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136302 发表于 2008-5-31 17:58:57

朱老总也是乳源客家人

2008年5月30日
朱老总也是乳源客家人
彭卫、赖南坡



多数史料都记载着一代名帅朱德是“四川南充市仪陇县人氏”。然而,民间却也一直有着朱德是“广东韶关人氏”的说法。近日更有传言,称朱德嫡孙朱和平有意“要到乳源寻根”……

  乳源县文史工作者许化鹏等一行11人,于本月初前往朱老总出生之地四川仪陇县考察。根据《朱氏宗谱》记载、朱德回忆录和当地长者的口述,他们认为朱德元帅的祖籍“极有可能就在韶关乳源”。

  清初离粤赴川垦荒

  “是朱老总的老乡来了啊,欢迎、欢迎!”当许化鹏一行来到四川仪陇县文史馆,当地文史工作者得知他们来自韶关乳源,马上热情地拉着众人的手。

  刚从四川归来的许化鹏告诉记者:“仪陇县的客家人,和我们说的客家话基本一样。我们到了那里,就好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

  据许老师介绍,明末清初的移民垦荒政策是朱德先人离粤赴川的主要原因。当年,由于战乱,处于中国腹地的四川人口锐减,耕地大量荒芜。为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粮食生产问题,清初的四位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实施了大规模的移民垦荒措施,从两湖、两广以及江西、福建等十余个省移民到四川定居。移民享受特殊政策,三五年内免交赋税。在乳源西京古道边的梯下朱家陇村居住的朱德元帅的祖先朱仕耀,就是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中,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离开祖居地的。

  宗谱记载迁徙历程

  “朱德先祖是沿着西京古道北上,经湖南、湖北移居四川的,今四川仪陇县的客家人也多半是来自粤北韶关地区。”许化鹏告诉记者,“这并非民间传说,这在《朱氏宗谱》中得到了证实。”

  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许化鹏一行看到了清同治十年(1871年)的《朱氏宗谱》,宗谱详细而清楚地记载了朱德先祖的迁徙历程。

  朱氏始祖朱聪、朱万父子,于明成化年间自闽迁粤。在乳源县龙溪枫树坪、梯下朱家陇定居200多年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朱仕耀“携带家眷移居四川”。

  两地后人共修族谱

  祖辈移居四川的朱德元帅,始终不忘广东,他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一开篇就说:“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

  2000年,朱德元帅的堂侄孙,时任重庆市九龙坡区城市建设局工委主任、高级工程师朱香儒,根据保存至今的清同治十年《朱氏宗谱》中所记载的地址,来到乳源寻根问祖,找到了在乳源的同宗共祖的朱姓族人。同宗族叔一见如故,互通情况,查族谱,拜祖堂,还用客家方言对话。在乳源朱氏族人的带领下,一起到梯下朱家陇村遗址考察。2003年6月,乳源朱姓族人前往四川仪陇探望同宗族叔,两地宗亲共同篡修了《朱氏族谱》。

  故居早已淹没湖底

  朱德祖先迁至四川仪陇迄今,已有290多年。记者与许化鹏等人一起,在当地村民带领下,来到了史料中记载的朱老总祖居———距离韶关乳源县城约35公里的东坪镇梯下朱家陇村。

  如今的朱家陇村除了地名没有变,旧时的一切都已改变了面貌。据了解,当初这里村庄密集,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西京古道贯通其间。由于解放初期修建水库,旧时的鱼米之乡成为人工湖泊,几百年前的祖居地已被淹没在湖底。

  而今,由于水库水位降低,昔日的断壁残垣又重新呈现在世人眼前。这里方圆几公里早已无人居住,一眼望去,整个朱家陇村显得有些荒凉。带领我们前去的村民熟悉地翻开丛生的茅草,可以看见一排屋基与砖头瓦砾。村民肯定地说:“这里就是朱德元帅祖先居住的地方,我从小就听我爷爷说过,我们这里的村民都知道!”

