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壹 发表于 2008-8-7 00:18:14

爱体育爱生活

爱体育爱生活

    时间距离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越来越近了,这几天,网上网下的各大小媒体,铺天盖地充诉的都是与奥运相关的新闻,让人看起来稍有点“疲劳”。前几天,在这一堵堵密密麻麻的奥运新闻中间,竟然挤有一条稍为吸人眼球的新闻,就是“诗人吾同树在家上吊自杀的新闻”。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自杀”本来早已激不起大部分人的神经(有点讽刺),在这个城市,几乎每天都上演着,当然前提是这个自杀的人不是自己身边的熟人,不然的话,还是会紧张的。所以说,如果不是因为“吾同树”身上背着个所谓“诗人”的称号,恐怕并不能引起多少人的关注,至多也仅是围观几分钟而己,同大多数从“城中村”的出租房上跳下去的红尘男女们的遭遇不会有什么两样。

   然而,正是因为他身上披上了所谓“诗人”的称号,才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加上他据说是因为“供楼压力”而选择轻生的,由此引发了社会对“文人清贫”这个几千年来的老话题的又一次廉价讨论,并因此又一次给“文人们”一次廉价的同情(最后还演变成对房地产商的“道德声讨”)。为什么会说是廉价的同情呢?因为这次关注之后,用不了一天甚至是根本就不曾改变,“文人”们该穷的依然固穷(少数像“余含泪”那样的应该算是例外)。“诗人”怎么了?就应该得到特别优待吗?大家伙还是面对现实吧,尽管现实很残酷,但也相对比较公平,对谁都差不多,不会因为你是什么“诗人”,就待你特别一点,你不去努力的话,一样会混不下去。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所谓“优胜劣汰”,这个社会从古至今就是这样的现实。因此不管是谁都得尽量去适应它,不要做整天做悲天悯人状,仿佛老天就独独对不起自己一个。

   为什么说他只是一个所谓的“诗人”呢?因为这个年代,“诗人”的称呼早已不值钱了,尤其是在网络时代,“诗人”比耕田的人还普遍(因为耕田基本无利可图,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宁愿选择做苦工也不耕田了,所以耕田的人越来越少了。),随便按几下回车,谁都可以是“诗人”。因此,不要以为死了个“诗人”就有多大的了不起,他又不是俄罗斯的“索尔仁尼琴”。

   不要怪我刻薄,说我要对“已死人”不敬。这主要是因为我觉得他这个人死是死了,却并不值得我去同情。因为我觉得他太过自私,只顾自己一时痛快,对家人却全然不管不顾。是他自己一手造成他母亲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据说他的父亲早死,是他母亲一个人靠做苦工把他和妹妹拉扯大,并供他上大学。你说,正当他母亲盼着他尽孝于膝头的时候,他竟然选择了轻生,试问他对得起他母亲吗?对得起他的妻女吗?基于此,就算有一千一万条死的理由,也不应该选择轻生。何况从新闻报道来看,他并无必死的理由,所以我并不同情他,尽管我的同情一样很廉价,但我也不愿轻易送给别人。

   好了,扯了一大堆,都有点离题万里了。不过也不算太过离题,因为之所以扯前面这些,都是为下面这些做铺垫的。“爱体育爱生活”,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爱好体育的话,往往就会爱生活。所以说爱好体育,好好锻炼,使自己的身心都健健康康,远离“自杀”。

   奥运会来了,大家在观看奥运会之余,也应该多多参与体育活动,俯卧撑也好;赛跑打酱油也罢,一切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都可以去参加。奥运的主旨本身就是重在参与嘛,并不是看人家拿金牌才叫“奥运”的,我们在这边自己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也一样可以是“奥运”,或许这才真正符合“奥运精神”吧?

    爱体育爱生活,今天你奥运了没有?今天你参与体育锻炼了没有?朋友,要善待自己的身体啊,毛阿爷说过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平平安安就是福啊!

   好了,啰哩啰嗦的说了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就先写到这里吧,最好祝大家都有阳光般的生活吧,微笑地去面对生活的一切。(QQ:33079930)

       幽壹
2008年8月7日晨于深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体育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