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长兴 发表于 2021-4-18 11:24:27

论闽粤张氏四次人为的文化认祖

论闽粤张氏四次人为的文化认祖                                  张长兴                                中华文化认祖的历史大背景
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基本上是宗法社会,这是中国有别于世界的最主要特征。外国有统一君民的宗教,比如耶稣、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而中国则基本没有,基本上是大家都敬祖宗;老祖宗就是各姓亿万炎黄子孙的链接纽带。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但说到族谱,却是模糊性极大;到头来还是模模糊糊的文化认祖。比如,我们华人是炎黄子孙,但我就不相信都是两个男人能够生出亿万中国人来。我1999年参加梅州市嘉应学院客家学研讨会,有关修谱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古代对家谱并非十分重视,只是到了北宋的朱程理学兴起,大家才比较重视。但宋史疲弱,四处挨打,南宋更是在死亡线上挣扎;再后是民不聊生的短命的元朝,均无可能大规模的修谱。只是到了明朝中期,国泰民安,修谱从广而泛之。也只有从此时起的族系记录比较可信。而明末清季,动乱还不时出现,不少族系中间较长时间没修谱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的。最近,我读了有关宋元以来的史书,有所启发——元朝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特权,削弱各族的反抗,采取了分化的民族压迫政策。元朝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四等人在政治、法律和经济上的地位,都有不同的规定,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成分。如地方机构中的达鲁花赤掌握实权,而此职只能由蒙古人担任。蒙古族在各等人中名列第一等,是元朝的“国姓”。色目人继蒙古人之后名列第二等,主要指西域人,如钦察、唐兀、畏兀儿、回回等。汉人为第三等,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云南(大理)人,东北的高丽人也是汉人。南人为第四等,也叫蛮人、新附民,指最后被元朝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各族(淮河以南的人民)。根据以上历史背景,可以知道淮河以南的人民,是最下等的;而跟着文天祥勤王而流落闽粤赣的客家人,说不定还要受当地土著的排挤;而且,初到异地,一无所有,更被当地世俗看不起。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当时的客家人是最下等的民系,受苦受压迫最厉害的。我们还可以再分,落基的客家人有先后,各族群有强弱。出于本族群生存与壮大,以强欺弱的丛林法则自然盛行,弱小一方自然需要团结抗衡以求存。还有,当年先祖来到南方山区的瘴疠之乡,虎狼出没,耕作条件落后,生产工具原始,人丁稀少亦是大忌,需要联宗扩群求存。所以联宗认祖修谱牒以扩大族群实力当然非常紧迫;而且,以人丁多为荣,财丁兴旺乃中华各姓认知的通则,谱牒当然越厚越好啊!但问题来了,只是到了明朝中期,国泰民安,修谱才广而泛之;那以前漫长岁月的祖宗源流怎么办?时段越长,名人越多,本族就更加荣耀。在此市场紧需的情况下,为了给家族塑造引以为傲的身份,不惜花费巨资请人编修家谱。在这一时期,民间出现了“谱匠”等职业,他们以落第秀才为主,具备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根据记载,只需提供简单的家族成员名单,“谱匠”在短期内就能完成一本厚厚的家谱,其中不仅包含几十代先祖的传承关系,还有从各类史书中摘抄出来的人物事迹。但这乱拉、虚构先祖固然的重要途径,这是纵线;另一横线就是同时期的各脉文化认祖——竟然上祖大家都搞不清楚,但修谱不修绝对不行,弄不好修不成谱还被别姓笑话和欺负。因此,请“谱匠”,拉历史张氏名人,对一时搞不清楚的先祖来个文化认祖。这样既满足了中华文化的认祖归宗的祠堂礼拜,又是最大生存能力发展族群的有效举措。就这样,文化认祖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不仅张氏如此,其他姓氏莫不如此……

