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a0031504 发表于 2006-11-13 22:39:35

宁乡廖氏

迁湘始祖淇惠公,原籍江西泰和县,宋端平间从戎镇潭州,遂隶于此。四世城景公,字庆云,元延祐间自长沙徙宁乡横田,生五子:万户、万重、万仪、万熙、万垠(凝)。万户迁湘乡潭溪;万重迁湘乡平溪;万重长子添庆,元季又迁湘乡白龙青陂;万垠迁益阳;万仪迁安化丰乐;惟万熙公居旧址,生宗盛、宗德。宗盛三子:瀚清、瀚澄、瀚洧,分析山底、廖家山、横田。宗德一子福华,迁四都九区输湖塘下廖家湾、潭府岭。清道光2年(1822)盛、德二房共建宗祠。清康熙54年(1715)盛、德二房纂修族谱,乾隆32年(1767)、道光24年(1844)德房续修,同治11年(1872)盛、德二房又合修。
派名:(自二十派始)
      锦章新灿,圭瓒清香,
      炎堂锡泽,采耀陵冈。
道光27年(1847)宁乡、益阳、安化、湘乡五万合订派词:
      锦章新灿,基镇湘东,
      炳垂锡泽,采照培钟,
      洵楚炎瑞,铨治业勋,
      持钧衍懋,焕在铭洪,
      集烜增钜,溥植辉生,
      镜涵和煦,远鉴滋荣。

zza0031504 发表于 2006-11-13 22:43:35

临湘方山廖氏
始迁祖月山公,元末由湖北蒲圻徙居方山洞中央屋。五子:仁位、义位、礼位、智位、信位。仁、义、智远迁;礼后裔部分析居岳阳廖家塅;信公后裔仍居方山,信公三子:国洲、国清、国华。
派行:(自十四世始)天应长兴永,
         祖源敦大启贤良,
         孝友传家世泽芳,
         国华文章膺上选,
         登朝佐治庆隆昌。

桃源廖氏
始迁祖正四公,明万历间由江西吉水迁居桃源,落籍西东村。清道光18年(1838)创修族谱,光绪30年(1904)、1936年续修。
原派:正应国必胜,系大上士云,
         兴世德光华,新派又相承。
1931年桃源廖氏合派:
         道学辉先泽,诗书毓俊英,
         秀发清邦选,才高綵第荣,
         纲常昭典则,礼乐肃章程,
         贤良开泰运,万代庆升平。

zza0031504 发表于 2006-11-13 22:46:11

益阳廖氏
鼻祖用中公,原籍福建顺昌。传至淇惠,宋时镇守星沙,尊为始祖。又三传城景公落业宁乡横田,子五,惟万凝,行五,明洪武初年迁益阳古塘。凝公下六世忠孝、忠禄、忠福、忠礼、忠仑五公,分称恭、宽、敏、惠、仑五房。恭房居益阳十三里古塘廖家湾;宽房居古塘廖家湾、黄田村等,称古塘支;敏房居十三里月塘村、南冲,曰月塘支;惠房裔滔、昔、棠三公由十三里迁县治西南六十里桃花江、古杉,称古杉支;仑房迁县治西十五里石桥、廖家堤,称石桥支。1941年五房七修族谱。
派语:德应志忠单,孟显高时清,
         思宗传大本,永远效安宁,
         锦章新灿,基镇资深,
         勋封锡泽,彩烈储金。
 
安化廖氏
谱尊应彰为始祖,宋末由吴迁楚之安化。生日明,明生添宝、添序、添福,分析安化、蓝田、宁乡、益阳等地。清康熙间纂修族谱,嘉庆2年(1797)、道光20年(1840)、同治11年(1872)、1914年续修。
派序:应日添元志,宗文立大昌,
         荣华兴富贵,永远德贤良,
         锦章新灿,基镇资深,
         勋封锡泽,彩烈储金,
         湘楚炳瑞,钟渐来鸿,
         持钧淑懋,焕起铭洪。

zza0031504 发表于 2006-11-13 22:48:09

衡山廖氏
远祖爽公,马楚时为衡州太守,拜丞相,进爵南阳郡开国侯,食邑衡山,为衡山廖氏始祖。十子,长子匡图,为楚天策府学士,有文集十卷。五世瑞公,由衡山迁江西。又传八世至思政公,字魁三,明洪武2年(1369)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复回衡山,卜居龙溪一都,明宣德元年(1426)、天启4年(1624)纂有族谱,后散佚。清康熙52年(1713)首修族谱,1928年七修,2002年八修。至1948年,有族人12000余人,多居白果、新东、岭泉等乡。宗祠建于聚堂铺。该族名人廖山涛,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中科院院士。
班行:景茂荣廷士大昌,邦家定国永安康,
         绍修先哲文章焕,克笃前功继序良,
         承俊和华立维新,超学志敏望弘勋,
         任重惇远树伟泽,达尚秉正玉宇成。

zza0031504 发表于 2006-11-13 22:55:26

新化廖氏

    始祖璋孙公,祖籍江西泰和圳上九亩大丘,迁徙源流等皆存疑,一曰宋季自安化徙新化大阳三都黄杨山官庄桥。族谱一修于清康熙39年(1700),1996年六修。
班次:可绍先人志,
         宜贻百代光,
         家声垣振作,
         德泽自延长。

