是赵佗开发岭南的“试验田”,可谓岭南政治、历史、文化的发祥地。

  赵佗之所以选定佗城为龙川治所,是因为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它处于赣、粤、闽的交界地带及东江、韩江分水界附近,进可出江西通往中原,退则易守难攻。行走在佗城大街小巷中,现代城镇的景象掩盖不住历史的印迹。

龙川故城

  原称龙川城,又称“龙川旧基”,1941年为纪念龙川县首任县令赵佗,改名为佗城。赵佗时代的老城为土筑,方形,城垣周长约800米,东南西北各辟有城门,城内有赵佗井、老城街、赵佗故宅、赵佗台、赵佗弩营等主要建筑。现仅存墙基遗址。

越王井

  位于佗城中山街,是赵佗任龙川县令时开掘的汲水井。因赵佗后来受封南越王,故后人称之为“越王井”。据专家介绍,像这样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井,在岭南乃至全国都十分罕见。越王井曾长期被附近居民的柴草所掩盖,甚至险些被填埋。近年当地政府加大保护力度,为越王井修起了一个鹅卵石台基,增加了一个石雕井台,并以铁栅覆盖井口。

南越王庙

  位于佗城中山街,为奉祀赵佗而建,始建年代已不可考证。据《龙川县志》记载,越王庙分别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72年)和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两次重修和改建。清代重修的越王庙主体建筑犹存,庙门上端由清代龙川知县胡一鸿题写的“南越王庙”阴文楷书石额镌仍然完好,整庙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

百姓街、百家祠

  秦始皇为平定岭南,从中原调集50万将士征伐、戍守百越,而且“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至岭南,成为岭南最早的中原移民。龙川作为从中原进入岭南的一个重要据点及赵佗的发迹之地,成为这批中原移民的集中居住地。仅有4万人口的佗城镇竟有179个姓,某些村落、街区几乎家家不同姓,这一现象在国内十分罕见。而且,佗城至今保留着48个古老祠堂。有学者认为,这正是秦代中原人大举南迁并在岭南定居的历史见证,意味着举世公认的唐代南雄珠玑巷移民史还可以提前近千年。

                              (戴珍、张敏娜、林燕翔)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9 05: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