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 发表于 2021-6-16 17:14:25

韶关乐昌客家源流与传统文化

一、乐昌客家的来龙去脉乐昌客家占全县人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同样是广东汉族三大民系“广府、客家、潮汕”中的其中一支,均来自于中原。由于南迁的时间、路线不同,其所属的语言、习俗受土著人的影响,与原客家也有所区别。乐昌客家与中国客家民系三次南迁亦同样有着密切关系。公元334-339年,中原汉族因“五胡”入侵而纷纷南下,史称为中国客家第一次南迁。唐末“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两次重大的社会动荡,战乱不止,中原客家又进行第二次大规模南迁避难。其中一部分已进入福建闽南。正如福建《崇正同人系谱·沈氏》条云:“五代时其族小半,随黄巢入居福建汀州。”此为乐昌籍沈姓客家先民第二次南迁的文字记载。公元1234年,宋高宗南渡,南宋朝廷摇欲坠,汉人又一次大规模南迁。乐昌《沈氏族谱》记载:“宋南渡,中原板荡,国人大事迁徙,惟太一郎廷辅公择居建宁府建阳县城。生八子,因兵火不熄,又分徙四方。”乐昌沈氏正是文中所述的其中一支,这里是乐昌客家人第三次南迁的历史记载。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徐俊鸣在《岭南历史地理论集》中记述:“秦汉以来,不少汉人先后南来,南下的主要道路有:”(1)越城岭道(或叫湘江走廊);(2)骑田岭(摺岭)道;(3)大庚岭道。由摺岭而南又可分循连江和武水两路,但武水多长峡险滩,故早期湘粤交通多顺连江而下。“余靖在《韶州新修望京楼记》中记述:”由湘衡而得骑田,故武水最要。“这些都说明了乐昌客家民系多数是循大灰岭道或骑田岭道从闽南、赣南、湘南徙居乐昌的。又如坪石莲塘何氏,祖籍庐州府,徙居江西庐陵白鹭州,再徙居桂阳(汝城)循大灰岭道经南雄、始兴到乐昌,然后“溯三泷水(武江)而上次平石”(《何氏族谱》)。又《欧阳氏族谱》记载:“今之乐昌欧氏,往者家长策(湖南宜章),往之长策又尝家吉水(吉安)。”沈氏《董水头续修族谱序》中记载:“文贤公生太一郎,阅八世,原籍福建汀州府上杭县紫荆山大塘面,传至念、斌二公,移居滩头,递迁于乳邑武阳董水头(今属乐昌)而建基焉。”这支客家先民都是从福建、江西循大庚岭道到达乐昌的。全县大部分姓氏在族谱的序言中有同样记载,由此可知乐昌客家人南迁路线及其主要源流,即:中原一福建、江西、湖南一粤北一乐昌。乐昌客家经历千余年的历史演变,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为乐昌的建设与发展创下一番事业。取代了土著越人而成为乐昌地域的主人。客家人素来便有客居的天性,在一个地方安居下来之后,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一有机会便又选择良好的环境迁徙而去。社会的稳定与变革,乐昌部分客家人又有了新的迁居念头。清康熙年间,因明末战乱给四川造成重大损失,朝廷不得不采取优惠的移民政策,“移湖广填四川”。接着一股移民潮在湖南、广东兴起,乐昌的客家人中有不少人参入了这次移民潮。据乐昌《沈氏族谱》记载:“康熙四十九年(1710),有仁先者,欣逢皇恩招民,集蜀其地,洵财谷之区,贤豪之蔽,策志前游。”又载:“康熙辛卯(1711)年,洛书母子同往蜀地,卜宅顺庆府邻水县,桂林留居焉。”这些都是乐昌客家移民四川的历史记载。此外,萧姓、骆姓、白姓、苏姓、邓姓、李姓等在族谱中亦同样有迁徙四川、湖南、广西等地的记载。二、乐昌客家的民间习俗乐昌客家,百分之九十从事农业生产,以谷物、蔬菜、黄烟、豆类为主;语言以客家话为主,也有部分受土著语系的同化。传统节日仍与闽南、赣南相同。对神明崇拜多以神农、五谷神、观音菩萨,与闽南、赣南信仰习俗相近。民居多为泥砖、板瓦,硬山式梁架结构建筑模式,也有小部分仍保留客家围屋的整体结构。婚嫁、葬丧仍保留闽南习俗。节日喜庆,有舞龙、舞狮,唱采茶戏、纸马、春牛等活动。祖厅:客家民居中的祖厅,基本上保留闽南、赣南的传统特色,多数以泥砖、板瓦梁架结构的形式,平面呈“凸”字形,祖厅门前为前厅、门楼、照墙;门后为金柱,柱后有天井,正中设屏板神龛 ,内设列祖列宗神主牌位。