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news 发表于 2014-3-13 10:56:02

走進福建龍岩 領略美麗風情


黃素珍 林 煜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2014-03/11/11/rmrbhwb2014031111p26_b.jpg
  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福建土樓·永定景區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2014-03/11/11/rmrbhwb2014031111p25_b.jpg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連城冠豸山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1/20140311/1394479753078_1.jpg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2014-03/11/11/rmrbhwb2014031111p21_b.jpg
  武平梁野山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1/20140311/1394479763812_1.jpg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漳平九鵬溪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1/20140311/1394479773250_1.jpg
  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福建土樓·永定景區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2014-03/11/11/rmrbhwb2014031111p19_b.jpg
  汀州古城牆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2014-03/11/11/rmrbhwb2014031111p24_b.jpg
  國家AAAA級景區培田古村落
  在方圓12萬平方公裡的閩山閩水間,有一個神奇又富有魅力的地方——龍岩。這裡的奇山、秀水、民居、民俗、民風、名城、名人,交相輝映,編織出一幅綺麗的福建西部風情畫卷。  她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大自然的厚愛造就了眾多旅游勝地。素有“北夷南豸,丹霞雙絕”美稱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冠豸山,以其山峻、石奇、水秀、谷幽而著稱,被譽為“放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境”。新羅龍硿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是個天然夢幻的大自然奇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峰巒疊嶂,雲掩霧繞,珍稀動植物繁多,被專家稱作“北回歸荒漠帶上的綠色翡翠,華南虎的故鄉”。  她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長汀那斑駁的古城牆、培田古村落的九廳十八井、上杭李氏大宗祠門前的牌坊、振成樓內眾多的對聯,訴說著客家先人輾轉南遷、艱苦創業的歷史。龍岩採茶燈的優雅,羅坊走古事、姑田游大龍的雄壯與一往無前,更是河洛文化、客家文化的具體展現。這些如夢如幻、如詩如畫的青山秀水以及客家的流風遺韻,令人流連忘返,心醉神迷……
  神奇的山水  這裡沒有嵯峨磅礡、縱橫捭闔的名山大川之宏魄,沒有浩瀚千裡、碧波萬頃的名湖大江之氣勢,卻有“不連崗自高,不托勢自遠”的冠豸奇峰、“北回歸荒漠帶上的翡翠”梅花山和幽奇深邃的天然迷宮龍硿洞。奇山、秀水、幽洞,構成閩西玲瓏剔透、神奇秀拔的山水長廊。自古足涉五洲四海,遍覽名山大川的游人至此,無不流連盤桓,發出“秀色可餐,神奇無雙”的驚嘆。  連城冠豸山  冠豸山位於連城縣內,屬丹霞地貌,它不連崗以自高,不托勢而自遠,外直中虛,方圓四十裡,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冠豸山景區方圓123平方公裡,由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龍湖五大景區組成。集山、水、岩、洞、泉、寺、園諸神秀於一身。  冠豸山有山奇、水秀、谷幽、岩深之神秀。有中開一谷的蒼玉峽,驚而不險的丹梯雲棧,放眼萬裡的一線天,冷風襲人的雪洞,山泉琮琮的蓮花洞。身姿綽約的姐妹岩,撩人遐思的玉女池等。山東南的石門湖像一塊翡翠鑲在險峰岩之中,山環水繞,幽深迷離,乘舟游蕩,雙乳峰、葫蘆港、童子牽馬、大象飲泉、瘋僧帶帽等盡入眼帘,湖光山色令人沉醉。可游覽的景觀有四十余處,摩崖石刻三十九處,令有規模壯觀的亭、閣、寺廟、書院、山房等十余處。  碧水丹山,雄奇清麗,屬奇山異水型丹霞地貌,素有“陽剛天下第一,陰柔舉世無雙”之美譽。  梅花山  梅花山是一座充滿詩意的大山,因地貌多變,如綻開的梅花﹔又因動植物色彩斑斕,似鮮艷梅花﹔更因“梅花十八洞”稱之為梅花山。這裡山巒聳峙,綠海無邊,層林疊翠,薈萃了許多珍貴的生物資源與物種,有“神奇的寶山”、“生物物種基因庫”、“珍稀動植物避難所”、“地質博物館”之稱,與雲南西雙版納、廣東鼎湖山同稱為“北回歸三寶”,是現存華南虎數量最多、活動最頻繁的區域。  徜徉林海間,但見一株株的紅豆杉直指蒼穹,胸徑都在1米左右,樹干青苔斑駁,空隙處露出暗紅色的樹皮。