麻阳曹家坪廖氏
    先世明代奉旨自江西徙麻阳,荣南公居曹(豪)家坪,海公迁凤凰居住。
泥溪派语:云启廷英正,
               必世永嗣学,
               长开万代亨,
               光宗还有文,
               朝选救仁秀,
               显玉至树林。
 

麻阳树德乡白州廖氏
    清光绪年间从辰溪迁麻阳树德乡白州。
派语:上永景纪秀常,汉先昌洪远长。

zza0031504 发表于 2006-11-20 19:17:04

廖儼(簡略)世系:
崇蘭光奇琼俨元荀彬己
仁宜敦固泳敬高大振佛
心資番乾朝明漢天土贊
維東昌書世棟揚眷定永
亞寶??

zza0031504 发表于 2006-11-28 22:20:35

上犹紫阳廖氏:

紫阳廖氏:
忠良家有庆;
积德绍书香;
仁厚传世宝;
继承大吉昌。

zza0031504 发表于 2006-12-3 19:19:31

桂林漓江--廖氏

桂林漓江廖氏自尊贤尊贵二公开基以来,已传至第十八代子孙。由于历史上分散的原故从第八代开始并修成了两套家谱,各房只好并列使用。现记录如下:

谱一:尊福贵财,
庆金玉明远,宏开有万年,
家奇执国政,盛福益智民,
安邦兴文武,仁道定乾坤,
江山增美锦,宝华照君贤;

谱二:尊福贵,
财庆金玉兴,
子(梓)明(维)承(高)政(镇、振)德,
继(志)仕建(耀)其宗,
家传学业远,
兰贵(桂)定国中;
1:
财庆金玉兴,
子明承政德,
继仕建其宗,
家传学业远,
兰贵定国中;
2:
财庆金玉兴,
梓维高振德,
志仕耀其宗,
家传学业远,
兰桂定国中;

(两谱补充说明:两谱均为玉字辈后重修,重修时因不知财字辈前的“尊福贵”三辈,故谱一有福字重复,谱二有贵字重复。)

漓江廖氏当今在世的老人最大辈份是“有”或“镇”字辈,最小辈份是“国”或“宗”字辈,前后共有七代辈份在世。

zza0031504 发表于 2006-12-26 18:01:37

崇德祖光堯德隱世系

崇德祖光堯德隱世系:

崇兰光德友,文太希必季,
昌仁福师荣,郎念七六万,

十九世 六秀,生子為萬字輩。
以後譜系為:
文良伯中世,從啟廷以子,
應期鍾志士,德宏自有光,
學成經國用,烈駿慶名揚,
閥閱家聲振,箕裘祖緒長,
肇開科賢裕,永泰禮安邦

zza0031504 发表于 2007-4-8 20:42:56

四川仁寿县廖氏派行

四川仁寿县廖氏派行

    廖名龙根据仁寿县《廖氏总谱》整理



    2007年3月31日应邀参加四川仁寿北斗镇应龙公后裔祭祖扫墓活动,宗亲会领导廖彬辉赠送仁寿《廖氏总谱》、《廖氏幺房宗谱》(复印件)礼物。《廖氏总谱》为民国十七年版,内容包括:详记前清历数、修谱首事、派行、凡例、议定族谱章程、廖氏族谱序、叙、廖氏重修族谱序、添丁续谱序、五续宗谱序、迁蜀始祖坟茔图、老谱序、宁都虔化廖氏旧族谱序、附敏公房谱序、圣谕广训、朱子家训、廖氏家法、妇人三从四德、家规十则、家规仪文、廖氏家训、廖氏受姓发源考(伯廖世系图、廖子璋世系图)等等。

    仁寿县廖氏派行有些特别,有上下之分。

文通祖长房派行:思(上)居(上)汝(上)之(上)修(下)邦(下)定(上)   

                乾(上)健(下)坤(上)贞(下)长(上)浩(上)然(下)

             思居汝之修邦定   乾健坤贞长浩然

文彬祖二房

本积祖长房:源(下)国(上)君(上)学(上)朝(上)登(上)榜(上)

            吉(下)安(上)祥(下)泰(下)履(上)恒(上)丰(下)

            源国君学朝登榜吉安祥泰履恒丰

本晶祖二房:元(下)正(上)肇(上)秀(下)永(上)远(下)维(上)光(上)

            文(下)明(上)克(上)成(下)大(上)德(下)洪(上)昌(下)