  本报记者 彭卫 通讯员 赖南坡 摄影报道 

来源:羊城晚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08-05/30/content_220049.htm

hd136302 发表于 2008-5-31 18:06:21

“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中,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离开祖居地的。”
——6年后就是入川300周年了。

我都不知道我周家祖先迁到广西是什么时候,估计比朱家迁到四川早一些。

linqifeng 发表于 2008-6-2 11:32:42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06/02/content_212145.htm
朱老总祖居乳源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6-02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卜瑜

朱老总祖居地爬满青藤的古堡。  

  记者日前与许化鹏等人来到了史料中记载的朱德祖居地——离韶关市区约70公里的乳源县东坪镇梯下朱家陇村。上世纪50年代,当地修建水库,近300年前的朱德祖居地被水淹没。近期水库水位不高,昔日的断壁残垣呈现眼前。因方圆几公里早已无人居住,一眼望去,整个朱家陇村显得有些荒凉。只有那被岁月熏黑的残壁、爬满青藤的古堡,在荒草的掩映下依然飘散着昔日的气息。

  本报韶关讯 (记者卜瑜 通讯员赖南坡摄影报道)朱德元帅祖籍何处?国内研究者有说在广东梅州的,有说在粤北曲江的,而也有许多人认为说是在韶关乳源。近日,坊间流传朱德元帅的家人有意到广东韶关乳源寻根。

  乳源县文史专家许化鹏一行近日特意前往朱老总出生地四川仪陇县考察,从当地档案馆的史料以及民间流传的故事,证明朱德元帅的祖籍在韶关乳源。

  朱老总先人由乳源迁川

  许化鹏向记者聊起四川之行,很是兴奋:“我们来到仪陇县文史馆,馆长得知我们来自广东韶关乳源,热情地拉着我们的手说,‘是朱老总的老乡来了啊,欢迎!’仪陇县的客家人和我们说的客家话基本是一样的。”

  据许化鹏介绍,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四川人口锐减,耕地大量荒芜。为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粮食生产问题,刚刚建立起来的清王朝采取了移民垦荒的措施。主要从两湖、两广、江西、福建等十余个省移民到四川定居垦荒。

  在乳源西京古道边的梯下朱家陇村居住了200多年的朱德祖先朱仕耀,就是在史称“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中,于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离开祖居地梯下朱家陇村,携带家眷沿着西京古道北上经湖南、湖北而移居四川的。如今四川仪陇县的客家人也多半是来自粤北韶关地区。

  宗谱详细记载迁川过程

  四川仪陇县档案馆馆藏的清同治十年《朱氏宗谱》,详实地记载了朱氏始祖朱聪、朱万父子从明成化年间自闽迁粤,在韶关乳源县龙溪枫树坪、梯下朱家陇定居200多年后,至清康熙五十三年朱仕耀“携带家眷移居四川”。

  据记载,他们初定居于四川顺庆府广安县龙台寺李家岩,后再迁至仪陇县马鞍场琳瑯寨。朱仕耀与林氏夫人有四个儿子,即开先、满先、兰先、文先。今在仪陇县的朱氏族人,是朱仕耀第四子朱文先的后裔,即朱德元帅的祖先。

  两地宗亲拟共修族谱

  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书中,开宗明义告知世人:“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2000年,朱德元帅的堂侄孙,时任重庆市九龙坡区城市建设局工委主任、高级工程师朱香儒,根据至今保存的清同治十年《朱氏宗谱》中所记载的地址千里寻宗,来至广东韶关乳源寻根问祖。同宗族叔一见如故,查族谱,拜祖堂,用客家方言交流。又在乳源朱氏族人的带领下来到梯下朱家陇村遗址考察。

  2003年6月,乳源朱氏族人前往四川仪陇探望同宗族叔,两地宗亲共同纂修《朱氏族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老总也是乳源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