當地人說,到每年農歷十一月初,紅豆杉的結果時期,一樹又一樹黃豆般大小的果實挂滿枝頭,就像一朵又一朵的紅花綴於綠葉之間,紅綠相映,煞是好看,引得斑鳩、竹雞、山雞、長尾鳥等各種鳥禽飛集紅豆杉林,百鳥鳴唱,爭相啄食,熱鬧非凡。  紅豆杉林裡,濃蔭如潑,一頭鑽進去,就像沉沒在歲月的桑田裡,3000多棵紅豆杉,肅然而立,每一個紅豆杉都是詩、都是畫,都是激蕩心靈的歌。  武平梁野山  梁野山被譽為“梁野仙山”,靜謐的梁野山中,鬆風竹韻,泉水淙淙,鳥語呢喃,還有溪流旁聳立的古老水車不急不躁地轉動著石碓,走出鏗鏘悠揚的石碓聲聲,回蕩在山谷間,益顯山的幽靜與深邃,雉雞拖著漂亮尾巴在遠處叢林中悠閑覓食,鬆鼠機靈地在灌木與古藤間跳躍雜耍。萬畝紅豆杉的天然原生群落,楓荷“兩小無猜”地組合著世界珍稀瀕危樹種的半楓荷,再次頑強生存的“活化石”銀杏,平添了這山的奇妙與珍貴。  梁野山的美,美在它的原始與天然,美在它的靜與野。  漳平九鵬溪  置身九鵬溪,山風吹拂,綠波蕩漾,連空氣中也彌漫著清幽的茶香,在此作一番親近自然的暢游,置身在翡翠碧綠的茶園茶叢中,令人心曠神怡。九鵬溪兩岸山勢險峻,古木參天,多是蔥蘢的原始闊葉樹林。原生態的森林環境,造就了幽爽清新的空氣,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  神秘的文化  自西晉“永嘉之亂”始歷五次大遷徙而來的古中原漢人,在相對安寧和平、“山高皇帝遠”的閩西崇山峻嶺中形成獨特的民系——客家。  客家承中原遺風,納中越之秀,得山川之靈,創造了別具一格的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以規模宏偉、凝內御外的土樓為代表,獨秉中原古風的民情、風俗、語言、服飾,怪異而多姿。  一棟樓就是一個村庄,一棟樓就是一個宗族,一棟樓就是一個社會。幾十年,幾百戶,幾百人,聚族而居﹔婚嫁喪葬,歲時喜慶,鄰裡相處,自成習俗,自有章法。土樓裡,宅院內,一代一代,安然和睦,生生不息。  游大龍,走古事,做大福,游大粽,花燈會,“敬祖不敬神”······奇風異俗,剽悍曠古,驚世駭人,為域外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山歌、民謠、俚語、楹聯,歷歷彰顯中原遺風。擂茶、簸箕板、?粑,種種烙印客家風格。  閩西——神秘的客家文化。  永定客家土樓  千百年的客家土樓,名揚天下。她的方圓世界,她的神奇、古朴、壯觀、魅力、震撼人心,博得了“神秘的東方古城堡”、“中國古建筑氣奇葩”等種種贊譽。  如果說永定是一個沒有大門的中國土樓民居博物館,那麼洪坑土樓民俗文化村儼然就是濃縮永定客家土樓的博物館。  洪坑,一個居住著500余戶人家、2000多人的小山村,四面群山環抱。洪川溪清澈、活潑、小巧、蜿蜒,穿村而過﹔站在溪橋上,看青山,如黛,連綿起伏﹔看兩岸,土樓,土樓,雄偉古朴。  這個平常的自然村,就因至今猶存30多座大小不一、方圓各異的客家土樓而揚名天下。村中有富麗堂皇的“土樓王子”振成樓,有最小的“袖珍圓樓”如升樓,有布達拉宮式的奎聚樓,有府第式的福裕樓,還有土牆最厚的景陽樓……其中,振成樓、奎聚樓、福裕樓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們鑲嵌於梯田山谷間、彎曲溪岸上,與山林、小溪、自然村落組成旋律優美的田園牧歌。  汀州古城  中國有兩個最美麗的小城,一個是湖南的鳳凰,一個是福建的長汀。 ——路易·艾黎(新西蘭)  半個世紀前,一位外國友人盛贊長汀之美,傳為佳話。自古以來,達官顯貴、騷人墨客吟詠汀州秀麗風光,亦留下許多華章佳句。  一條江伴著一座城。汀江,客家母親河,穿城而過,流淌著城的興與衰,養育了客家的歷史與文化。長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巍巍聳立,傍依著江的泊泊長流,展現了千百年的滄桑與風雨。  江因城而得名,城依江而建。長汀,古稱汀州,是福建西部、閩贛交界處的一座古城。  古城之美,在依山傍水,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內青山城外田,山水繞城六橋連。八景九門十古寺,萬樹梅林杏花天。”  古城之美,在城。唐宋古跡遍城。  古城之美,在人。多少名人的名字,響亮了一個城市的名字。  培田古村落  30幢明清時建的高堂華屋,20座古祠,5處書院,一條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組成一個連片成群、規模宏大、布局講究、設計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村落。這便是“客家祖地”閩西山區連城一個古老的客家山村——培田。  培田的客家古民居建筑與永定客家土樓風格迥異。如果說土樓是古堡,封閉而堅固,那麼培田民居就是庄園,豪放而優雅。培田民居是繼永定土樓、梅州圍攏屋之后發現的又一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建筑瑰寶。  走進培田,便覺處處是畫。這裡有高高的灰褐色風火牆,飛檐翹角的威嚴門樓﹔或花鳥虫魚或歷史故事或工筆寫意的木刻窗雕﹔寄寓理想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石聯筆畫﹔深深庭院,幽幽小巷﹔畦畦稻田、如黛遠山、逶迤連綿……培田,不愧為人們稱道的畫裡村庄,無處不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
网络来源:http://travel.people.com.cn/BIG5/n/2014/0311/c41570-24596844.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進福建龍岩 領略美麗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