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xiuhong 发表于 2008-8-19 18:09:21

关于“文化强县”的八项建议-练建安

关于“文化强县”的八项建议


尊敬的陈书记:
    您好!
    我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干部,承蒙组织的培养,曾任武平县文联副主席等职,2005年8月调入福建省文联《福建文学》编辑部任第一编辑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从文学艺二十余载,作品数百万言,多为记述歌颂家乡人文事象之作,热爱家乡,文如其人。
    欣闻陈书记主政武平后,政通人和万象更新。武平文化界教育界人士更是精神振奋,说陈书记于古典诗词当代书法深有造诣,儒雅之风,可亲可敬。许多旅外乡亲提及,也说是亲民、稳健、务实。
    近日,从武平网站获悉,县委近期的战略要点之一是“文化强县”。在中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文化被提升为“软实力”的今天,此举无疑是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
    在此,我不辞浅陋,献上八项建议,贻笑于大方之家。
    一、大力弘扬“定光古佛”文化
    定光古佛是闽台客家人的保护神,台湾省最大的定光古佛庙是淡水鄞山寺,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是台湾闽籍客家人的总寺,而其祖庙则在我县岩前狮岩,岩前狮岩实际上是“客家佛教文化圣地”。在省委提出两岸关系“五缘六求”的背景下,以“神缘”融合两岸客家同胞亲情,促旅游,促经贸,提高武平形象,大有可为。七八年前,我曾与林善珂先生等10位政协委员提出过《关于组织举办定光古佛“打醮节”的建议》,此后,我与林又在《闽西日报》发表文章呼吁。均无下文。“打醮节”既是有坚实民间基础的民俗活动,也是独特有效的文化载体。县里若有组织有规模地举办,相信将引起省里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王永昌先生对岩前文化颇有研究,具体情况,当有汇报。不赘。
    二、新建武平县城人文景观
    此即在武平县城重要地段树立刘亚楼等五位开国将军和林默函及古代名人李纲、俞大猷等塑像。多年前,省委党史办的武平人钟兆云同志提过类似建议。塑些谁的像,可广泛征集武平内外有识之士意见。此举非惟增加人文景观,对振奋士气,崇尚正气,将发挥长远作用。
   三、重视“百姓镇”旅游开发
   有关“百姓镇”的宣传报道,可谓车载斗量,因此,“百姓镇”名闻遐迩。但是,毋庸讳言,“百姓镇”文化深厚却无景点可观。建议当务之急是:(一)增设“百姓镇” 民俗馆(可利用现存古旧建筑);(二)新建部分亭台楼阁建筑,点缀其间;(三)修复抗倭名将俞大猷“读易轩”(旧址疑在迎恩门城楼)。
    四、进一步加大特色民俗活动宣传
    武北“上刀山过火海”民俗,经过县委宣传部李国潮同志于2001年首先发现并报道后,我在福建省《客家》杂志进行了大量介绍,2004年,我又建议福建电视台的丁娟同志率摄制组进行了系列报道。此后,武平有关单位组织在“南操场”搞了一次大型活动,盛况空前。民俗活动归根结底应存在在民俗村中。因此,加大宣传力度,很有必要。

    五、“山寨城堡”大有文章可做
    此即天马寨、马鞍寨、四姑寨、香炉寨和武北的“五里城”等。“山寨城堡”实为永定土楼始祖。梅县“雁南飞”龙岩“云顶茶园”是新景观。以“山寨城堡”为依托,应该大有文章可做。
    六、落实“武平文化奖”
    此奖为武平文化事业政府奖。我与林善珂等10位政协委员曾有二次提案。据说,县里己此准实施,关键是落实,是制度化、正常化。
    七、组织力量调查全县民俗村
    关键是专家学者牵头,以旅游文化视角观察。
    八、借助电视剧宣传梁野山及“南海国”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梁野山,是武平的象征。陈书记吟颂此山,唱和者众,可见深谙民情。“南海国”也是武平亮点。如何让梁野山、“南海国”走向世界,重要途径之一是借助电视剧媒介。我组织的创作小组曾于1992年创作了电视剧本《刘亚楼将军》,由长龙影视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等摄制后,上了中央台,各台纷纷转播,影响很大。为报效家乡,只要家乡需要,愿再整合力量,完成创作任务。
    以上建议,为一个资深记者乡土作家多年调查研究深思熟虑后发出的肺俯之言。由于水平有限,缺点难免。敬请察纳雅言并批评赐教。
    专颂
钧安


                                 练建安
                           2007年11月5日于福州

                              单位:福建省文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2f5a5001000c4o.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文化强县”的八项建议-练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