            元正肇秀永远维光    文明克成大德洪昌

文伏祖三房:思(上)国(上)君(上)上(上)品(上)尊(上)位(下)

            相(上)善(下)家(上)福(上)乐(下)清(下)平(上)

               思国君上品尊位   相善家福乐清平

四支派行

长房本珠公系下前定:思居汝之修邦定   乾健坤贞长浩然

续议:洪(上)化(上)崇(上)新(下)烈(下)忠(上)言(下)辅(下)治(上)端(下)

      体(上)先(上)守(上)法(上)典(下)和(上)同(上)兆(上)有(上)年(下)

            洪化崇新烈忠言辅治端体先守法典和同兆有年

本积公系下前定:源国君学朝登榜吉安祥泰履恒丰

二房续议:洪(上)才(下)资(上)培(上)育(上)忠(上)良(上)树(上)奇(上)功(上)

体(上)全(下)徵(上)选(下)用(上)和(上)合(上)庆(上)咸(上)通(下)

               洪才资培育忠良树奇功体全徵选用和合庆咸通

本晶公系下前定:元正肇秀永远维光    文明克成大德洪昌

续议:洪(上)昌(下)开(上)世(上)运(下)忠(上)孝(上)立(上)纲(下)常(下)

体(上)道(上)增(上)多(上)瑞(下)和(上)集(下)益(上)扬(上)芳(下)

            洪昌开世运忠孝立纲常体道增多瑞和集益扬芳

幺房本基系下前定:思国君上品尊位   相善家福乐清平

续议:洪(上)基(下)能(上)传(上)久(上)忠(上)厚(上)纯(上)天(下)仁(下)

      体(上)润(上)由(上)心(上)广(上)和(上)顺(上)自(上)宜(上)春(下)

                洪基能传久忠厚纯天仁体润由心广和顺自宜春

廖光前 发表于 2007-4-22 12:48:28

请帮忙!

      我叫廖光前,是甘肃天水人,我们老家村庄叫廖家庄,全庄人基本都姓廖,大约有1500人左右,具体位置是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廖家庄.那位本家朋友给考证下,这支廖氏后人从那里过来在这里落的根.多谢!:)

zza0031504 发表于 2007-4-22 19:57:43

廖光前请宗亲帮忙!

廖光前宗亲,你应该最根本提供如什么字辈,再问问长辈是怎样?
本来廖氏祖先廖延龄公(廖氏始祖崇德公之父)早在甘肃武威郡当太守,你又是甘肃天水,会不会武威迁到天水的。待考?
你再多提供点资料?

zza0031504 发表于 2007-4-22 20:10:00

中国湖南省嘉禾县坦坪乡石富冲村-廖姓

元代至顺年间(约1330~1333年),江西境内发生“豫章之乱”(今江西南昌县),均九公为避难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塘始迁嘉禾白茅岭并进行传教,从此,道教在嘉禾境内逐渐传播开来。明洪武28年(公元1395年)均九公之子斗八公守居白茅岭,斗七公率子才铭迁居本村,而后均九公也随之迁居本村传教。才铭公生四子,其中文高公迁往广西柏家坪,文达(有墓可考)、文兴、文斌三兄弟仍守居本村石富冲,均九公死后葬于白茅凤岭形,均九公传世至今有25世。
新居斗七公派下排行:均、斗、才、文、必、本、荣、宗、胜、仁、万、大、富、贵、天、良、久、征、攸、远,其中“万、大、富、贵”与“义礼智信”四字同辈,“久、征、攸、远”与“世思孔孟”四字同辈。
二十代后新旧二族同排行诗句:道德传尧舜,承平治化隆,
                                           伦常先孝友,时应启丰功。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嘉禾、新田两县廖姓叔侄联合修篆《嘉新廖氏通谱》,
二十代后统一新排行:钜泽标烯(煇)在(域),钟溪树夑阶,
                              镇湘权炳址,锡衍植煌垓。

zza0031504 发表于 2007-4-22 20:16:59

炎陵县垅溪乡秋田村田螺寨-廖氏

四川省大竹县庙坝镇老场村廖南玉宗支,与湖南省炎陵县大多数廖氏宗亲同为廖花一脉,并同为德源公之后裔。德源公之子敬斋公门下共生有九子,史称“九思”。即:思明、思聪、思温、思恭、思忠、思敬、思问、思难、思义。炎陵县共有思明、思温、思义等三支后裔。均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从江西、广东等地迁徙而来的。各分支旧谱都有详细记载。

   我这支系——炎陵县垅溪乡秋田村田螺寨廖氏宗支,是德源公十五世孙名叫紫辉公,于1723-1736年间,从江西赣洲迁入的。
字辈是:西安正泰德,紫朝定英贤。
            汉国纲常秉,南邦礼义连。
            君登金殿选,世代庆余年。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请问廖姓字谱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