                                                  福建宁化的张氏文化认祖
大概张氏统谱牵涉面大,耗资庞大,是难于启动的系统工程;当年本是客家大本营的福建宁化,迟迟至海内清平的清乾隆年间,才有首部张氏族谱。五千年张氏族系何其遥远,而睦族敬祖又何其紧迫,修谱之事近在眉睫,怎么办?只能快刀斩乱麻,把张氏以前的几大脉系糊弄一块!上则乱矣,其下者,下下者,宁无乱乎?客家祖地尚且如此,我们又还能责怪谁呢?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附录——福建宁化第一修谱序自宗法立治道以兴,治道明而天道以著,诚以治道本诸天道,而宗法本于治法也。故周礼为致治之书,而详明宗义,欧苏为明礼之士,而广论谱章夫岂非欲人尊祖而敬宗,敬宗以收族哉!然余张氏一族,自唐虞以迄於今,其间文章节义,德业勋名,虽炳耀天下,甲诸望族,而各为一宗,真能辨其某某同自何宗?某某异自何地?即以吾宁化论,自邑以上,扺站岭八十馀里,张姓聚族而居,无少间隔,散处十二里中,又不知凡几而可辨,而知者,则惟君政公一脉,公生虔,虔生宏载,宏显,宏矩,是三支者,本深枝茂,深远流长,凡属子姓,虽明其出自一宗而住址散,历年多一本万殊,渙矣!疏矣!乾隆六年冬,阖族贤达,有合渙为萃,联疏为亲之思,商诸同宗,俾各持谱至一堂,参考其自来之祖,或以表同,或以讳共,或以世符,或以地合,无非出自君政公者,始议合修总谱,以笃宗族,乃倡者方出诸口,而应者己感於心,欢忻踊跃,以成此盛举,此则乃祖乃宗,血脉贯通,自然关切,是以万殊究归一本也。自时厥后,昭穆明,尊卑定,喜相庆,忧相恤,父与父言慈,子与子言孝,兄与兄言友,弟与弟言恭,或为盛世之良民,或为朝庭之俊彦,雍睦昭而风俗美,风俗美而朝庭之势自尊,然则是谱之修也。岂独辨物以同於宗人,抑亦类族以裨於政教也,猜欤休哉!皇清乾隆七年岁次壬成三月吉旦耳孙恩韶谨识

