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1-28 21:53:54

连城冠豸山名字的困惑

冠豸山,前面两个字是很费解的。

我怀疑是文人雅化的结果。虫豸的豸,客家话里面不常使用,读如 “寨”,是很不符合语音的。

我初步猜测是“官寨山”。可能取名来自“官兵驻扎的寨子”。这个山的不远处,就有“竹安寨”。

mayonghappy 发表于 2005-1-28 21:58:58

小时候听人叫“寨峰”
“竹安寨”解放后有土匪把那当山寨了:D:D

[ Last edited by mayonghappy on 2005-1-28 at 22:04 ]

宋客 发表于 2005-1-28 22:01:28

支持版主观点,是不是可以写一篇考证的文章呢!胡适说,做学问也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呢。

雨后梧桐 发表于 2005-1-28 22:02:21

前段时间看书,一出现“豸”字我就只能跳过去,因为不记得要怎么念这个字了。我查了好多次字典才查到这个字普通话读“zhi4”,但客家话怎么读,还是不懂。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1-28 22:15:58

这个论文,本来想写,想想不如在论坛讨论即可。
语言学价值不是很大,就这里讨论就可以了。

豸,《广韵》宅買切,上声澄母佳韵开口二等。在声调上有困难,在连城,浊声母上声白读归阴平(靠近客家的),归阳入(同闽中方言类型的)。可是连城各地都读同阳去的“寨”。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1-28 22:23:42

冠豸山:国家4A级景点,位于连城县以东1.5公里。由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大游览区组成,集山、水、岩、洞、泉、寺、园诸神秀于一身,有着“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之美誉。冠豸山名字的来历有点意思。古时法官断案时常戴着一顶形似独角神兽“獬豸”的帽子以示公正,冠豸山即是因形如“獬豸冠”而得名。

http://news.rednet.com.cn/channel/bbs/0118/d03.htm

雨后梧桐 发表于 2005-1-28 22:31:58

······

冠豸山原名东田石,又名莲花峰,后来为什么改称冠豸山呢?人们说,因其前山滴珠岩形似古代御使戴的獬豸冠,经元代署理县尹马周卿标题而得名。其实,马周卿的标题只是近因,却不是最初的原因。说滴珠岩形似獬豸冠,也很勉强,不过是文人的附会。从地名演变的规律来看,多数地名都有一个由俗变雅的过程,而且多半是先有民间俚俗的名称,后经文人的润色点染而高雅起来,但“雅”的结果是把该地名的本来意义掩盖或扭曲了。“鬼门关”演为“贵门关”,“劈柴胡同”演为“辟才胡同”,这类事例人们见得多了。冠豸山的情况也不可能例外,它的原名应是“官寨山”,马周卿嫌“官寨”不雅,才想出一个谐音的雅名“冠豸”,并摩崖刻石,影响久远,最终使山定名为冠豸山。


“官寨”的含义,是官兵建立的营寨。连城县古代曾是蛮獠渊薮,历朝历代兵燹不断,邑人每遇祸患,辄上冠豸山结寨自保,至今山上犹有“冠豸山寨”、“石门湖寨”、“竹安寨”、“旗石寨”等寨名。由于捍御寇敌的需要,连城人养成了尚武的民风,“气习劲毅而狷介”,“君子质直好义而恬于进取,小人愿悫少文而安于勤劳”。把这座官民安营扎寨团结自保的山峰称为官寨山,进而演为冠豸山,既是历史的实录,也是本邑民风尚武的历史见证。

······

(《闽西客家》文   谢重光    摄影   李玉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P39-40)

[ Last edited by 雨后梧桐 on 2005-1-28 at 22:57 ]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5-1-28 22:46:20

冠豸山的“豸”客家可能读“soi”,同“豺狼虎豹”的“豺”同音。我们说年轻男人看到MM讲“咁豺”,就指猴急的意思。
既然是官,一般不会连“寨”的,土匪的比较多。
所以冠豸山应该是原名。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1-28 22:47:12

呵呵,不用我去费事了,我的观点也是跟谢教授一样,不用另外考证了。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1-28 22:50:16

Posted by 兴宁阿哥哩 at 2005-1-28 22:46
冠豸山的“豸”客家可能读“soi”,同“豺狼虎豹”的“豺”同音。我们说年轻男人看到MM讲“咁豺”,就指猴急的意思。
既然是官,一般不会连“寨”的,土匪的比较多。
所以冠豸山应该是原名。

客家的“豺狗”,就是“豺”,不是“虫豸的豸”。

猴急的“sai2”来自“肚子sai2”,来自“sai2虫[蛔虫]”。

官寨,是最大的山寨子,以前有官兵驻扎不奇怪。

雨后梧桐 发表于 2005-1-28 22:56:33

Posted by 兴宁阿哥哩 at 2005-1-28 22:46
既然是官,一般不会连“寨”的,土匪的比较多。



行军打仗不是有“安营扎寨”吗?为什么土匪才能经常用啊?

粤东客家 发表于 2005-1-29 09:23:24

我去过,山峰的确象古时官帽样。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5-1-29 11:07:07

Posted by yanxiuhong at 2005-1-28 22:50
客家的“豺狗”,就是“豺”,不是“虫豸的豸”。

猴急的“sai2”来自“肚子sai2”,来自“sai2虫[蛔虫]”。

官寨,是最大的山寨子,以前有官兵驻扎不奇怪。
豸,就不知道怎么读了。
“sai2虫[蛔虫]”又该如何写呢?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5-1-29 11:09:41

Posted by 雨后梧桐 at 2005-1-28 22:56
行军打仗不是有“安营扎寨”吗?为什么土匪才能经常用啊?
连城县古代曾是蛮獠渊薮,历朝历代兵燹不断,邑人每遇祸患,辄上冠豸山结寨自保。这说明不是官。
安营扎寨没有错,但官的一般是营。

hd136302 发表于 2005-1-29 15:46:12

我去过冠豸山,感觉确有一个“寨”的模样,有防御用的城墙。

[ Last edited by hd136302 on 2005-1-29 at 16:00 ]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连城冠豸山名字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