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壹 发表于 2008-8-7 00:15:47

“政治高度”是什么高度

“政治高度”是什么高度

    近来,随着2008北京奥运的日益临近,“政治高度”这个词也开始听得多了起来。几乎什么部门什么事情都能跟它沾上边。哪怕之前八辈子打不着边的事情,奥运来临的时候,也一样能够渗和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一切为了奥运!”

    那末“政治高度”究竟是什么高度呢?它到底有多高?在谈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究竟什么是“政治”。

    根据《辞海》的解释,政治是指:“1、阶级对阶级的斗争。其表现形式为阶级、政党、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关于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实质是一定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斗争,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是经济的集中表现。2、指国事。”

    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在我们老百姓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绝大多数事情是与“政治”完全沾不上边的。

    现在再来谈“政治高度”。按照以往的常识来看,中国的事情一旦跟“政治高度”沾上边,立即就会严重走样。有些明明原本是一件极小极细微的事情,一旦打上“政治”的标签,则性质徒然走样,会被成倍成倍地放大,最后上纲上线,让人不敢辩认。它可以将事情变得很高很高,简直就是一个“突发事件”问题严重程度的“扩大器”。

    例如有些事情本是无心之失,一旦放在“政治高度”的光环下,会立即变为“阶级敌人”在搞破坏。本来放在平时,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失误,一旦上升到“政治高度”,可就立马成了“政治问题”,带上了方向性,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轻则受通报批评,重的话甚至可能成为一生的污点。原来是人民内部矛盾,一旦上升到“政治高度”,就成了“阶级矛盾”。这一点在“文革时期”中尤其如此。

    其实我个人觉得,举办奥运会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它不应成为“扰民”的盛会,它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轻松的盛会。所以完全没必要搞到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扯到“政治”层面上去。诚然,为了办好奥运会,保证一个安全、详和的社会氛围是很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却没必要以牺牲公民的自由为前提。像深圳这种非奥运举办城市,又远离奥运举办城市的地方,有什么必要事事都要高喊“讲政治”,动不动就扯出“政治高度”呢?

   “政治高度”最为登峰造极的 “文革”时期,凡事都能上纲上线,动不动就是“蓄意破坏社会主义”,是“现行反革命”,这就是所谓的“政治高度”,它就可以如此之“高”。那个年代一系列极惨痛的教训已经告诉大家,随便扯出“政治高度”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今天应该引以为戒,加以提防。

    综上所述,幽壹在此我建议各级政府部门:请不要动不动就扯什么“政治高度”了,还是踏踏实实做好手头上的事情吧。毕竟,为奥运做贡献不是靠“吓”出来的。(QQ:33079930)

         幽壹
2008年7月22日晨于深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政治高度”是什么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