   清乾隆间梅州张氏文化认祖及其影响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潮州府程乡、平远、镇平三县与惠州府兴宁、长乐(今五华)两县,另设立嘉应州,合称“嘉应五属”。嘉应州成立之初,州内数支张氏商讨于城北(今梅州城内)修建张氏大宗祠,联宗合族。决议后通传州内各地张氏,捐资建宗祠。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春动工,乾隆元年腊月(公元1736年)告竣。参与捐资建祠之张氏大小支脉,共四十二支之多;宗祠告竣后仍陆续有参与附祠支脉。宗祠竣工后,四十二支张氏各将本支始祖及以下十余世祖先神牌请进宗祠供奉。将福建上杭鄞江始祖化孙公神牌安正中奉上座,其余各支始祖神牌,按抓阄结果低一级排列,各支二世乃至十余世祖先神牌,于本支始祖神牌下再低一级左昭右穆顺序排列。并撰写祠谱规序,将建祠前因、各支祖公妣神牌安放位置、祠内公有房屋分置及凑祠合族承诺章程条例一一明细。嘉应州张氏宗祠,被后世称为四十二户祠。这些就清清楚楚表明,梅州合譜文化认祖不但是千千万万众宗亲的共识,而且变成了千千万万宗亲的实实在在的行动与现实。我认为,这是历史大气候所然,更是先祖们为壮大族群求生存求发展的明智选择,这也不存先祖在所谓错问题;而是明智的张氏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啊!还需探究的是,为什么尊张化孙为大始祖,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梅州有一部分张氏直接来自上杭,而上杭离梅州近,信息容易直达,联系方便。云张化孙18个儿子、108个孙子,虽然有可能夸大,但其人多势众文明也是事实。而且,在修谱封面,上杭起步早;且不管是否对错,却也资料完整,独秀天下。因此,只要梅州五属县某一有影响的张氏宗亲发起归宗上杭;而长期对上祖搞不清楚而无法祭祖扩大族群实力的广大宗亲来说,自然是云集响应……(本卷后面有蕉岭、丰顺实例文章可证明。)至于上杭泰拔张氏,自始祖君绍公始修族谱,越四百载不曾续修。其间有族人相继由泰拔迁出,立基于各省各州,之后辗转迁徙。虽由祖源地迁出宗支有续修家谱,但从未回过祖里统一合修过族谱。如不将世系录入族谱,后人则亲疏不识,同宗兄弟相见,如同路人,甚至沿流溯源,无迹可寻。为让子孙后代清楚根从何起,脉从何来,探本溯源有依有据,不致数典忘祖,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泰拔张氏商讨合修族谱。自古凡修谱,人丁越多越好,声势越大越好。我祖地大成村老谱就有虚构人丁记录:比如8始祖只有2兄弟,族谱竟然生造出7兄弟来;且列了其子子孙孙后代的许多名字!我们如此可见,凡有外地张氏捐款来归宗者,自然是多多益善也!自此,闽粤赣张氏自然纷纷乐捐并报上本地人丁资料。太拔商讨决议通过,推举族中有威望之长者主事合谱事宜。长者因年迈,委任大學生廷瑞等人操办。之后将合修族谱事宜通告各省各州府,各地张氏勇跃乐从。嘉应州四十二户世系,公元1773年纂编入祠谱,本次泰拔合修族谱,将嘉应州四十二户张氏编入统谱。将四十二户张氏始祖,分别编入化孙公二至九世不等。乙酉秋(公元1825年)会议订修族谱后,历经三载,谱稿方编辑完善,刻版印刷,族谱告竣。如果但归宗张化孙的文化认祖也罢了,不少地区的张氏修谱者,竟然画蛇添足,连列张化孙之后的祖宗名字也改了!此乃亵渎上祖之大不敬也!且看如下例子以正视听——梅县浊水——本来迁出地兴宁大成村老谱上列祖名字是:启源——穆——仲猷——才兴、世贤、世用——瑛——浚……。但这里的新谱却是:启源公妣石氏(大成社开居)→穆宗公妣赖氏→(生子仲万、仲由)→仲万(字升山,迁嘉应州葵岭浊水,妣陈氏生一子兴盛,字昌印,郭氏生一子山秀名耆,二子诒丰诒谋)……完全按张化孙字辈更改排列。再看梅州丰顺张氏——张氏挥——良——睦——晁——资——荣(五郎公)——三十郎——大一郎,字元山,名首先,其独子“六一郎公,讳彬,字文则”,宋景炎元年丙子(公元 1276年)三月初九日午时生,元至正十三年丙子七月十九日辰时殁。
  自宋、元、明以至清前期,六一郎公世系为睦公系,名讳记载清楚无误。但自清嘉庆年间起,世系被篡改为壮公系,名讳被篡改为“啟通”。甚至字辈排行诗也被篡改为“啟法景子永”,贻误甚广,有必要考据探讨,正本清源。在梅州的文化认祖影响,尚有后面兴宁的张化孙公祠文章详述。但广东还不算,且辐射至江西的兴国、于都等地。联宗合谱在清代闽粤客家人分布相对广泛的上犹、崇义、南康、兴国、赣县、于都、宁都、石城、瑞金等县乡村地区很普遍。上述地区同时也是赣南历史上土著势力较为强大的地区,许多姓氏在明代和明代以前就世居其地,至清代时已形成强宗大族,他们与闽粤客家人之间的族群矛盾(就是所谓的“老客”与“新客”的矛盾关系)。在梅州张化孙系文化认祖的大潮推动下,兴国县境内的其中八支张氏家族原先相互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他们迁居兴国的时间地点以及开基祖各不相同情况,但也统一联宗了。这里的开基祖各不相同的八支张氏大多是在康熙前后陆续迁往兴国开基立业的,他们来源不一居住分散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大多分布在地理偏僻生计条件较差的山区而且由于迁居时间短族小人少往往遭受土著强宗大族的欺凌。自道光年间以来上述各支张氏不断进行联修族谱建立同宗关系强化同姓族人之间的认同意识扩大同姓宗族的力量。
   道光十五年(1835)水头庄维皇公派下张氏、转龙岭下世珍公派下张氏和上横坑世芳公派下张氏等三支同姓宗族合修了联宗族谱。接着是同治二年(1863),宝城乡榔槎钓溪的万美公、幼柏公、幼松公派下张氏以及衣锦乡陂溪应举公派下张氏、衣锦乡昌吉公派下张氏、石头豸昌行公派下张氏等四支同姓宗族联谱,在世系结构中参加这次联修的各支张氏族人都自称是宋代中宪大夫化孙公的子孙。就这样由兴国的文化认祖,再波及到上犹、崇义、南康、兴国、赣县、于都、宁都、石城、瑞金等县乡村地。可谓快刀斩乱麻,涉及面广,影响空前,而形成其后张化孙大一统,几乎无人能正本清源的思维定势。文化认祖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形成压倒一切的强势主流。前些年,赣州一脉来兴宁大成村寻根,从启源公石祖婆开头几代先祖名字均相同,但因他们族谱后面抛弃祖居地名字,换上张化孙系列的名字,结果至今找不到完整流脉,真可惜啊!

