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一家亲 发表于 2004-5-30 00:15:08

【转帖】马来西亚拿督刘南辉先生(祖籍揭西县河婆镇)

今年已83岁高龄的刘南辉先生,在马来西亚新山市几乎没有人不认识,高高耸立在新山市中心那25层高的刘南辉大厦,就是他事业的象征。 刘南辉先生祖籍揭西县河婆镇,1929年12岁时因家境贫困随母到南洋谋生。开始寄居吉隆坡近郊一间菜园屋,帮助父母养猪种菜,生活贫苦,无钱上学。1933年举家南迁柔佛州,租地种植黄梨。随着家境的逐步改善,从1939年开始,帮助父亲开设小商店,经营日用品。虽小本薄利,但刘先生抱着勤俭诚信的宗旨,逐渐打开了做生意的门径。 谁知好景不长。1941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南侵马来西亚。为避战乱,刘先生不得不结束店务,全家再迁山区,在山里架搭茅舍,觅地耕种,以求生存。 面对当时日寇的侵略和统治,刘先生作为一个热血青年,不愿充当日寇的炮灰,毅然决定离开了父母妻儿,主动参加马来西亚抗日阵线,为正义为和平而东奔西走,宣传抗日,喊起民众共同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在抗日组织中,刘先生整整工作了3年8个月,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锻炼了刘先生坚韧、刻苦、遇事果敢果断的精神境界。每当刘先生谈起这段人生历史,便深为1944年父亲逝世时由于抗日工作紧张无法亲睹家父最后一面而内疚不安。 1945年日军投降后,刘先生退出了抗日组织,回家园团聚。面对“旧业已随征战尽,日后出路在何方”的困境,刘先生踌躇再四,最后决定依然从商寻求生路,于是搬家下新山市,变卖妻儿留下的一点金饰,筹得200多元,与一位宗亲合股经营木材生意。经刘先生的努力经营,小本生意得心应手,尽管商旅道路崎岖,多有变化,但却从中积累了不少经营木材及加工的经验。 刘先生事业兴旺发达的转机,应说是与交上一位叫哈支母沙的马来朋友有着重要的关系。几十年了,他一直没有忘记这位事业上的恩人,是他使自己从此走上商旅一帆风顺的道路。 哈支母沙是前柔佛州苏丹的卫队长,退休后邀请刘先生共同开采一处林木芭场,经努力争取,皇天不负有心人,刘先生由此取得了马来西亚林业部林木开采权的注册,从此,在林木采伐、加工及木材进出口这块天地里整整奋斗了10个年头。事业如日中天,大有一日千里之势。 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之后,刘先生与儿子们抱定一个宗旨,就是脚踏实地,奋发图强。在扩大森林开采及加工木板出口日本台湾等业务的同时,又先后投巨资购买了占地15000英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马来西亚拿督刘南辉先生(祖籍揭西县河婆镇)