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发表于 2003-8-20 00:15:16

客家人才链

客家人喜欢论名人,有人讥讽:哪个地方不出几个有名的人。其实人才有其规律性,如安徽的绩溪,浙江的余姚,湖南的湘潭、福建的闽侯等等都是容易出人才的地方。
客家有两个文化之乡一是梅州二是吉安。也是容易出人之地。
客家人才显然呈现人才链或群落态势,大概如是
1,宋、明时期吉安地区的文人学士,如文天祥、解縉等,明朝时多以江西帮把持朝政,尤其以吉水人为甚。
2,清末的梅县文人,他们或承传或互相提携,
3,太平天国的广西帮。
4,辛亥革命时的惠州英俊
5,起源红军时代的赣闽将军群落。“客家多将军,英烈半客家”此言并无过分。客籍将军之多,不是哪个省哪个族群可比。是地缘因素的结果。
6,海外商帮。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4-12-19 at 13:05 ]

lizc2003 发表于 2003-8-20 22:55:10

RE:客家人才链

兴国是有名的将军县。

啊原 发表于 2003-8-21 00:51:07

RE:客家人才链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韩江不肖生 发表于 2004-12-19 01:01:24

Posted by lizc2003 at 2003-8-20 22:55
兴国是有名的将军县。

另一个有名的将军县是湖北红安县(非客家地区)。红安县原名黄安县,中国革命历史上著名的黄麻起义就是在黄安发生的。红安诞生了共和国的董必武(代主席)、李先念两位主席,以及韩先楚、陈锡联、秦基伟、王诚汉、周世忠、谢富治等223位将军。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4-12-19 at 12:33 ]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4-12-19 09:38:59

宋、明时期吉安地区的文人学士,如文天祥、解縉等,明朝时多以江西帮把持朝政,尤其以吉水人为甚。
------------------------------------------------------------------
吉安、吉水是赣方言的核心区域。文天祥就是赣语区人。吉安在明代以前的状元达十几名,文天祥是其中之一。”客家有两个文化之乡一是梅州二是吉安“是一种谬误。客家的文化之乡只有一个--梅县,是无可替代的。广义上说梅州也可。但骑牛找马,攀附到吉安等地,就是大谬。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4-12-19 at 13:05 ]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4-12-19 09:42:57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历史上人文发达、人才辈出之地。这种文化底蕴,宣传得少,但客观存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两院院士,长三角最多,珠三角次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人才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