                                        清末兴宁张氏文化认祖:建张化孙大宗祠
   上面说的是宁化与梅州的两次文化认祖第三次是清末的1891年年。兴宁在大新街建张化孙宗祠,硬把包括兴宁、五华县在内的许多不是张化孙脉下的10多万张氏裔孙硬拉进其脉下。且看其祠堂张氏源流之概述——虽祖德宗功莫非云扔之统而年湮世远,难为谱牒之稽。惟化孙公职为中宪大夫,因官而居於闽越。九世而启源公官循州司马,又由闽而迁兴,则彰彰可考焉。夫以巨川之泻地也,非不千流而万派而寻其源贝始汇者,终亦汇乔木之参天也,非不万叶而千枝,而溯其本,则条同者干亦同。今奉化孙公为大始祖,则一州四属皆可联同宗之谊。所谓万殊而一本者。是也兹将龛内牌位依照原定次序刊立牌簿上,以安千百世精奕之凭,下以巩亿万年馨香之荐祖宗,永奠俎豆长。再看其祭祀轮流表可知——每年首事轮流表大坑      官寨         沙渴      刁田戊年         己年         庚年 七都   辛年大社      高田         司阁      再兴
大都       高峰         胡陂      赤敢壬年 鲤鱼江 癸年 福庆    甲年      乙年 大村       半田       玉珍         五里      两墩
       钟峰       潘坑丙年 山源洞 丁年 马塘       佐君       龙母
此后年年供奉张化孙不误,可谓既广且深,要拨乱反正,谈何容易啊……

                              1980年代以来的张氏文化大认祖

      四次是在随改革开放大好形势,党中央肯定族谱的重要作用,在各地纷纷修谱的形势下——一、各地张氏联谊会或宗亲聚居地急于求成——1、只求快搞好,不太求质量保证。2、没有组织好专家班子,以学术态度,广泛搜集资料加以取舍;看到上杭张化孙系族谱资料详细、代代清楚,而自己一脉却资料残缺;但急以联谊祭祖,便纷纷照抄接张化孙系。包括五华在内的广大张氏地区,不顾本地铁证之不少原始族谱记录,甚至蛮横丢弃老资料,强行套入张化孙系下,遂形成了今日梅州张氏源流的主流说法;尤其被各地张氏联谊会随意认可!其他经过严格考证的资料与可信的观点反成“异端邪说”,反遭排斥与打击!3、各地研究的重点放在700年来启源公此辈先祖以下的资料,对以上的求证大都没有去深究;错与不错人们也不太关心。二、认识肤浅,沽名钓誉的现象不时发生,比如:谁出钱多谁话事,文化不多者也是主编;争当主编捞个美名“流芳百世”,至于错不错就不管了;老子第一,羞于启齿请教文化人。我就看过某族谱,语文老师、知识者大把,怎么就一位供销社卖货的,荣任堂堂皇皇的大姓族谱主编了呢!!!有些堂堂皇皇的大制作族谱,开头页便堂堂皇皇写上始祖启源公明朝永乐年出生,儿子熙宗公元朝出生。人们竟也见怪不怪熟视无睹!主编也没有什么羞愧态!三、修谱者普遍方法与态度不对。既然崇敬先祖,认真修谱;那么,为何不多收集几部族谱看看作参考?为何随意只抄上杭张化孙的呢?张氏出了这么多功名人物,为何不看看500年前至今的6部兴宁县志与嘉应州志、广东通志、长汀志等志书及元史、明史,去查查他们所在的年代,看看你的族谱写的又是什么货色呢?难道主编一挂名,烧酒一喝,众口一赞,就万事大吉了吗?此等错漏百出的所谓族谱,若先祖有灵,当何以堪也!正是这新时期普而遍之的草率的大修谱,便名正言顺把明明是文化认祖当初血亲认祖了;而且,绝大多数宗亲还是没有文化认祖观念的,跟着联谊会领导懵懵懂懂的就是虔诚的血亲认祖——千真万确就是自己祖宗!弄不好,只能世世代代这样懵懵懂懂的传万代了,悲夫——

