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dgold 发表于 2004-12-2 19:17:51

【讨论】客家婚俗

听说明媒正娶的出嫁女是从祠堂出门的,出嫁三天之后叫“转三朝”。限于年龄就知道这么多,前辈进来讲一下课。

=====================================================
浪子语:是“明媒”,不是“明门”。

[ Last edited by 鹏城浪子 on 2004-12-2 at 19:25 ]

赣南人家 发表于 2004-12-2 22:30:37

长久出门在外,家乡很多礼俗我们年青人都不了解了,希望有人介绍介绍

新界客 发表于 2004-12-2 23:16:25

祠堂出门,不是吧?

刘姓客人 发表于 2004-12-3 00:19:49

新娘出门前要哭的,到男方一般是三朝回娘家,回娘家要吃三顿才可回男方家,我们这里可不是祠堂出门的,一般是在娘家里出门.

阿妹730 发表于 2004-12-3 01:48:02

我所知道的是,结婚头天,女方家要摆"轿下酒"宴请亲朋.结婚那天先敬天地,时辰到了新娘出门,一边哭一边出来,新娘出门要马上打开伞,然后走到祠堂拜祖宗,到祠堂门口要收伞,拜完祖宗就出门,接新娘的车一般停在离祠堂不远的地方.媒人婆走前面,提着"花篮",新娘走第二,伴娘走第三第四.以前没有汽车走路的时候就是这么走的.随后跟着的就是亲友团,也就是结婚当天的老大"妹家人",里面有两个重要人物,就是掌管嫁妆皮箱钥匙的舅舅和阿姨,这不是妈妈的弟弟妹妹,是专门请的,有请邻居的小孩的还有请亲戚小孩的,这两个人要好好收买,他们在出门的时候大人就教他们要有红包才能给嫁妆的皮箱钥匙,买钥匙是婆婆来买,买钥匙的场面是很热闹也很好玩的,有的小男孩接到一个红包很快就把钥匙交出来了,有的死活不交,让做婆婆的哭笑不得,红包给了一个又一个,最后不肯把钥匙交出来,要新娘出面才给.阿姨掌管什么我忘了.
新娘嫁衣上别很多的针,什么意思我也忘了,我只知道娘家人喝完喜酒要回去时,就去新娘身上取针.

woodgold 发表于 2004-12-3 21:06:18

Posted by 阿妹730 at 2004-12-3 01:48
我所知道的是,结婚头天,女方家要摆"轿下酒"宴请亲朋.结婚那天先敬天地,时辰到了新娘 ...
阿妹姊知道挺多的哦,
我这边好多东西都简化了,记得到男家了之后,男家的家长要说“三句”:饮了新娘茶,富贵又荣华,老太子都很会说,如果叫我说就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蓝猫 发表于 2004-12-3 21:13:23

记得不要穿太长的裙子,不然过火堆的时候可能烧着哦。

woodgold 发表于 2004-12-3 22:04:06

还有抛鸡公头上新娘车,踏新娘床——小孩子才可以的哦,我小时就踩过别人的

fndwwnb1978 发表于 2005-8-15 18:51:22

【讨论】

我记得我小时候小姑妈出嫁时我做过拖青。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怎么解释,为什么要拖青。其它就是伴娘啦。就记得这些,以后取老婆都不知道要怎么样才好!我们要把这个风俗继承下去才行。

兴宁妹 发表于 2005-8-17 10:29:39

Posted by 阿妹730 at 2004-12-3 01:48
新娘嫁衣上别很多的针,什么意思我也忘了,我只知道娘家人喝完喜酒要回去时,就去新娘身上取针.


客家话针跟利是同音,在新嫁嫁衣上别很多针是利利是是的意思。

3033e 发表于 2005-8-18 02:15:43

Posted by 阿妹730 at 2004-12-3 01:48
我所知道的是,结婚头天,女方家要摆"轿下酒"宴请亲朋.结婚那天先敬天地,时辰到了新娘出门,一边哭一边出来,新娘出门要马上打开伞,然后走到祠堂拜祖宗,到祠堂门口要收伞,拜完祖宗就出门,接新娘的车一般停在 ...
这是兴梅地区的传统婚礼做法,
不过有些已没有了,比如保管钥匙,我哪边现在是这样.

大姐头 发表于 2005-9-9 14:36:55

我们那的好象很不一样,结婚头天,在新娘家摆酒是一样的,新娘一定要哭着出门,出门前要由家里的最老的长辈给她梳头和穿衣服,然后由新郎把她背上车,没上车之前也要抬红伞遮住.要是新娘到新郎家时时辰还没到,新娘必须在新郎家门口等到吉时.到了新郎家后,新郎必须把红鞋藏起来,好象是说不能让婆婆看到,然后还要换衣服,吃点心.还有好多好多的规矩,我不是很清楚,前两天好朋友结婚,我正好参与了一点点,才知道那么多!

阿美的心 发表于 2005-9-12 20:54:17

订婚之后,长安遮遮掩掩竟和世舫独出去了几次。晒着秋天的太阳,两人并排在公园里走,很少说话,眼角里带着一点对方的衣服与移动着的脚,女子的粉香,男子的淡巴菰气,这单纯而可爱的印象便是他们身边的阑干,阑干把他们与众人隔开了。空旷的绿草地上,许多人跑着、笑着、谈着,可是他们走的是寂寂的绮丽的回廊──走不完的寂寂的回廊。不说话,长安并不感到任何缺陷。她以为新式的男女间的交际也就"尽于此矣"。童世舫呢,因为过去的痛苦的经验,对于思想的交换根本抱着怀疑的态度。有个人在身边,他也就满足了。从前,他顶讨厌小说上的男人,向女人要求同居的时候,只说:"请给我一点安慰。"安慰是纯粹精神上的,这里却做了肉欲的代名词。但是他现在知道精神与物质的界限不能分得这么清。言语究竟没有用。久久的握手,就是妥协的安慰,因为会说话的人很少,真正有话说的人还要少。

[ Last edited by 阿美的心 on 2005-9-13 at 18:33 ]

来来 发表于 2005-9-13 08:21:34

我还记得我很少的时候有个表姐出嫁的情景,因为表姐家里家境尚可,父母比较着重这些礼节.出嫁前,她坐在'磨兰'里,当然里面放在凳子,在里面穿鞋,然后...(下次再说,现在没空)

停止心跳跑 发表于 2005-9-13 14:21:13

现在哪里还有这些那么麻烦的东东呀
都简单化了。在饭馆或酒店请亲戚朋友吃顿饭就完事了。
新娘穿的衣服也随意化了。:shy: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客家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