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木头 发表于 2007-8-21 09:12:11

发几张大埔小吃PP

http://www.gddbly.com/ReadNews.asp?NewsID=959
http://www.gddbly.com/ReadNews.asp?NewsID=956
http://www.gddbly.com/ReadNews.asp?NewsID=955
http://www.gddbly.com/ReadNews.asp?NewsID=958
http://www.gddbly.com/ReadNews.asp?NewsID=957

[ 本帖最后由 烂木头 于 2007-8-21 09:14 编辑 ]

火德 发表于 2007-8-21 13:21:45

http://www.gddbly.com/uploadfile/2007515102640564.gif
珍珠粄

珍珠粄:原名老鼠粄,系由著名作家杜埃取的名。它的主要原料用粘米,以冷水
浸几小时后,捞起滴干后磨成粉,然后用开水拌和,反复揉搓至适度后拧成团,
即以特制的“千孔粄擦”架在锅上,将粄团压在粄擦上用力来回磨擦,便可擦出
每条1-2寸的粄条掉在锅中,待粄熟浮面时捞起,置冷水中浸泡,冷却后再捞起
晾干即可备用。食用前,煮或炒均可,配上肉碎、葱花、胡椒粉等佐料,味美有
加。大埔县内以西河一带珍珠粄最为有名。

http://www.gddbly.com/uploadfile/200751510288777.gif
笋粄

笋粄:其制作包括粄皮和内馅两部分。粄皮以薯粉为原料,用开水拌和揉搓,配
以适量煮熟的芋或甘薯,制成薄度小圆形粄块;内馅则以半肥瘦猪肉及竹笋(冬
笋为好)为主,分别切碎,再配上虾米、鱿鱼丝、香菇、胡椒粉、盐等。然后用
粄皮裹住肉馅,捏稳封口成半月形,放进开水锅中煮至粄块浮起即熟,便可加上
佐料食用。至于豆粄,粄皮的制作与笋粄相同,不同的是内馅则以赤豆或白豆为
主,咸甜皆可,煮成后用熟油浸润,更能显示粄食的香滑可口,且不致相粘。

http://www.gddbly.com/uploadfile/2007515103052540.gif
鸭双羹

鸭双羹:制作原料为纯净洁白的雪粉、红糖、猪油、生姜及陈皮碎末。其制法先
把生粉炒熟,再将红糖加适量的水煮稠,用粗纱布过滤,除净杂质,放回锅里,
撒上生姜及陈皮碎末,加上适量的油。待煮沸时,一边把炒熟的生粉用细筛均匀
地筛选进稠糖上,一边缓慢地注入油料,并不停地搅拌,直至羹呈黑褐色,光亮
润泽,香气喷发时便成。其味香甜松脆。

http://www.gddbly.com/uploadfile/2007515102929395.gif
算盘子

算盘子:主要原料为芋头、雪粉,比例为
2:1,配料有靓肉碎、鱿鱼丝、香菇、虾仁等。制作方法:将芋头削皮、洗净、
切片、洒些盐、蒸透、热掺入薯粉,加开水拌匀揉韧,搓成条状后,切成颗粒,
搓成圆形,再用拇指与食指按,成两面凹的扁圆形,有如算盘上的珠子。后放进
沸水锅里煮熟,捞起滴干水份,再放进锅里与配料炒匀,倒入用猪骨熬好的上汤
,洒上葱花或元荽,就可上桌。其味香滑,鲜美可口。

http://www.gddbly.com/uploadfile/2007515103023181.gif
薄饼

薄饼: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它是清朝雍正年间,百侯人杨赞绪,任陕西按
察使时带回家乡的四种点式(薄饼、绿豆粄、豆子羹、蕨粉粄)之一。薄饼有“
锦囊藏宝”之称。其制作方法:一是用面粉作饼皮。把面粉加进适量的水和少许
盐水,用力揉搓至软韧粘结后,放入加热后的平面锅上,推平压薄,烤熟时饼薄
如纸。二是制作馅料。一般以肉、豆腐干、蒜白、香菇、虾仁、鱿鱼丝等为原料
,再加上适当的食油和酱油焖至熟透,包入饼皮扎好,再加上胡椒粉或辣酱等佐
料,即可食用,其味鲜美、香甜可口。

[ 本帖最后由 火德 于 2007-8-21 13:23 编辑 ]

火德 发表于 2007-8-21 13:22:10

转:客家美食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几张大埔小吃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