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矫 发表于 2007-11-3 17:11:52

广西最大的客家大宅院

广西容县灵山镇六良村“华侨之家”彭氏大屋

彭正矫 发表于 2007-11-3 17:14:35

在广西也发现过几处客家宅院,但象这样大的宅院在广西还是第一次发现,而且是整个宅院是一个少见的地三亩左右,分上下两层,上下共一百井房屋,七个楼梯,只要从一个楼梯上去,就可以走完二楼楼层,且墙墙有炮眼。建筑群。彭教授说,客家人风格建造宅院的特点是“三进十八井”。“三进”又叫“三座”,即头进头座,二进正座,三进后座,两边有横廊。“十八井”并非十八个房井,而是整幢宅院内部有十八个天井,象这样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还是第一次发现。宅内现在都有人居住,整个建筑占地三亩左右,分上下两层,上下共一百井房屋,七个楼梯,只要从一个楼梯上去,就可以走完二楼楼层,且墙墙有炮眼。在老宅外,一条小河溪从宅院西面由南流向北,到西北角时又由西转流向东,从宅院门前流过后再转流向北出山冲。
      该宅院始建年于一九三三年,是他祖父几兄弟,以两千个大洋从丹麦华侨建筑设计师那里购到图纸,从马来西亚带回容县[当时在容县利用洋图纸建筑的老宅院可能是仅此一家(编者)]后逐年带钱回来建造的,直到一九四五年才建成现在的规模。该宅院建筑风格大部分是按我国客家习惯、格局所建造,但正厅门面等也吸收有丹麦和欧美一些国家的风格建筑的,是少见的“中西合壁”建筑群体。宅院厅正门上还有令人深思的字句,以前笔者早已见过,只是不了解其中的含义,其顶格是“雁南”下格是“燕北”,左联是“雁行有序”,右联是“燕 垒安居”。是不是这样理解,“雁南”即已出南洋找活路、求发展的“唐山”人, “ 燕北 ”即留在“唐山”老家的兄弟妻儿;“雁行有序”即老祖几兄弟出南洋找活路、求发展是老大先出去,后又带细佬一一出去的,象大雁南飞,成行有序,争到钱后一点点带回来建这个宅院,好象燕子垒窝一样,一点一点的垒,最后得了这个安居的地方。是不是这样解释,希望大家一起探讨,并欢迎各地朋友到侨乡容县来考察客家文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最大的客家大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