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之蛇 发表于 2013-12-14 21:51:57

就算三明出好茶,也因为“尚书品”行销伎俩而臭名远播!

本帖最后由 闽中之蛇 于 2013-12-14 21:53 编辑

就算三明出好茶,也因为“尚书品”行销伎俩而臭名远播!

“问道客家茶,玄香尚书品”,在广告宣传上,三明茶业公共品牌“尚书品”已经和泰宁县乃至三明大多数县市的“被客家”捆绑,因为凡是质量上乘、符合特定标准、产自三明的茶产品都可向政府申请使用“尚书品”这一公共商标哦。也就是说,三明全部县市产的茶叶,都是“客家茶”!!!可是,三明地区得到公认的只有宁化县、清流大半县、明溪小半县,属于客家。
目前,估计是“自上而下”确定首批10家三明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尚书品”茶叶特许生产企业。这10家企业茶园面积共约2.3万亩,占全市的6.5%。这10家茶企分别为:宁化县春辉茶业有限公司、尤溪县碧叶馨茶业有限公司、尤溪县天顺茶业有限公司、尤溪县光兴茶业有限公司、大田县仙顶实业有限公司、大田县五龙山茶业有限公司、沙县宏苑茶业有限公司、清流县苏福茶业有限公司、永安市天宝岩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泰宁县状元茗茶有限公司。
大田、尤溪、沙县、永安、清流、宁化6县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意思是大田、沙县等重点产茶区也是“尚书品”原产地,都是“客家茶”?同理,凡是来自三明各县市的小吃,都可向政府申请使用“**小吃”这一公共商标吗?联想到沙县小吃的“被客家”成为笑柄之后,贼心不死,今年开始主打“宁化小吃”继续客家推广,“客家”在无耻政客心目中真是香饽饽吗?
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114688936_2630573123_bU+ySHA5CzPK+l1lHz2stqlF+6xCpv2xhGiyuFKhIg1YVw+YJMXNb9wG5C/eCMZB93oLHcwydP8i0RUlYale/s.swf


参考1:

“尚书品”成为三明茶业公共品牌商标
(...长篇文章,“被客家”之处甚多,请百度标题查看...)
http://www.westlaketea.com/contentimages/2013/09/20130907201620_0791333nff.jpg

参考2:

中国普洱茶网讯:9月8日,三明市“尚书品”品牌启动仪式暨中华客家茶馆揭幕,论坛及“尚书品”品牌推介会同期举办,将倾力打造“尚书品”这一公共品牌,树立行业标杆,将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谱写三明茶业新篇章。
举全市之力建立公共品牌,这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都是一大创举。凡是质量上乘、符合特定标准、产自三明的茶产品都可向政府申请使用“尚书品”这一公共商标。
近年来,茶产业成为三明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三明所有县(市、区)皆产茶。茶园面积超万亩的有尤溪、大田、永安、宁化、沙县、清流、明溪、泰宁等8个县(市),其中大田、尤溪、沙县、永安、清流、宁化等6县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市加工量在3吨以上的规模茶厂有630余家,茶农(企业)100亩以上基地有330余个。全市茶生产企业注册商标的60余个,222只茶荣获省名优茶奖,有11家茶企业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
目前,已确定首批10家市级茶叶龙头企业为“尚书品”特许生产企业。据介绍,三明茶业正全面推行“三P”管理(GAP规范种植管护、GMP规范生产加工、GSP规范流通销售)。

hd136302 发表于 2013-12-15 02:48:58

假的终究是假的,

yanxiuhong 发表于 2013-12-15 10:59:01

对,客家认同也必须符合真实,不是人越多越好。嗨,很搞政治的人,就知道假大空,把好事办糊涂。

fangshang 发表于 2014-1-29 21:39:10

政府主导弄经济就这样,商家跟在政府后面“成也政府,败也政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就算三明出好茶,也因为“尚书品”行销伎俩而臭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