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3-6-14 20:07:34

RE:客家围龙屋能代表广东传统民居的最高水平吗?

我不是斑竹,水平也一般。
本论坛语言方面有好几位不错,严版主是一位。其他不是很清楚,看帖子有的是搞民族研究的,或者搞文化馆一类的工作的,有的是搞传媒的,好像在校的大学生也不少。写山歌的有雨后梧桐,但她不会唱。比较全面的就一个蓝客。
我呢,不是斑竹一枝千滴泪,而是青少黄多,老了,没有泪。
客家人的资料确实太少,虽然省城里的文化人中最多的就是客家人,但没有资金搞课题也白搭。
另外一个原因是客家缺少一个大的中心城市,在文化发展方面吃亏不小。
客家人不够团结,有同感,酿豆腐--各打各。围龙屋的精神已经慢慢淡化。
拔剑四顾心茫然,我常有此感,未知阁下是否有同感?曾经有。
不知你收集客家那一方面的资料?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3-6-22 15:04:57

RE:客家围龙屋能代表广东传统民居的最高水平吗?

客家围龙屋的建筑艺术,不是一个山区居民所能达到的水平。
这个至少包含二层意思。
一是,客家人的的确确是从中原下来的,而且文化也保持得比较纯。
二是,罗香林提出的客家是士族的观点有其道理。从客家围龙屋的建筑水平看,与当时的北方主流民居建筑相比都算是高档的,按现在的造价来看,一个围龙屋的造价在50-100万元左右,也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家可以建的。如果说围龙屋属于一二户还好说,但恰恰是客家普遍的民居。
看过资料,有人说客家主要是由佃户组成的,不是什么望族。单单认他去看一下客家围龙屋就可以了。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3-6-22 15:34:39

RE:客家围龙屋能代表广东传统民居的最高水平吗?

兴宁阿哥哩 于 2003-6-22 15:04 写道:
客家围龙屋的建筑艺术,不是一个山区居民所能达到的水平。
这个至少包含二层意思。
一是,客家人的的确确是从中原下来的,而且文化也保持得比较纯。
二是,罗香林提出的客家是士族的观点有其道理。从客家围龙屋的 ......
不要低估了“山区居民”的创造力。有空你可以去看看丽江古城、侗族风雨桥。
围龙屋的造价如果平摊到各户,每户多少钱?
古大存同志的家里是比较有钱的,在外表壮观的围龙屋里的房子空间也是比较有限的,感觉和普通的民居没有什么两样。叶剑英元帅的房子就比较简陋,但感觉上采光较好。
士族文化的影响肯定有,但如果是“主流”,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世家子弟不饿死都已经是万幸了,还会建房子?
“佃户”是有记载的,但士族的记载很少,何况东晋颓废的士族风气和客家精神相差太远了。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6-22 15:45 最后编辑 ]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3-6-22 16:18:38

RE:客家围龙屋能代表广东传统民居的最高水平吗?

岭南民居有其他的许多类型,四大名园、番禺宝墨园、中山翠亨村民居、开平雕楼、西关大屋等等,还有西江流域的、增城的一些有特色的民居,但宣传较少。围龙屋规模可能是最大的,也是很有特色的,是客家山区特有的。“建筑水平”要专家才懂。但比谁最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有许多自然条件制约的因素。例如苏州的园林,全国没有哪个地方能和它比。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3-6-22 16:26:52

RE:客家围龙屋能代表广东传统民居的最高水平吗?

情系珠江 于 2003-6-22 15:34 写道:
不要低估了“山区居民”的创造力。有空你可以去看看丽江古城、侗族风雨桥。
围龙屋的造价如果平摊到各户,每户多少钱?
古大存同志的家里是比较有钱的,在外表壮观的围龙屋里的房子空间也是比较有限的,感觉和普通 ......
丽江古城也是外来文化的杰作,传说还是皇亲国戚呢。侗族风雨桥的确很厉害,我也不敢随便说,因为没有相关资料。
围龙屋开始不是象现在住那么多人的,往往也就一、二兄弟起的。按老人家说,施工师父很难对付,招待不好就把你的屋给放了(下魔法)。有的围龙屋也有分几个阶段做的,不够钱。
士族才有必要外迁,如果是佃农,战乱时大把地没有人耕,没有必要走。按以前的交通条件,拖儿带女没有钱,千里迢迢可能吗?如果一二个人还好,讨饭也可以下,但问题这是大规模的。就算现代,解放前去台湾的都是有钱佬和当兵的。
士族不劳动当然不会有饭吃,马死落地行,可是再穷客家仍然以耕读为主,你不觉得有联系吗?
东晋颓废的士族风气和客家精神相差太远了,有钱就变坏,古今皆然。


[ 本帖由 兴宁阿哥哩 于 2003-6-22 17:07 最后编辑 ]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3-6-22 17:17:28

RE:客家围龙屋能代表广东传统民居的最高水平吗?

山区的自然经济地理环境使然,中原文化的影响因素也有。凡是汉化的少数民族,尤其是贵族,无不受到士族文化的巨大影响。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3-6-22 18:18:58

RE:客家围龙屋能代表广东传统民居的最高水平吗?

许多在中原已经失传的东西,在南方都完整地保留下来,可能会包括建筑艺术,这是随北方汉族南迁、促进南方民族融合并使中原文化根植一方、开枝发叶而不断丰富、保存、发扬光大。历史文物的价值就在于此。

河源客家 发表于 2003-6-22 18:48:01

RE:客家围龙屋能代表广东传统民居的最高水平吗?

