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xiuhong 发表于 2008-5-27 21:20:04

四川大庄园-丁氏庄园(仪陇县马鞍镇)

http://www.maan.gov.cn/UpFile/2007105202921.JPG 丁氏庄园·景点详细描述 http://www.maan.gov.cn/UpFile/2007-10/5/2007105154129630.jpg丁氏庄园景点详细介绍:
      位于仪陇县马鞍镇的琳琅山脚下,深藏着一座大宅院,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无论从建筑规模还是从建筑工艺的精美来看,都堪称杰作,这就是丁氏庄园。
  丁氏庄园为清末民初当地大地主丁邱南、丁邱玉等四兄弟建造,民国时号称“川北第一庄”。1906年,富甲一方的丁邱南、丁邱玉等四兄弟在琳琅山脚下选择了一块“吉地”。为了建造大宅院,他们从附近县市高薪聘请了技艺高超的石匠和木匠,从设计、修建到装饰,前后共花费了19年的时间。直到1925年,丁氏庄园才全部竣工。
  古代建筑精神的体现
  进入丁氏庄园,只见庄园在整体建造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神和美学追求。
  从整个建筑的格局来看,十分对称匀整。整个庄园占地6800多平方米,进入庄园宽阔的院坝,可见庄园外围呈巨人张开双臂状,中间一排主楼高大威严,楼高二层均有木制晒楼。
  从大门进入,穿过用来接待普通客人的客厅,便进入一个宽大的四合院。院内四面均为两层楼,北面高于东、南、西面。在二层楼上,外围均设有供家中女眷休憩的行廊,廊中有雕饰精美的挑梁和栏杆,宽阔的行廊可六七人并行。据当地一些老人讲,丁家人将这四面相通的行廊称之为“走马转角楼”,逢年过节,丁家就会请来戏班,在南面行廊上搭台唱戏,一家男女老少则聚集在北面行廊上观赏。
  在四合院的左右两侧,穿过房屋,还有两个小四合院。小四合院均呈“日字形”,院子中间为长方形的水池,一座石桥拦腰跨过水池,桥下流水相连,桥上有屋檐遮蔽,因此不管是从院子中间看,还是从空中俯瞰,小四合院都是“日字形”,石桥和遮蔽它的屋檐充当了“日”字中间的一横。
  防务意识和文化气息
  防务设计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内容,丁氏庄园也不例外。
  庄园后面靠山,靠山一面无门出入,而前面临则深沟险壑。早年,丁家人用巨石垒起一丈多高的堡坎,坎下利用沟壑挖掘了类似“护城河”的水渠,水渠长60多米,宽10多米,水深3米多。因此土匪要想从前面和背面攻击,无疑难上加难。整个庄园惟有左边有道路相通,也有门出入。
  在丁氏庄园左边小四合院以外,其实还有一个院子,北面建有三层炮楼,炮楼四面均设有炮眼。院子的其他几面,也有高大的院墙阻挡,临路口有一道院门。即使土匪进入了院门,在众多枪炮的围歼下,也很难再攻破庄园的侧门进入园内。
  整个庄园共有房屋108间,通过楼梯和120道门,这108间房屋却间间相通,即使土匪进入了园内,也会因不熟悉门道而晕头转向,这便有利于丁家跟土匪打“游击”,进来的土匪恐怕也是有来无去。
  从内部格局和装饰来看,丁氏庄园体现了追求家族融和、耕读传家、诗礼育人、祈求福寿等文化气息。这些都集中体现在庄园内各处石、木雕刻和对联的内容上。
  如各石门门额上雕刻着“喜鹊闹梅”、“富贵牡丹”、“鸳鸯藕荷”、“百鸟朝凤”等花纹,庄园正大门上石刻的对联为“礼乐诗书是传家至宝,精神道德为宴尔金丹”,横批是“耕读传家”。庄园中堂门上石刻对联为:“美德积三分皇天赐我七分福,良善作一世丹籍注尔五世享。”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丁氏庄园位于朱德故里琳琅山核心景区。系建于清末民初的客家大院,占地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房屋108间,是仅次于大邑刘文彩巨宅的“第二地主庄园”。其建筑的高度、基石的硕大、设计的精巧都足以说明此庄园是客家建筑的精品杰作。
  建设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仪陇作为川东北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境内现有22万客家人。朱德元帅作为客家人的典范,辈受世人敬仰。作为客家文化珍贵遗产的丁氏庄园是打造 “中国客家民俗博物馆”以集中展示客家文化的最优载体。
http://www.maan.gov.cn/productshow.asp?id=11&mnid=277&classname=%C2%C3%D3%CE%BE%B0%B5%E3&uppage=/productshow.asp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8-5-27 21:21:20

更多请察看:
http://www.baidu.com/s?wd=%B6%A1%CA%CF%D7%AF%D4%B0

http://image.poco.cn/photo/20080305/783022008030512047209431_120.jpg

http://image.poco.cn/photo/20080305/783022008030512047209431_1_120.jpg

http://image.poco.cn/photo/20080305/783022008030512047209431_2_120.jpg

http://image.poco.cn/photo/20080305/783022008030512047209431_3_120.jpg

http://image.poco.cn/photo/20080305/783022008030512047209431_4_120.jpg

http://image.poco.cn/photo/20080305/783022008030512047209431_5_120.jpg

http://image.poco.cn/photo/20080305/783022008030512047209431_6_120.jpg

http://image.poco.cn/photo/20080305/783022008030512047209431_7_120.jpg

http://image.poco.cn/photo/20080305/783022008030512047209431_8_120.jpg

http://image.poco.cn/photo/20080305/783022008030512047209431_9_120.jpg





       四川省仪陇县丁氏庄园,座落在马鞍镇轿顶山下(距离朱德故居约500米)。建于清光绪32年(公元1906年),由当地首富丁邱玉、丁邱南兄弟建造。
    丁氏庄园是在川客家人建筑的典范,它仅次于大邑刘文彩的地主庄园。整个庄园占地6800平方米,从设计、修建到装饰,前后历时19年。庄园共设计一大两小3个四合院,均为穿逗式土木结构两层四合院房屋,房屋108间(代表水浒梁山108将),门120道,土墙高达10米。庄园左边小四合院以外,还建有一个小院,小院的北面建有三层炮楼,供家丁守卫之用。炮楼的四面均有炮眼,整个大院一楼一底。设有枪眼的护卫楼和整个大院浑然一体。大门一关,各家自成一体,而大院又自成一体。整个庄园的基石,两石连接处刀刃难入,12道石门上有阴刻的对联,周边有精美的花鸟、虫鱼。院中大小院落由回廊相连,迂回曲折,规模庞大,气势恢弘,雕梁画栋,典雅清幽。房檐、斗拱、照壁、吻兽、础石、神龛、石鼓、门窗等造型逼真,构思奇特,堪称近代建筑之魂宝。整个建筑集居住与防卫于一体,是川北保存最完好的民居,它也再现了客家人的风土人情,有“客家民俗博物馆”之称,有“川北第一庄”的美誉。

andrew 发表于 2008-5-27 21:38:56

圖組: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6%A1%CA%CF%D7%AF%D4%B0

竹芎 发表于 2008-6-7 23:14:48

客家人真伟大,虽然多生活在自然条件差的地方,但却能在极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大庄园-丁氏庄园(仪陇县马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