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特有洗骨風俗 (转)
屏東縣,死也是一家人 麟洛客家人特有洗骨風俗 2003/06/19 02:33http://www.ettoday.com/2003/06/19/329-1471055.htm
記者魏清水/麟洛報導
麟洛客家人有一種「洗骨」的風俗,家人死後多年再開棺洗骨入罐再葬,其由來是因古時客家人為避戰亂,遷徙時方便帶走先人的骨骸,這是一種「死也是一家人」的奇風異俗。
民間習俗,人死土葬屍體化成骨骸後,除非有必要,否則不會開棺撿骨,打擾死者,但麟洛客家人卻有撿骨、洗骨的風習,在家人死後7、8年,開棺撿出骨骸,清洗、烤乾後放入罐中,再看一次比較考究的風水再葬。
這種風俗自古早就傳下來,古籍也有記載,日據時代日本官員佐倉孫三在「台風雜記」中說,「余曾遊郊野,觀土人掘土探物。就視之,則發墓拾骨。髓骼暴露,異臭撲鼻。訊之,即洗骨也。」
這位日本官員看到這種挖屍骨的行為,覺得非常不可思議,認為這是野人的行為,屍體已入土,那有再挖出來曝曬屍骨、洗骨之理。
麟洛鄉公所技士宋義達表示,這是日本人不瞭解客家人風俗之偏見,事實上這種習俗由來已久,古時客家人為避戰亂,遷徙時除必帶祖先牌位外,連先人的骨骸也一併帶走,為方便帶走先人骨骸,才會有「洗骨」的習俗。
他強調,「洗骨」是客家人「死也是一家人」的獨特風俗,充分表現客家人慎終追遠的精神。
宋義達認為,審視「洗骨」風俗,應從歷史角度來看,否則易流於擾人安息又不衛生的偏頗之見。
麟洛不論是私墓或公墓都蓋得非常講究,可見客家人對祖先多麼敬重,他們逢年過節是先拜祖先再拜神,他們認為祖先比神更重要,沒有祖先那來的他們,所以祖先的牌位一定擺在中間,這與閩南人菩薩神位擺中間不同。
[ 本帖由 yanxiuhong9 于 2003-6-20 21:53 最后编辑 ]
RE:客家人特有洗骨風俗 (转)
除了这种小葬,客家人还有大葬的形式,怎么不见有人介绍.梅州在明朝有比较多的大葬,现在挖出来的尸体到都保存的很好.大葬跟古中原的贵族葬礼很相似.RE:客家人特有洗骨風俗 (转)
现在这两种风俗都还有的。RE:客家人特有洗骨風俗 (转)
我们这里(和平)都是这种风俗,叫捡金,或捡骨,装骨头的陶器叫金ang.RE:客家人特有洗骨風俗 (转)
梅州人也把这种陶器叫金ang.RE:客家人特有洗骨風俗 (转)
沒錯,客家地區普遍有.上面的文章,不過一般的描述,不是專業的論述.以前 愛在西元前 出了一題目,還在論壇的,与此相關.不過 有色眼鏡的味道濃了些.
客家地區,正常謝世者,有子孫後代者,一般都要二次葬的.一般叫作"地"的,就是重新修好的墓.
非常亡故,或者沒有後代延續者,多數沒有二次葬.
二次葬的日子,撿骨多數選在農曆的八月初一.具體,我沒有親眼看過,據說不能隨便放骨頭,必須先腳後頭按照順序放好.
骨頭 一般在3-6年內撿起.骨頭以白淨者為佳,若腐爛過度,或者留有殘肉,都認為是不好的.
有說法,說死者的牙齒要孝子去咬下來...我想這可能是誇張的說法.
RE:客家人特有洗骨風俗 (转)
我们河源这边也是实行“二次葬” 的。其实岭南地区都是这样,全国其它地方我不知怎么样,但我知道湖南不实行“二次葬”,他们都是人死埋葬,以后就不会把骨头挖起来重新葬的。[ 本帖由 河源客家 于 2003-6-21 22:45 最后编辑 ]
RE:客家人特有洗骨風俗 (转)
客家人的大葬不是一般意义的一次葬..RE:客家人特有洗骨風俗 (转)
jf01 于 2003-6-21 22:41 写道:客家人的大葬不是一般意义的一次葬..
什么“客家人的大葬不是一般意义的一次葬”?除非你们那里是实行“一次葬”的,一般客家地区都实行“二次葬”
RE:客家人特有洗骨風俗 (转)
看来你还没有听过客家人的大葬,下次有时间再跟你解释吧.RE:調查:歷史上不裹腳的地區包括閩西,贑南的客家嘛?
严老师,可能此论坛上很多人都不知道何为“二次葬”,有必要解释一下。二次葬問題
ouny網友:我想了解,贑南是不是也 二次葬?[ 本帖由 yanxiuhong9 于 2003-6-23 00:09 最后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