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彬 发表于 2014-7-25 14:36:31

修水县石崖屋——客家祖先的落脚窝

本帖最后由 古小彬 于 2014-7-25 14:37 编辑


修水县石崖屋——客家祖先的落脚窝
作者:刘以春
      江西省修水县征村乡潭坑村有个上石坳。上石坳有个黄荆埚。黄荆埚上有个石崖屋,又称古家崖。      离上石坳不远处就是下石坳。古今传名的东浒寨和东浒寺座落在下石坳。这里有南方罕见的四方竹林。古寺清风、翠竹摇影、五马归槽、寄马石椿、银子孑、油盐石、和尚脑等,景点相连,形成一个天然风景区和旅游胜地。      传说几百年前,有个武举带有上千人的队伍在这里立寨为王,保护了自然景点。又传说在三百年多年前,有个叫新炎的和尚,从云南的西双版纳带来一种四方竹到东浒寺栽种。梅、兰、竹、菊,竹是文人雅士观赏之物,四方竹更是竹中珍品。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形成现在的一片四方竹林。      客家人来到石坳。清康熙十七年(1687),义宁知州班衣锦奉檄招民劝垦荒田山地,告示百姓,宁州田肥地美,水旱无忧,地广人稀,入迁者可以任意插地为界,在此背景下,大量闽、粤、赣(南)等地客家人闻讯扶老携幼,跋山涉水,接踵而来。至康熙末年入迁者已达万余人。初来乍到的客家人受骗上当,来到这个地方,无肥田可耕,无好土可种,只好去山里开荒谋生。第一件事是寻找立足躲雨安生之处,找来找去,找到了先想去的是下武乡潭坑石坳的大石崖——石崖屋。石崖屋是个大崖洞,高七米、宽13米,长5.8米,约75.5平方米。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适合人居。客家人筑墙装门窗,当作落脚窝。      在石崖屋居住过的客家迁宁先祖中,有古、刘、罗、李、何等姓氏。凡居住者均做到了勤劳善良、开拓进取、团结友爱,先客让后客。他们日耕晚读,过着极度清贫艰苦的生活。没有田种,只有山耕,开荒种红薯,以暑作主食。有时上山砍毛竹子做篮子、编斗笠为生。打成捆,挑到很远的集镇去换成油盐和大米。客家人很敬重老人和小孩,孝敬父母。大米放在锅里煮熟后,先捞两碗米饭给老人小孩吃,然后加红薯丝。这样就形成了客家人老人、小孩吃捞饭,青壮年吃薯丝饭的优良传统,这种孝道至今传为佳话。      石崖屋为何又叫古家崖?根据《古氏宗谱》记载:古氏迁修水开基祖古宏云,曾在这个崖洞住过。《古氏宗谱》载,乾隆壬午科举人、敕授文林郎、四川保宁府昭化县知县张瑜给古宏云像赞写道:      矫矫外兄,向不侔人。怀芳履洁,徙义衣仁。      广粤发迹,古艾留神。逾越山川,备历风尘。      石坳停骖,箬溪托身。服农力穑,经苦尝身。      田园始创,栋宇维新。交道接礼,睦族和邻。      夫妇熙熙,子孙振振。于乐兄哉,卓越群伦。      住在石崖屋的人,白天忙于耕作,晚上教子女读书,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妇女在切碎白天采来的野草和黄菜叶,准备给第二天喂猪。平时喂猪很少用粮食,只有到快宰杀时,才喂点玉米粉。客家人生活艰难困苦,每天披星戴月,沐雨栉风,但人人都能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奋发图强。所以他们在石崖屋居住的时间不会很长,当有些积蓄时,就会另找地盘,做一栋土木结构的泥巴屋。做屋也分成了三个层次,经济富裕点的客家人做一栋一进三幢的大屋;条件一般的客家人做一栋上下幢的中型屋;存钱较少的客家人做一栋单幢屋。但他们都有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团结互助、热爱国家的社会美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修水县石崖屋——客家祖先的落脚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