神龛下有神案,下摆八仙台,台上为神农、五谷神像,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村中老人、妇女便上香膜拜,以示祈求平安,祀奉神明与祖先。村落民居:解放后,乐昌客家民居大部分已逐渐拆除改建,越是经济条件好的村落改得越快,有些已面目全非,难以寻找昔日那种闽南客家民居的品味。现在全县只有梅花镇大坪杨家寨仍然保留昔日“八卦”形围屋的客家传统建筑。 杨家寨可算是乐昌市的边远山区,村上住有五、六百户杨姓人家,是乐昌市最大的客家村落,也是乐昌较大的姓氏之一。杨家寨这座按八卦方位建造的青砖瓦房建筑群,横竖巷道石板铺砌,整齐划一,倘若外人闯人村里,进得来,出不去,难辨东西南北。与始兴、翁源的客家围屋、围楼又是别具一格。是粤北客家比较有特色的民居之一。衣着:乐昌客家服饰,以梅辽四地妇女穿着较有特色。尤其是昔日的客家新娘服饰,从头到脚,披红戴绿,头带花冠,上穿左开襟长衫,粉红、绿、紫、蓝四色四件,紫色为内衣,绿色为外衣,外套齐腰为蓝色马褂,内外四层依次短3厘米。层次分明,称“四叠水”。下穿蓝色短筒裤,小腿以红带绑脚,称“脚筒”,脚穿船头木底绣花鞋,七十年代仍沿用此俗,八十年代后已逐渐淘汰,只有老妇人仍保留一套传统服饰,用以“装佬”,即作去世时之“寿衣”用。年青妇女已不再沿用了。婚嫁:男女双方(男17至18岁,女15至16岁)已开始托媒人说亲,对“八字”。如果双方“八字”合,便择日子,讲彩礼,、送彩礼。一般男方要给女方15至20担谷子(每担50公斤),也可以按时价折钱,礼金则要按女方的体重折算,多少钱一斤;鸡、鸭、鱼、肉、糖、果、饼食按“九”为吉祥数字,有每样九斤或十九斤,猪肉则九十九斤或一百九十九斤等,备齐后就送‘旧子”,送酒担,此为乐昌梅辽客家风俗。因此,乐昌梅辽四地的石灰岩贫困山区,当媳妇一生下男孩,便开始为孩子筹措将来娶新娘的资金,这一风俗成为梅辽四地客家人的无形枷锁,很多穷苦人家,一辈子都为此事而操劳。新娘出嫁之日,吹吹打打、坐花轿,队伍相当讲究排场,用牛、马驮嫁妆的称“牛马嫁妆”,在农村是富贵人家才这样做的。据说民国年间乐昌西乡富户沈德裕嫁女,迎亲队伍长达1公里,前头行列快到男家了,后随送嫁人员仍在女家的村口,场面热闹,气派非凡。解放后,一切从简,婚事新办,此俗也逐渐淡化了。丧葬:乐昌客家人的丧葬礼仪,70年代前,仍然保留闽南客家习俗。老人去世,有守灵、出葬、拜祭、下葬等仪式。守灵在厅堂举行,请师爷佬“做功德”。如死者为母亲一类,师爷则唱“十二个月怀胎歌”,其词凄惨动人,感人泪下,与闽西客家丧俗“劝尸占”中的:“一杯满酒,奉献魂灵;二杯满酒,鉴此衰情;三杯满酒,裂碎肝心”有类似伤感,仍保留闽南客家的葬丧礼仪。如果是高寿老人,村中把白事当“红事”做,甚至舞狮,敲锣打鼓还山安葬与梅县客家也有类似地方。饮食与节日:乐昌客家人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拜年、上灯、元宵节舞春牛,清明节扫墓、祭祖,端午节包粽子、挂菖蒲,七月半孟兰节烧衣等,大致上与闽南风俗相同。但粤北山区每逢节日特别盛行做糍粑。在九峰用粟米做“脚板糍”;端午节除包粽子之外还做“芒牯糍”;八月中秋除吃月饼之外,还印糯米饼,又香又甜,别具一格。农历十月初一,客家人叫“十月朝”,为牛生日,人们将熟粉核穿戴在牛角上,叫牛担糍粑,小孩子可高兴极了,等牛出到田野上,看牛仔便取下糍粑来吃,特别有滋味。冬至做“冬粉”、晒腊肠、腊肉、叫冬至肉,其腊味特别香,吃起来特别好食。这些传统节日及其美食,既来源于闽南客家的风俗,又吸取了当地广府饮食文化的特点,形成了粤北客家乐昌的特有饮食文化。比如北乡腊鸭、北乡腊肠、北乡马蹄、张溪香芋等等。却成为乐昌客家闻名全省的土特产品。三、乐昌客家的传统文化乐昌长来镇贝兴(背坑)村张姓,是中原客家第一次南迁到始兴郡(今韶关)的先民。贝兴《张氏族谱》记载,梁武帝天监元年(503年),始祖张宝生任始兴郡刺史,与其子张文志“曾挂舟安平(长来镇安口),见河左地幽林静洁,蹶然有卫侯徙居之思…甲午(514年)筑室于安平,即今之贝兴也。”梁天监十三年,张姓已在贝兴村安居乐业,为乐昌客家姓氏族谱的最早记载。张文志在贝兴定居后,生有三子:张惚、张仁、张偕。