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发表于 2009-3-17 23:30:46

“阿聋中”形容一个怎样的人?

如题。“阿聋中”三字只是音译过来的,不一定是本字。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9-3-18 11:14:00

山歌里面有这个形象,大概就是 笨蛋。

level 发表于 2009-3-18 13:51:20

我比较同意兴宁阿哥的看法。不过我那里的读音跟“聋中”完全相同,客家话的变音就是多。

也还有一种称呼“阿聋”,就是形容一个聋耳的人。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阿聋打智炮,又爱畏又爱好。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9-3-18 15:02:43

我揣测是历史上有一个姓钟的聋子,或者耳背者,人称:“阿聋钟”。后来引申为 笨蛋,傻瓜。

聋-龙,梅州客家话多不同音。

Isy 发表于 2009-3-18 18:22:11

窿铳

level 发表于 2009-3-18 22:20:18

原帖由 Isy 于 2009-3-18 18:22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窿铳
解释一下具体的意思。:handshake:

springLGZ 发表于 2009-3-18 22:56:03

涯也认为“阿聋钟”是一个人来个。涯感觉到客家地区给一个特殊的人或事取个外号,便流传开了。涯屋下有“中张”、“柳七”的外号,经常戴到一些人的头上拿来取笑人家。
“中张”其人是精神有问题的人,走路时口里不是念个不停,就是大叫大喊大笑。
“柳七”其人是好吃懒做的二流子,本来家里是不错的,其父母很惯他(独生子),从不用其干活,二老死后,他无依无靠,就上街讨食了。

[ 本帖最后由 springLGZ 于 2009-3-18 22:57 编辑 ]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9-3-18 23:15:49

此外,聋-龙,韵母还不同。前者lung-后者liung

level 发表于 2009-3-18 23:35:00

回复 9# yanxiuhong 的帖子

在我那是一样的韵母。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9-3-19 00:03:29

能区别的,比较古老,照道理兴宁也能区分。
梅县可以区分,可是梅县也叫做a lung zung,而非 a liung zung,可见不是 龙钟。

这个不难吧,问问梅县唱山歌那些人,应该都知道 脉个意思。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9-3-19 11:19:09

龙:兴宁读 liung 阳平

聋:兴宁读 lung 阴平
--------------------
声调,韵母都不同,怎么会混在一起?

我们听到的 是 a44 lung44 tsung44,而非 a44 liung22 tsung44

kenber 发表于 2009-3-19 14:52:19

聾聾中中
雅公介輩也經常會講,係多形容老人行路唔穩嘅意思(就係書面上嘅踉踉跄跄、磕磕碰碰)。到雅D輩人多講做行路中下中下,介“中”指撞,應該係同"中"米嘅"中"嘅意思吧。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9-3-19 15:03:11

踉踉跄跄地走路,我们说 lin lin qin qin

level 发表于 2009-3-19 18:01:24

原帖由 kenber 于 2009-3-19 14:52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聾聾中中
雅公介輩也經常會講,係多形容老人行路唔穩嘅意思(就係書面上嘅踉踉跄跄、磕磕碰碰)。到雅D輩人多講做行路中下中下,介“中”指撞,應該係同"中"米嘅"中"嘅意思吧。

经这一提醒,我倒想起来应该是“砻舂”,舂有碰撞的意思。
舂,撞也。以舂筑地为节也。——《释名》
又如:舂击(冲击);舂撞(冲撞;冲击)
例如一个人写字的时候,会说:唔好舂倒厓。
而砻则是起源于农民用以舂稻谷的一种长槽形器具,作为动词是跟舂的意思相近。

砻舂,一般不会形容走路踉踉跄跄,多形容手脚抖颤,像得了帕金森氏病那样。

纯粹一家之见,呵呵:lol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9-3-19 18:08 编辑 ]

level 发表于 2009-3-19 18:07:21

关于“砻舂”,我又想起一个白话词语“论俊”(音译,lunzun,形容一个人做事不小心,笨手笨脚),应该是差不多的意思。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阿聋中”形容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