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1-6 13:05:50

魏潘尧(1943.10 )
广东五华人。1976年起任五华县委副书记、梅县地委常委、梅县地革委副主任。1980年任蕉岭县委副书记、县革委副主任、蕉岭县长、蕉岭县委书记,广东省委5届候补委员。1986年任梅县地委农村部长、农委主任、梅县地委常委、梅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梅州市委副书记。1998年8月任梅州市长。1999年7月在中央党校进修部学习毕业。2002年11月任梅州市政协主席。

[ 本帖最后由 彭正矫 于 2006-11-8 16:58 编辑 ]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1-6 13:14:01

叶月坚
广东龙川人,1944年12月生,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学历大学,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7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惠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1-6 13:18:45

刘志庚
1956年6月生,广东兴宁人。2004年4月当选东莞市市长。2006年3月任东莞市委书记。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1-6 13:21:11

陈继兴
1954年8月生,广东增城人,2002.10至现在中共江门市委书记;2003.06至现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2.02-2003.05加拿大皇家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在职学习),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八、九届省委委员、省第十届人大代表,第九、十届市委委员。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1-6 13:24:51

万庆良(1964.2 )
广东五华县人。2003年6月任揭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党组书记。2004年10任揭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1-6 20:24:04

曾拂星
1950年7月生, 广东龙川人, 东莞市委常委、东莞军分区政委(正师职)、分区党委书记,省军区党委委员。广东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1-8 16:50:26

黄 新 (1944.02-,江西南康人 )空军副政治委员。2001 年晋升空军中将军衔。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1-8 16:52:48

郭林祥(1914.09.18-,江西永丰人 )中央军委纪委书记、总政治部第-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ysynhqc 发表于 2006-11-8 17:51:02

曾庆红——现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1938.09,江西吉安人,原内政部长曾山之子)
曾庆洋——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部部长、少将(曾山之子)
曾庆源——解放军空军后勤部副部长、少将(曾山之子)
曾海生——总参办公厅副主任、少将(曾山之女)

曾氏家族好强啊!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1-8 19:33:01

刘回年
江西永新人,出生于1939年,1964年3月入伍。毕业于江西大学新闻系。历任新华社军事记者,新华社政治记者、社国内核心小组成员,上海分社负责人、代理社长、党委书记,新华社国内核心小组成员兼政治组组长,新华社解放军分社采编室主任、分社党委委员,解放军分社社长,社长兼党组书记,(兼任)世界军事杂志社社长、社长兼总编辑。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1-8 19:38:18

谢名苞 (1942.08-,江西兴国人) 总装备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少将。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1-8 19:39:44

谢彬(1943- ) 谢彬,曾用名谢怜怜,汉族,原籍江西省兴国县,1943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196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现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少将军衔。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1-8 19:40:44

蔡世民(1944- ),兴国县社富乡人。196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1968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部队牛田洋生产基地大学生连副排长;1970年4月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外语学院工作;1977年8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61156部队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局长;1999年4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61669部队局长,同时晋升为少将军衔。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1-8 20:07:13

罗来胜少将广东省政协常委、原省军区副司令员   广东梅县人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1-8 20:35:52

上官世盘少将军衔,原中国卫星测控中心副司令员。1934年10月生于福建长汀县河田。1954年于长汀中学高中毕业,1958年厦门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1958年大学毕业参军入伍,分配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投入当时我国刚开始的国防尖端技术科研攻关试验。艰苦顽强地工作了十七年。历任测量部技术助理、航区助理、科长、处长等职,参加建立和发展西北综合导弹核武器试验基地的测量系统,开辟陆上导弹再入测量,组织创建“远洋测量船”,参与卫星跟踪控制网的建立和管理;同时,执教培养国防科技人才,组织并参加完成我国大型“地—地”弹道导弹试验、第一代“地—空”、“空—空”导弹试验,“两弹”(原子弹和导弹)结合试验等的测量工作,参与各类型卫星的发射。一九七五年优选调入北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司令部工作十七年,历任电子局、航测部、作战试验部科长、处长、副部长、部长等职。还任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部长兼总工程师。开创性成功地组织多基地、多军兵种、跨国界、高度综合协同的导弹武器和人造卫星发射试验和试用。重视组织制定并实施基地发展规划。率先提出并落实航天发射测控的对外开放。一九九一年,任中国卫星测控中心副司令员,少将军衔,曾兼任中国广播卫星公司副总裁。陕西省第八届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一九九五年,退出第一线,担任企业董事长和总装备部司令部高级顾问。他长期从事航天发射、测控和武器装备试验的组织指挥和科技管理工作。他是解放后,我党自己培养的杰出的国防科技人才,是现代军事技术装备试验和卫星发射的优秀军职指挥员。在历任各级职务期间,成绩显著,多次立功。他为中国国防现代化作出过重要贡献,参加过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次返回式卫星、第一次两弹(导弹、原子弹)结合、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和洲际弹道导弹的太平洋发射试验等任务。特别在八十年代我国尖端技术发展里程碑的“三抓”任务(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试验中,出色的组织协调,为试验成功作出贡献。还在组织并参与建成我国远洋靶场测量船(718工程)中,有独特的建树,使工程获得全国科技特等奖。著有《远洋靶场测量船技术战术论证》、《远洋靶场测量船建造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途径》、《高精度设备在高海况船上的稳定》等书。在中国航天产业的改革开放中,经办中国卫星广播公司、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开创卫星发射测控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商业市场,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资金作出重大贡献。亲临第一线组织指挥第一颗国际卫星——“亚洲一号”的成功发射。组织中国卫星测控中心迁建升级中,做了大量重要工作,为今后航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当代客家籍军政官员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