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出處﹕勉勵語出自曾子 新特首祖先
溫家寶會見曾蔭權時,引用「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作出勉勵。此語其實出自曾蔭權祖先曾子之言。根據《論語.泰伯》,全句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意即責任沒有停止的一天,直到死亡為止。
《論語》著於春秋時代,是孔子學生記載關於孔子和孔子學生言行的紀錄,是代表中國文化的巨著,其核心思想在於人和人之間有差別、不能平等,這也是2500年來中國文化的核心。溫家寶今次所引用的正是孔子大弟子曾子之言。
意思指責任沒有停止一天
全句的大意:「士」是指讀書人,即知識分子,意謂知識分子不可以沒有寬弘的目光,堅毅的意志,因為知識分子要承擔的責任重大而且路途遙遠,以實踐仁義,作為自己所承擔的責任,這責任沒有停止的一天,要做到死亡才可以停止。
據山東濟寧嘉祥縣曾子研究會指出,天下曾姓原是一家。2015年前,相傳曾子定居山東,至明末時黃河氾濫,部分子孫才遷居南方,曾蔭權的故鄉佛山九江新基村正是一分支。
據曾子後人指,曾家以「鼎、新、開、國、運、昭、憲、慶、繁、祥……」等35個字為字輩。曾蔭權是曾子之74代孫,在04年曾蔭權亦有回鄉祭祖,所以溫總今次其實是用曾蔭權祖先之言來勉勵他。
嶺南大學政治與社會學系副教授李彭廣指出,今次溫家寶的說話,表示曾蔭權要在充滿矛盾的一國兩制中,切實調較好兩制的差異,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使命。
記者潘振宇
家父來自贛州章水鄉石灰山
原帖由 kengoan 于 2003-12-13 01:54 发表台灣客家曾氏似乎以來自蕉嶺者居多.人數不詳.
我是祥字輩.
曾憲梓亦為裕振公後.
本人上月初回江西老家,影印回家譜(贛縣章水鄉石灰山曾氏續修房譜,出自清同治三年)經查(曾肇之曾氏族譜舊序)閣下係珪公房派(源於吉陽)珪公四子暉遷居廣州而後繼續繁衍至今,若依家譜計世,由一世祖曾巫係七十二孫,但依乾隆御賜武城宗盛裔孫排諱奉宗聖公為一世祖則為六十八世孫(興字輩),若有興趣願與閣下共同研討世序宗史源流:handshake:我現居台灣台中:call:0932-536998 原帖由 曾興煒 于 2006-9-2 01:39 发表
本人上月初回江西老家,影印回家譜(贛縣章水鄉石灰山曾氏續修房譜,出自清同治三年)經查(曾肇之曾氏族譜舊序)閣下係珪公房派(源於吉陽)珪公四子暉遷居廣州而後繼續繁衍至今,若依家譜計世,由一世祖曾巫係七十二孫, ...
如果兄长真是兴字辈的话,那比我们后辈大十多辈了,真是不可思意!请问前辈是否认识以下台湾的曾姓村落:
有谁认识桃园永安村或者新竹县竹北乡泰各村的曾姓族人? 原帖由 巴人 于 2006-9-3 09:24 发表
如果兄长真是兴字辈的话,那比我们后辈大十多辈了,真是不可思意!请问前辈是否认识以下台湾的曾姓村落:
有谁认识桃园永安村或者新竹县竹北乡泰各村的曾姓族人?
其實本人輩份之大原先也感到驚訝,但真正看過家譜之後絕對可以證實絕非亂序!
深究其因不外乎;過去婚配並無限制一妻一夫,故而續弦而後生子者眾,就拿家父為例:家父係二房所生之三子,大房亦生二子,與大房所生之長子年紀就相差23歲,也因此我的大堂兄年紀尚比家父大上三歲,而家父來台至40歲才婚娶,42歲生子則輩份差異懸殊可想而知矣!回到家鄉後更加證實此一論證,在家族裡已有需尊稱本人為太太公之小娃兒!
