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城市形象定位凸显生态环境新优势

2007-10-9 13:10| 发布者: level| 查看: 3457| 评论: 0|原作者: 何明亮|来自: 河源日报

         城市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已抒写了5000多年历史篇章。作为“城”与“市”的结合,城市是一个地区的心脏、眼睛和窗口。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城市已成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领航军,有人更大胆论断“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当前,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表现为城市实力的竞争。做好城市规划,选准城市定位,已成为城市发展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城市今后发展的方向,而且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能否突出自己的特色,获得新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

    自公元前214年南越王赵佗选中美丽的东江河畔作为定居点以来?熏河源客家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把人类文明和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谱写了一曲2000多年来“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文明诗篇。传承着这样的理念,在河源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之际,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并以“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八个字浓缩河源独特的个性与魅力,以历史和环境两大优势铸造城市名片,吹响了后发河源要在城市发展浪潮中奋勇前行的号角。

    河源是岭南客家人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名副其实的客家古邑。龙川县始设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赵佗为首位县令,至今有2221年历史,是广东最早立县的四个古邑之一。“山水环绕,绿色相拥,环境优美”的客家古居“苏家围”就是早期先民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例证。

    “万绿河源”是河源的品牌形象,而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则是这一称号当之无愧的“掌上明珠”。河源地处东江中上游,东江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河源,其中河源段长254公里,占东江全长的45.5%,河源全市87.5%的地域属东江流域。华南最大的两个水库——新丰江水库和枫树坝水库也分布于河源境内,其中新丰江水库总面积达370平方公里,库容达139亿立方米;枫树坝水库库容为19.4亿立方米。我市非常重视水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和“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发展目标和理念,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园区式、低污染、效益好的工业项目,严把环保准入关,强化环境保护监督管理。2003年以来,全市共有200多个电镀、印染、皮革、造纸等约300亿元的项目被拒之门外;2006年,市环保局对市区55个环境敏感项目实行环保审批公示,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副处以上领导挂钩跟踪服务制度。我市饮用水源水100%达标,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连续4年保持全省优秀,良好的生态环境受到“2007年全国首届生态环境保护神州万里行”组委会考察团的高度评价,并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水乃生命之源,大自然如此厚爱河源,馈赠了丰富的水资源,有力地促进了东江沿岸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为经济社会飞跃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环境优势,也对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河源亦拥有日臻完善的生态保护系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历届市委、市政府也充分认识到河源特殊的生态位置和优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目前,全市建立自然保护区31个,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24个,建立国家、市、县级森林公园7个,市、县级风景名胜区20个,省、市级生态示范村、镇、园、区共25个。各类保护区总面积达2008.16平方公里。全市完成生态公益林36.38公顷,水源涵养林2340公顷,2006年全市完成水源涵养林生态景观林建设共5.19万亩,划定省级生态公益林517万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158.7万亩,约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1/3,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8.2%。全市共创建省、市级“绿色学校”60所,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省级绿色社区2个。同时,河源正在紧锣密鼓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五个城市活动。由于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得力,河源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新丰江、枫树坝水库的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东江干流河源段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II类标准,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2平方米,环境综合指标达80分,市区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由此可见,日臻完善的生态保护系统是“万绿河源”的保障体系,使河源的“万绿”具有可持续性,也是河源经济社会飞跃发展的坚强后盾。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既是对河源环境现状的诠释,也向世人昭示了河源保护青山绿水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需要是子孙万代永恒的需要,“未来的城市应当充分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在当今城市环境严重恶化的情况下,我们既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又要处理好发展与自然的理性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充分利用河源的“金、木、水、火、土”优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保护生物资源、坚持控制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具体落实中,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使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发挥长期效益;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依靠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营造良好的生态建设与保护氛围。

    特色鲜明的城市定位是一个城市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连接广东沿海地区与内地的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河源逐渐成为广东省的生态、交通枢纽。“万绿河源”的城市定位,凸显了河源的生态环境优势。以生态环境品牌渲染河源的城市名片,使河源更具个性,必将增强广大河源人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提高河源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并引导河源走出一条个性鲜明的繁荣健康的城市发展之路。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9 12: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