兴宁阿哥哩 于 2003-6-22 15:04 写道:
客家围龙屋的建筑艺术,不是一个山区居民所能达到的水平。
这个至少包含二层意思。
一是,客家人的的确确是从中原下来的,而且文化也保持得比较纯。
二是,罗香林提出的客家是士族的观点有其道理。从客家围龙屋的 ......
兴宁阿哥,我觉得你提的第一点与现在的客家学比较一致,但主流还是“客家人是中原南迁后与当地土著人有通婚同化,所以客家文化南北兼有。”
对于第二点,恐怕就不那么有根据了。至少现在有很多文章都认为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是士族”观点的提出初踪是为了反驳当时广府人说客家人是“野蛮的土著山地少数民族”,而不是客家人真的都是“中原士族”。
冒昧说一句:在没有足够理论作证据之下,最好少用“的的确确”这样肯定的词句!

[ 本帖由 河源客家 于 2003-6-22 18:49 最后编辑 ]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3-6-22 20:27:48

RE:客家围龙屋能代表广东传统民居的最高水平吗?

河源客家 于 2003-6-22 18:48 写道:
冒昧说一句:在没有足够理论作证据之下,最好少用“的的确确”这样肯定的词句!
客家人的的确确是中原下的还有争论吗?
用的的确确,不是说完完全全!应该没有错吧。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3-6-23 18:31:52

RE:客家围龙屋能代表广东传统民居的最高水平吗?

情系珠江 于 2003-6-22 16:18 写道:
岭南民居有其他的许多类型,四大名园、番禺宝墨园、中山翠亨村民居、开平雕楼、西关大屋等等,还有西江流域的、增城的一些有特色的民居,但宣传较少。围龙屋规模可能是最大的,也是很有特色的,是客家山区特有的。“ ......
我们不说山水园林。
开平雕楼倒是可以提一提。其结合南洋风格的建筑不错。但就整体而言,规模比较小,中国传统的斗拱没有,年代也比较迟。其防御功能不输围龙屋太多。
西关大屋就不能比了,只是内部装修还可以说二句。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3-6-26 14:17:37

RE:客家围龙屋能代表广东传统民居的最高水平吗?

兴宁阿哥哩 于 2003-6-23 18:31 写道:
我们不说山水园林。
开平雕楼倒是可以提一提。其结合南洋风格的建筑不错。但就整体而言,规模比较小,中国传统的斗拱没有,年代也比较迟。其防御功能不输围龙屋太多。
西关大屋就不能比了,只是内部装修还可以说二 ......

“开平雕楼”应是“开平碉楼”,更正。我用拼音输入法的时候也打错了。
开平碉楼不是南洋风格,而是中西合璧,五邑华侨绝大多数侨居北美洲。防御功能是非常强的,主要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防御有枪有炮的敌人,防弹功能、射击枪眼都有考虑。网上搜索可看到有关资料、图片。http://www.kaipingdiaolou.com/kpdl1.htm(还有一个机构叫“开平碉楼办公室”)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6-26 14:25 最后编辑 ]

清澄流水 发表于 2003-6-26 14:31:05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3-6-26 21:28:12

RE:客家围龙屋能代表广东传统民居的最高水平吗?

情系珠江 于 2003-6-26 14:17 写道:
“开平雕楼”应是“开平碉楼”,更正。我用拼音输入法的时候也打错了。
开平碉楼不是南洋风格,而是中西合璧,五邑华侨绝大多数侨居北美洲。防御功能是非常强的,主要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防御有枪有炮的敌人,防弹 ......
开平碉楼应该是中西合璧的,我搞混了,只是在凤凰卫视看过介绍,没有详细去查资料,特此更正。
印象中好像是连浴缸都是从外面进来的。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3-6-28 13:31:07

RE:客家围龙屋能代表广东传统民居的最高水平吗?

从客家围龙屋开始,客家民居便与户槛(门槛)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门有石户槛,小门有木户槛。在小的时候,不知道究竟跌过几多交,踢破几多脚趾头(以前只有屐著),对户谦是深恶痛绝。
后来,看到广府地区的屋是没有户槛的,感觉很新鲜,对小孩有好处,洗地也方便。因为这个原因,客家人在家的卫生方面确实比不上广府地区。现在相对好一点,但习惯上仍然不够。
客家民居的户槛,我瞎猜一是由于在中原的习惯,北方风大,没有户槛不行;二是安全问题,如果没有户槛,在门下面用力扛起就可以开门,因为门的门轴是可以上下的,门搭锁也是活动的,不安全;三是从审美角度看比较美。
[ 本帖由 兴宁阿哥哩 于 2003-6-28 13:48 最后编辑 ]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3-6-28 15:33:42

RE:客家围龙屋能代表广东传统民居的最高水平吗?

兴宁阿哥哩 于 2003-6-28 13:31 写道:
从客家围龙屋开始,客家民居便与户槛(门槛)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门有石户槛,小门有木户槛。在小的时候,不知道究竟跌过几多交,踢破几多脚趾头(以前只有屐著),对户谦是深恶痛绝。
后来,看到广府地区的屋是没有 ......

广府地区的传统民居也是有门槛的,按规矩门槛不能踩,上门作客的人要注意。可能是现代门槛作了改良,比较低、讲究实用,而没有引起注意。或者已经不搞门槛,只是“地台”比外面高即可。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围龙屋能代表广东传统民居的最高水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