梁朝末年,侯景叛乱。据《乐昌县志》记载: 偲与弟仁、偕,均饶智勇。侯景之乱,张偲与同郡侯安都,各率千余,从霸先与景战。 偲等率铁骑冲其中坚,破景党立功; 偲授江州刺史,张仁授护国将军,张偕授户科给事中职。”至今乐昌长来镇背坑村,仍存“亘古忠烈”张氏三公祠。为中原客家先民在粤北安居后建功立业的历史记载。到了宋代,有谭姓、李姓、龚姓、萧姓、邓姓、苏姓、骆姓等成为二次南迁乐昌的客家先民代表,其时有谭必、李岩、李渤、龚、萧雄、萧维等成为乐昌宋代廿三进士和94位举人。乐昌的科举文化是由于中原汉族南迁粤北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促进了乐昌地域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宋末元初,中原动荡,客家人的再次南迁,南方的广东,聚集了相当一部分中原贵族后裔,为粤地的经济文化又是一大促进。到了明代,社会才逐渐安定下来,这时乐昌客家人中出现有苏恭则、白纯素、白莹、李延大、邓容、王鉴等擢升为山西布政使、广西右参政、大理寺评事、朝廷工部主事等显赫人物,成为乐昌客家人中的名门望族。明清以来,乐昌地方官员曾五次纂修县志,龙山客家人后裔李延大便是其中重要人物(吏部稽勋司郎中),其著作有:《修齐人鉴》、《皇明定纪》、《岭表人文》、《通意轩稿》、《李杜诗意》、《粤政略》、《四书人物志》、《吴中六草》、《考古录》;李三近著有:《谦受集》、《静观集》、《譬斋集》、《菜根集》。清朝中叶,曹壑来著有《医法心传》;邓学恭有:《燕游草》、《三槐集》;欧钟谐著有《维汝文集》;欧堪善有《浅涯诗集三卷》等。这些著作成就,充分显示出乐昌客家文化的内涵。清乾隆年间,乐昌欧阳氏家族出了个翰林欧堪善,他与乾隆皇帝和诗27首,成为乐昌客家人中的三品朝官。欧翰林晚年在韶州韶阳书院,乐昌昌山书院讲学,为韶州、乐昌的文化教育事业,为客家人培养出一批批的优秀人才。在乐昌县城考“秀才”的县试中有“全榜皆欧”,号称“欧半城”的美誉。欧阳氏家族,是江西吉安客家人欧阳修派下第八世裔孙欧阳永隆在乐昌繁衍的后代,是清代乐昌客家人的杰出代表。民国时期,从湖南宜章县里田落籍九峰山的客家人出了个薛岳,是国民党军四星一级上将。在抗日战争中任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湖南省省府主席,曾率54个师,打败日本冈村宁次,取得了“长沙三捷”的胜利,是中国抗日十大名将之一。在薛岳将军的影响带动之下,乐昌客家人中民国时期还出了徐锡勋、张昭芹、黄昌儒、薛仰忠、谢又生、丘国维、薛崇武、薛仲述、薛述达、薛季良、谭焕光、丘彦、朱肇唐、徐建德、黄锦清、龚楚、扶台兴等17位国民党军的中将、少将。这些将领,大部分参加了中国八年抗日,为中华民族的存亡浴血奋战,为中国人民立下不朽的功勋,这是近代乐昌客家人中的杰出人物,从而体现了乐昌客家文化的丰富内涵。四、结论乐昌处于粤北要冲之地,秦时任嚣、赵佗曾此建城,以扼横浦关(梅关)、湟溪关(连州),可见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汉人入粤,必经越城岭、骑田岭、大庾岭三道到粤北。因此乐昌之地域文化,秦汉时受楚文化影响,晋朝之后三次大规模的客家南迁,乐昌受客家文化影响而成为乐昌客家文化。自南朝至民国,乐昌客家可谓是“人文蔚起,科甲联登”的繁盛时期。由于篇幅与时间关系,本文只作源流、风俗、人文的简单论述,详细情况留待以后继续探讨,进一步弘扬乐昌客家文化。(沈扬,乐昌市方志办公室)
作者简介:沈扬,曾用名沈孝唐,乐昌人,生于1942年9月,文博副研究馆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高级会士,韶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曾任乐昌市文联副主席、《乐昌报》主编、《乐昌市志》主编。著有《乐昌掌故》、((沈杨艺术摄影作品选》、《寻找乐昌》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韶关乐昌客家源流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