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ai 发表于 2009-1-17 23:03:49

陆军大学校长黄慕松

黄慕松 (1884--1937)追赠上将。陆军大学校长。广东梅县人。早年肄业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后入广东武备学堂,毕业后选派去口本留学。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炮工学院。此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任广东黄埔_陆军小学教官、校长。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民军参谋长。民国成立后,被孙中山任命为大总统府军咨府(后改参谋本部)第五局局长。1913年任国防考察委员,曾赴蒙古、新疆实地考察。回京历任陆地测量总局局长。后再度日本。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1918年冬,赴英国留学,并在德法两国考察,历时两年。回国后,任中俄界务公署参议兼中俄会议专门委员,并兼交通部路线审查会主任。1925年5月任军务善后委员会委员。同年南下广州任粤军总司令部编审委员会委员长兼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副主任。1927年6月7日至7月29日代理陆军大学校长。同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师师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8月任参谋本部测量总局局长。1930年再度代理陆军大学校长。不久奉派去英国出席万国航空会议、第四届万国测量家联合会会议、第三届万国航空摄影测量会议,并作为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出席国际军缩会议。1931年12月26日任参谋本部参谋次长。同年12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并被推选中央海外党务委员。1932年9月26日任参谋本部第一厅厅长。1933年4月,28日特任薪疆宣慰使,处理新疆事变,9月任陆军大学校长,同年底任新疆省党部指导委员长,1934年1月奉派赴藏任致祭达赖专使并主持册封大典。1935年3月15日任蒙藏委负会委员长,4月4日任中将,同年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7月29日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委员。1937年3月20日在广东去世,同年4月12日追赠为上将。有《黄慕松先生遗著》。

黄慕松(1883--1937),原名汝海,松源宝坑人,少时广东武备学堂毕业后选派到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炮工学校,回国后任广东黄埔陆军小学教官、校长。后再到日本陆军大学深造,1918年赴英国留学。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任国民革命军参谋长,民国成立后任参谋部第五局局长。
  1913年担任国防考察委员,曾赴蒙古、新疆实地考察,回京后,任陆军测量总局局长。后任中俄界务公署参议专门委员,兼交通部路线审查会主任。
  1925年广州军政府成立后,任粤军总司令部编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27年初,任粤军第三师师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
  1929年8月任参谋本部测量总局局长,首次完成全国军事测量任务,被誉为“中国军事测量之父”。
  1925年黄埔军校高级班副主任,1927、1930年两次代理陆军大学校长。
  193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推选为中央海外党务委员。
  1933年4月特任新疆宣慰使,同年冬任新疆省党部指导员。
  1934年奉派西藏任致祭达赖专使。
  1935年3月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4月任中将,同年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
  1936年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任广东省保安司令。
  1937年3月病逝于广州。国民政府追赠他为民国陆军上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陆军大学校长黄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