                                 我对文化认祖的评判

      虽然文化认祖不是血亲认祖,但我从来对它的历史作用持肯定态度。那时地广人稀,生存艰辛;不内部大联合则无法生存发展。元朝时梅州总共才3000户人家,张氏有几家? 兴宁县明宣德年间造册户才其100户人家,导致撤销兴宁县并入长乐县,那兴宁张氏到底几户人家?所以清乾隆年间的合祠大联合,完全是大势所趋,完全是我们先祖心愿。福建上杭张化孙一脉,人丁多,有人致力谱牒,不论其真实性如何,但其资料齐,且为天下先,向各地通告统谱,万脉一家,告示四海,分明是壮大张氏生存发展空间的大好事啊!正因为此,我尊敬上杭太拔,尊敬张化孙;正因为此,我完全理解和尊重包括兴宁在内的梅州先祖的文化认祖的明智选择。文化认祖在今天地位如何,在时代完全变化的今天,我们有识者应如何对待,我遂抛砖引玉,陈述己见——1、中华有文化认祖的传统,许多人认定天下张姓一家亲,不愿意分此脉那派;且以此为原则号召大家为张氏多做好事。我对此持肯定态度。2、我们对不同意血亲认祖的宗亲,持尊重态度。强调互相交流与探讨,绝不攻击与歧视——都是张氏宗亲啊!3、因文化认祖有几百年的积淀,已形成了强大的张氏宗亲思维定势,成了主流思考,可以预见,以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上杭张化孙的文化认祖还是占统治地位的。4、我们热切希望上杭张氏总会端正态度:一是自己做好祖源研究,主动理清祖源;并把成果告诉宗亲。二是鼓励广大张氏宗亲进行祖源研究,鼓励出成果,鼓励发现“新大陆”。三是本承天下张氏一家亲的理念,即使非上杭脉系,还是张氏一家亲,绝不能加以打压和攻击,怕影响自己的声势与进贡;而且,我们辛辛苦苦理清祖源,就是对先祖的崇敬与负责。不知者固然不知,而知者明知不对而对先祖糊糊涂涂,倒是不肖子孙也。5、希望各地宗亲会端正思想,排出人为干扰,从天下张氏一家亲的理念出发,鼓励实事求是寻探祖源;鼓励寻根敬祖的热诚人士。绝不能动不动就说是“搞分裂”……6、严格的讲,文化认祖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任务,现在理清祖源,绝不影响联谊会运作,绝不影响天下一家亲的理念。中国人都一家亲了,难道我们张氏不是亲上加亲吗?还怕什么去研究清楚自己的祖宗?7、张氏源远流长,因漫长岁月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长期未修谱,资料缺失大;而且资料的搜集需要长时间,因一时资料缺失而误认先祖,实属难免;是认识的不同阶段的表露,不存在谁对错问题;及时更正认识,更是光彩之事也。
                                    2021、4 于兴宁市宁中中学忧天斋寓   ----微信 1333272229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闽粤张氏四次人为的文化认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