兹列出自宗聖公起第63世至今在台繁衍世序:宏莪>聞柱>貞萃>尚珍>衍森(家父,隨軍來台)>興煒(本人)>毓瀚(本人長子),若有機會願將家譜上所列世系表公諸網站,以供查核! 原帖由 曾興煒 于 2006-9-5 02:27 发表
其實本人輩份之大原先也感到驚訝,但真正看過家譜之後絕對可以證實絕非亂序!
深究其因不外乎;過去婚配並無限制一妻一夫,故而續弦而後生子者眾,就拿家父為例:家父係二房所生之三子,大房亦生二子,與大房所生之長子 ...
呵呵!在宗亲网见过你的发言。你的房系是不是34派祖旧公房?或者是南方始祖据公派下二房后人?因为我族谱接去赣州曾几公房系,但曾几公以上的世系又接去略公房系,查历史我这一房可以上推六代世系,而现在我是繁字辈的话,那上推六辈应该是传或者广字辈了。
[ 本帖最后由 巴人 于 2006-9-5 09:18 编辑 ] 武城派中有广聚公算是从广东那一派来的?
我们拜广聚公,但是不知道是从何而来的
只知道从珠矶巷来的
请问浙江会稽(绍兴)的曾氏家谱有么?
请问浙江会稽(绍兴)的曾氏家谱有么?明代的曾益曾经修过一部《曾氏世乘》,由王思任作序。但没有找到。
恳请帮忙。论文需要。 原帖由 happy82 于 2006-10-6 22:58 发表
武城派中有广聚公算是从广东那一派来的?
我们拜广聚公,但是不知道是从何而来的
只知道从珠矶巷来的
武城广字辈属于72派,但你所讲的广聚公就不知道是广东那一房系了。
广东分布着圭、旧、略三大房,其中略公房人口为多。 原帖由 fangying1215 于 2006-10-20 18:58 发表
请问浙江会稽(绍兴)的曾氏家谱有么?
明代的曾益曾经修过一部《曾氏世乘》,由王思任作序。但没有找到。
恳请帮忙。论文需要。
你查一查浙江图书馆,看里面有没有收藏这本《曾氏世乘》。 论文需要???:lol :lol :lol
山東之前?
曾氏出自何處還有請山東嘉祥宗親代為考証一 嘉祥縣向城鎮鄫國故址考古有無春秋以前遺物
二 一說鄫同曾同繒同潧同溱 潧水(溱水)在河南 當地有繒城 夏禹都陽翟 地在中原 其後少康封國曲烈 應在眾建諸侯以鞏固中原王室 不可能遠封在山東
三 史記載繒國與申國引西戎滅西周 繒國應當與申國比鄰 地在中原 不可能遠從山東西征陜西鎬京
四 另一姒姓國杞國係於春秋自河南遷山東 鄫國同為姒姓國 可能同時遷國
五 山東鄫國京城向城為魯國為鄫國所建 可見在此之前 當地並無封國.
六 但又有一說 夏禹活動區域實僅限於山東 據科學考證 四千年前渤海曾經泛濫山東 若夏禹出於山東 則少
康封國曲烈於山東 亦屬合理
七 以上問題 不能求之於史冊 只好也唯有就考古資料索解
有春秋以前遺物就是國寶了
原帖由 kengoan 于 2007-1-31 01:05 发表曾氏出自何處還有請山東嘉祥宗親代為考証
一 嘉祥縣向城鎮鄫國故址考古有無春秋以前遺物
有春秋以前遺物就是國寶了:lol 巴人宗亲:
不知你找到了<<曾氏广新公支系----文民公史谱>>了吗?如未找到,可速回复,我在春节可能要回家一次,到时可以帮你再问问,或者代买一本寄给你. 原帖由 民工 于 2007-2-3 23:27 发表
巴人宗亲:
不知你找到了<<曾氏广新公支系----文民公史谱>>了吗?如未找到,可速回复,我在春节可能要回家一次,到时可以帮你再问问,或者代买一本寄给你.
多谢关心!不用了。因为好快就收到了,现在正等待着! 原帖由 巴人 于 2007-2-4 18:45 发表
多谢关心!不用了。因为好快就收到了,现在正等待着!
巴人哥哥:有啥好料要等收呀?拿出来分享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